首頁 > 史學文史 > 解密:水滸傳中宋江、武松買酒用的是銀子嗎?

解密:水滸傳中宋江、武松買酒用的是銀子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四大文明古國中,埃及、印度、巴比倫很早就使用銀錢。中國是個例外,上古時期主要貨幣是銅錢,這種東西方差異很值得探究。到了明代,白銀才成爲中國主要貨幣,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受西方影響慢慢形成的。
  也許古典傳奇和武俠小說看多了,現在大家一說起古代貨幣都以爲是銀子做的。其實民間普遍用銀,是明朝中期以後的事。從明英宗正統元年(1436年)白銀合法化,到1935年國民政府法幣改革、白銀退出流通,雖有整整500年,但在歷史長河中只是極小的一段。在中國更長的歷史中,白銀並非主要貨幣。《水滸傳》裏,宋江、武松等英雄好漢用銀子買酒買肉,《神鵰俠侶》裏,喬峯、郭靖、楊過等大俠動輒掏出白花花的銀子,並不符合史實。
  先秦,民間主要以銅爲貨幣材料,如圜形錢、刀形幣和鏟形錢。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白銀只作爲器飾寶藏,不作貨幣。臨近中國一些國家卻有很多關於銀錢的記載。比如安息國(波斯),“以銀爲錢,錢如其王面,王死輒更錢,效王面焉”(《史記·大宛列傳》)。其他國家,如條支、罽賓也如此。遠至大秦(羅馬帝國),“以金銀爲錢,銀錢十當金錢一。與安息、天竺交市於海中,有利十倍”(《後漢書·西域傳》)。四大文明古國中,埃及、印度和巴比侖,也都在很早時使用銀錢。《聖經》的舊約部分在公元前6至2世紀之間形成,新約部分在公元1至2世紀定型,其中用銀子爲貨幣的記載隨處可見。中國是個例外,大量使用銅錢,不用白銀,這種東西方的差異很值得探究。

這種差異首先與東西方不同的政治形態有關。西方長期處於分裂狀態、而中國卻在更多時候是中央集權。銅錢的鑄行含有較多政治成分,對不同政權統治下的不同國家或地區,作爲貿易用的支付手段是不適合的。白銀標準化程度很高,容易被不同國家的人接受。單位價值也遠非銅可以比,用於國際間大宗交易比較合適(黃金產量太少,銅作價太低,都不適合)。

解密:水滸傳中宋江、武松買酒用的是銀子嗎?

  白銀成爲中國的貨幣,首先是受到中亞和西亞的影響。張騫通西域後,東西方貿易在陸上打開,絲綢之路開通,漢朝與西方的貿易往來逐漸頻繁。當時西域使用白銀,河西諸郡也開始使用銀錢是自然而然的事。東西方海上貿易開闢後,交趾、廣州一帶也使用金銀,這也是由於海外貿易帶來的直接後果。南北朝時期內亂不已,幣制複雜,使用金銀的情況更進了一步,不過僅限於西北與東南沿海,大部分地區仍使用銅錢。自唐代起,白銀作爲貨幣的功能進一步凸顯,這是因爲唐朝與西域的聯繫與前代更爲緊密。嶺南一帶,錢與金銀丹砂象牙同用作貨幣,其他地方仍將金銀當作一種寶,用於行賄、禮品與土貢等。
  兩宋時期,白銀的使用範圍不斷擴大,開始充當交換媒介,其地位變得更加重要,這是與北方少數民族交往加深帶來的必然結果。與宋接壤的西夏、遼、金都使用白銀。北宋在與夏、遼議和之後,每年交納爲數不少的白銀作爲歲幣。歷史上被稱爲“澶淵之盟”的宋遼議和,宋向遼每年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就是發生在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的事。過了40年,宋夏議和,宋每年“賜”夏絹十三萬匹,銀五萬兩,茶二萬斤。與北宋並立的金朝,在金章宗執政的承安二年(1197年)開始鑄造名爲“承安寶貨”的銀鑄幣,這是中國錢幣史上最早的白銀鑄幣。
  元朝入主中原後,於中統元年發行“中統鈔”,作爲唯一法定貨幣。紙幣發行以金銀爲兌換準備,而其中主要又是銀。雖然元朝禁止百姓使用金銀,但民間仍然大量使用白銀。元廷通過科差、推行鈔法搜刮了大量白銀,這些白銀通過色目商人與西亞的生意往來,不斷外流,因爲當時元朝的銀價比西亞國家低得多。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諸路交鈔都提舉司請以平準庫的白銀鑄成錠,重50兩,名爲“元寶”——我們至今仍有這樣的稱呼,它最早始於元代。
  明朝在貨幣制度上繼承前朝,一開始就禁用金銀,推行寶鈔制度,但白銀交易在民間卻無法禁止,並逐漸成爲普遍趨勢。白銀成爲明代以來最主要的貨幣有其必然性,當時的文學家王世貞曾說:“凡貿易金太貴而不便小用,且耗日多而產日少;米與錢賤而不便大用,錢近實而易僞易雜,米不能久,鈔太虛亦復有溢爛;是以白金(銀)之爲幣長也。”(《弇州史料後集》)。明英宗正統元年(1436年),戶部下令將江南租賦改徵白銀、布帛,運北京發放官俸,“弛用銀之禁”,於是“朝野率皆用銀”。實際上這是白銀作爲貨幣的合法化,從此朝廷財政也日益轉向用銀爲重點。明神宗萬曆九年(1581年),首輔張居正將“一條鞭法”推行全國,白銀貨幣地位進一步加強。
  而在此時,如果沒有發生另一件巧合的事,明朝的白銀貨幣化還是不可能的。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美洲白銀大量流入大明。據歷史學家全漢升估算,1550年至1650年間輸入的白銀達2億兩左右,是明代自身生產規模的10倍。由於中國人能生產絲綢、瓷器及茶葉等世界上最好的商品,而白銀卻相對稀缺,歐洲並沒有中國人想要的商品,但手裏卻掌握着經新大陸的白銀,“海上絲綢之路”貿易體系就此形成,白銀源源不斷流入明朝,白銀終於成了中國最主要的幣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