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揭祕:李鴻章是如何回答保守派反對建造戰艦的

揭祕:李鴻章是如何回答保守派反對建造戰艦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872年(同治十一年)1月23日,內閣大學士宋晉上奏:將福州船政局和江南製造總局的造船業務全部停了,理由是耗費庫銀太多。宋晉還進一步分析:反正打不過洋人的海軍,還不如不造;而且朝廷已和西方列強議和,如果造船還會引起列強疑心,這樣下去“實同虛耗”。

對此建議,清政府好像動搖了,就將宋晉的奏章下發,要求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首先反對的是曾國藩,接着左宗棠和沈葆楨都明確主張戰艦不能停造。不過,這三位都是從大局和洋務運動的需要出發,似乎說不動朝廷。於是,洋務派請出了李鴻章。李鴻章果然出手不凡,他上的摺子用了大量的數據進行分析。

水線之上鐵甲厚十寸,內襯木板厚十八寸,船幫均系夾層,中可藏人,即轟破外層而裏鐵未穿,外水不能灌入。機器過路及兩層巨炮,均在厚鐵甲中……船內炮位用電氣線燃放,各炮一時同響……此等製作,實堪奇詫……今欲我數年創始之船,遽敵彼百數十年精益求精之船,不待智者而知其不逮;然就已成者而益求精,未必其終不逮也。

揭祕:李鴻章是如何回答保守派反對建造戰艦的

此外,李鴻章認爲:正因“船堅炮利”,西方列強“百十年來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東北,闖入中國邊界、腹地”,且正處於明治維新階段的日本也看不起曾經的亞洲老師,對此“中國可不自爲計乎?”可見,匆忙停止造船業十分不明智。

實際上,宋晉等保守派已被己方後發劣勢給矇蔽了,纔會有這種意見。

而李鴻章也承認後發劣勢,但他認爲儘管後發還是可有積極作爲的,爲此,他在奏摺裏寫道:現在想用我們幾年來修造的船來對比敵國百十年來精益求精的船,就算是不聰明的人也知道比不上。然而我們能在已經造成的船的基礎上,不斷地精益求精,未必將來就比不上啊!

儘管後來北洋水師在甲午敗績,李鴻章本人也因代表清政府籤賣國條約而被稱爲賣國賊,不過,在1872年,他提出的這些建議還是比較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