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蘇聯五年計劃時間 蘇聯五年內容

蘇聯五年計劃時間 蘇聯五年內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蘇聯五年計劃,蘇聯在斯大林統治時期全國性的經濟計劃,外文名俄語叫做пятилетка,目標是令蘇聯的經濟迅速發展。自1928年發起至1991年蘇聯解體共實行了十三個五年計劃。

簡介

20世紀30年代,蘇聯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斯大林領導蘇聯在探索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問題時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是按計劃進行的”,其後在1929年4月舉行的聯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會上制定並通過了1928-1932年國民經濟計劃,標誌着五年計劃在蘇聯的誕生。

蘇聯五年計劃時間 蘇聯五年內容

  斯大林

背景

長久以來,俄國相比其他的歐洲鄰國,在經濟發展上都處於落後形勢,包括在工業生產上處於甚低水平;農業的生產方式仍處於落伍、欠缺機械化的小農生產(在二十世紀初期仍使用木犁或石犁),反映俄國在經濟上的嚴重衰弱,加上蘇聯立國後搖擺不定的經濟生產政策,白軍和紅軍的內戰、對外貿易的停止,都使蘇聯的經濟更進一步受到破壞。而面對立國初期國際環境針對蘇聯的孤立、三十年代西鄰的德國及東鄰的日本極右反共主義興起,英法的綏靖政策及美國的孤立主義均使蘇聯對外的憂患意識加強,希望培養足夠的經濟實力,以應付外部威脅。

1929年,蘇聯全國年產汽車不到100輛,可見即使其國內城市內部交通,也只能依靠有軌電車,沒有公交汽車的來源。這一年蘇聯開始建設高爾基汽車廠(GAZ)。斯大林在1931年曾表示:

“我們比先進國家落後於50或100年。我們必須在十年內趕上這個差距。我們必須要做到這一點,否則我們會被摧毀。”

可見五年計劃的推行背後有強烈的自強意識。

內容

第一個五年計劃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目標是農業集體化。斯大林認爲工業的進步須由農業基礎上加以支持。故此斯大林將大量小農莊合併成大型“集體農場”,以推動現代化耕作。

1929年,集體農場數目有57000個;翌年則增加至8萬多個;自1931年開始,集體農場數一直維持至20萬個以上。

第二個五年計劃

第二個五年計劃在1933年至1937年推行,主要目標由農業轉爲發展重工業,斯大林爲煤、鐵、鋼等工業生產定下高額生產目標,及下令興建發電站、礦井及油田,又改進運輸設施。

結果在短短數年間工業產量有大幅度提升,以鋼產量爲例,1938年的鋼產量比一次大戰前增加近三倍、比1920年的最低潮高出百多倍,僅次於美國和德國,比英國和法國的產量總和高;同年蘇聯在世界製造業產量的佔有率僅次於美國、德國及英國,位列第四;工業產量的提升帶動能源耗用量比一次大戰前增加三倍有餘、比1920年的最低潮高出十二倍,同樣僅次於美國、德國及英國。而烏拉爾及西伯利亞地帶則建設了一批新興的工業城市,推動城市化的發展。

在“二五”計劃期間,蘇聯總共有4500個大企業建成投入生產;工業總產值增長了120%,其中重工業增長了139%,輕工業增長了100%,農業總產值由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的負增長,增長了54%;國民收入增長了109%,人民的工資基金增加了1.5倍,集體農莊農民收入增長了2倍多,到1937年,大工業總產值比1932年增加了1倍,比1913年增加了7倍,大工業特別是機器製造工業的增長,使國民經濟各部門獲得了技術上的重新裝備。

1937年,蘇聯的的工業總產值佔世界的10.6%,僅次於美國,超過德國、英國、法國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社會主義成分已取得了徹底勝利,國家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成爲蘇聯社會的經濟基礎,公有經濟在國民經濟的比例佔到99.8%。

第三個五年計劃

面對德國、日本及意大利的擴軍及隨後國際局勢的升溫,1938年開始的第三個五年計劃則集中發展軍事工業。斯大林通過發展一些和軍工業近似的民用工業,以爲即將到來的戰爭作準備,譬如擴大農用履帶拖拉機的生產,以便在戰時可於短時間內利用其生產線來生產輕型坦克,又或以擴大飛機生產以準備生產戰機。1938年開始,蘇聯的飛機生產較上年度增加一倍有餘,達7500架,翌年開始更保持在10000架以上;1940年,蘇聯的武器生產額僅次於德國,達五十億美元,已等同於英美兩國武器生產額的總和(當時蘇聯並未參戰,而英德正在開戰),1941年更爲列強之首。第三個五年計劃在1941年因德軍入侵而中斷。

整體特徵

斯大林模式的五年計劃存在着對經濟系統的高度控制,在產業所有權及管理方面,1936年國有制單位佔有全國工業產值的百分之九十七,農業產值的百分之七十六(集體農莊佔有另外的百分之二十);中央對國有企業佔有百分之九十;地方則只佔有百分之十,存在着高度集中化。

另外,在實際生產上,中央的指令也貫徹整個生產過程,企業主管由中央委派、國有企業的財政預算及年度計劃由中央審批、國家指令代替市場原則、按政府需要生產及分配資源,譬如以重工業優先,指令性經濟計劃完全體現其中。

結果

顯然,五年計劃成功令俄國迅速進行工業化,在1940年,鋼、煤、石油、電力產量都達至新高(之後才因德軍入侵而有所回落),蘇聯已經成爲繼美國之後世界第二強工業國;在東部興建新的工業城市,則有助西伯利亞及烏拉爾山脈地區的開發。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同時,輕工業也得到一定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得到改善。

蘇聯提前一年完成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29~1932年),工業中生產資料生產年均增長28.5%,消費品生產(第二部類)年均增長速度也達11.7%。第二個五年計劃(1933~1937年)中,蘇聯工業的消費品生產又比1932年增長100%,年均增長高達14.7%。1935年首先取消了麪包和麪粉、米的配給制,後來又取消了按定額發放的其它食品的配給制。1936年初,工業品也採取了類似的措施。與1932年相比,蘇聯1937年通過零售商品流轉渠道供應的重要日用工業品和食品增長情況如下:針織外衣增長2.86倍,針織內衣3.08倍,砂糖1.92倍,動物脂肪1.59倍,糖果點心0.81倍,灌腸和熏製食品3.90倍,靴子1.18倍,長、短褲子0.97倍,自行車3.2倍,留聲機10.7倍,手錶7.2倍。消費品的銷售額有了很大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