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秦攻匈奴之戰細節 秦攻匈奴之戰時間

秦攻匈奴之戰細節 秦攻匈奴之戰時間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攻匈奴之戰,也就是秦蒙恬攻匈奴之戰,是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公元前214年—前213年),秦始皇派遣大將軍蒙恬率軍北擊匈奴的一次大規模進攻戰。

戰前情況

秦滅六國初步統一全國後,由於在統一戰爭期間,各國(特別是燕、趙、秦)三國均無暇顧及北部邊疆的匈奴,致使匈奴在這段時間內迅速發展。至統一全國初期,匈奴已東逐東胡至燕山以東,西逐月氏至祁連山以西地區,匈奴主力似在陰山地區西部與賀蘭山地區之北,其中一部已經侵入河套地區至秦原築長城的邊地,形成對關中地區極大的威脅。

秦攻匈奴之戰細節 秦攻匈奴之戰時間

蒙恬的作戰計劃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令蒙恬北征匈奴。蒙恬的作戰目的如下:

將侵入隴西河套地區及原趙國邊境的匈奴軍隊擊破,並驅逐其至賀蘭山脈及狼山山脈以西,以及原趙國所建長城以北。

這是一個有限的戰略目標,其立足點就在於積極防禦,保衛秦的首都咸陽及附加的關中地區。

蒙恬決定以主力軍從上郡(今陝西省綏德縣)進入河套北部,而以一部分軍力從北地郡(今甘肅慶陽市)出蕭關(今寧夏固原市),進入河套南部地區,以掃蕩河套地區的匈奴軍隊。待掃清河套地區之敵後,再分兵兩支,主力軍由河套西北渡黃河,進攻高闕(今內蒙古五原縣)與狼山山脈。另一部由河套西南渡黃河,攻佔賀蘭山脈高地,以策應主力軍。

當時,匈奴的主力位於陰山地區西部與賀蘭山地區北部,僅有一部在河套地區。這一作戰計劃恰恰擊中了匈奴的薄弱環節,因而是符合客觀實際的。

作戰經過

秦始皇三十二年夏秋之季,按原定的作戰計劃,蒙恬自上郡出發,經榆林進入河套北部,一部軍由義渠蕭關之道進入河套南部,兩軍所至,攻擊散落的匈奴部落,未遭遇重大抵抗。到本年初冬,已經將河套地區的匈奴部落全部掃蕩肅清,匈奴殘部向西北方向渡河而逃。蒙恬乃將兩軍推至黃河南岸,度過冬季,以待來年春季的戰鬥。初步實現了既定的戰略目標。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初春,蒙恬主力軍由九原(今內蒙古五原縣)渡過黃河,攻擊高闕與陶山(今狼山山脈),一部軍西渡黃河進入賀蘭山脈。匈奴震於秦之兵威,向北遠遁。《史記·匈奴列傳》說:“當是之時,東胡強而月氏盛。匈奴單于日頭曼,頭曼不勝秦,北徙。”

於是原被匈奴侵佔的秦趙之地全部恢復。秦對匈奴的作戰告一段落,完全實現了預定的戰略目標。

戰後

戰後,蒙恬並未將北伐的軍隊南撤,而是將這些軍隊留在北方,以防備匈奴人的反攻。當時,蒙恬駐節上郡,統一指揮北方駐紮的軍隊。

之後,秦朝在恢復的秦趙故地設置郡縣進行管理,尤其是設置九原郡來管理河套地區,實行移民實邊政策。《漢書·食貨志》中認爲,秦朝已經將九原等地開拓爲富裕的“新秦”。

在建設九原郡的同時,蒙恬奉命修築西北邊防長城,同時蒙恬率領秦軍修築了邊境九原郡和首都咸陽相連的直道,以便隨時出兵增援北部邊疆。蒙恬在世之時,匈奴不敢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