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投石黨亂歷史 投石黨亂歷史百科

投石黨亂歷史 投石黨亂歷史百科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投石黨亂,外文名Fronde,又稱投石黨運動、福隆德運動,持續時間1648年-1653年大致分爲兩個時期,是一場反對專制王權的政治運動。

投石黨亂歷史 投石黨亂歷史百科

  投石黨運動

定義

Fronde一詞在法文中具投石之意,此係源於紅衣主教馬薩林(Cardinal Mazarin)的支持者被巴黎暴民以石塊破壞窗戶。

投石黨運動大概可劃分爲兩次時期,前期爲1648年~1649年高等法院福隆德運動(the Fronde of the Parlements),後期爲1650年~1653年親王福隆德運動(the Fronde of the nobels)。

歷史背景

矛盾引發

1643年法王路易十四登基時只有5歲,由太后奧地利的安娜任攝政女王。她的寵臣紅衣主教馬薩林任首相是法國的實際統治者。當時,30年戰爭即將結束。馬薩林爲了應付戰爭的需要,而向金融家預支款項,並以允許他們徵收捐稅和收取國家的收入作爲交換條件。這些包稅商從中獲得巨利,引起了貴族的嫉妒和人民的憤怒。

當外省已被搜刮得民窮財盡,政府打算向巴黎的中產階級和高等法院法官榨取,1648年4月宮廷頒發敕令,停發4年各地高等法院法官俸祿,從而激化矛盾。1648年5月,巴黎高等法院聯合各地法院,以整肅政府弊端爲名,提出27條建議,宣佈國王派往各地的監察官違憲,並要求厲行財政改革,保障人身自由。1648年8月,受孔代親王朗斯戰役大捷的鼓舞,太后與馬薩林下令逮捕領導運動的P.布魯塞爾等3人,這一暴行立即引起人民的憤怒。

高等法院投石黨運動

1648年8月26日,巴黎爆發了人民武裝起義。起義者一夜之間就築起了1200個街壘,他們用“福隆德”射擊馬薩林擁護者的住宅。在外省也爆發了反政府的起義。1648年10月,國王路易十四出走,馬薩林被第一次流放。不久,法國簽訂《威斯特法利亞和約》,法軍從前線撤回。1649年1月孔代親王統率大軍包圍巴黎。由於貴族和資產階級畏懼人民起義的擴大,又聞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剛被處決而更爲驚駭,遂與國王妥協。1649年3月11日,雙方簽訂《呂埃爾和約(PeaceofRueil)》。起義的巴黎人民和王軍戰鬥三個多月,終於失敗。但零星的分散的鬥爭並未停止,直至1652年才被徹底鎮壓下去,是年10月21日,法王路易十四返回巴黎。這就是法國曆史上第一次“福隆德”運動。

第一次投石黨

三十年戰爭持續至1648年初,各國都深切感受到戰爭帶來的深重創傷。神聖羅馬帝國人口因戰爭而劇減三分之一,瑞典、荷蘭等國因龐大的陸軍支出而陷入危機。在法國,戰爭使國庫早已無比空虛。馬薩林繼續黎塞留打壓貴族的措施,且試圖將龐大的戰爭開支轉嫁到中產階級、世襲法官以及農民的頭上,加之其本人的奢華貪婪與對公共內政的忽略,引起社會上廣泛的不滿。是年4月,馬薩林下令,以一次性免收稅務的方式抵消巴黎高等法院(ParlementoParis)世襲法官的四年俸祿,衝突終於爆發。受到英國議會爲爭取自身權利而向查理一世開戰的鼓舞,一個月後(5月),巴黎最高法院聯合全國法院向馬薩林發難,要求進行改革、大幅減稅、整肅腐敗與擴大法院職權。

首相的反擊是突然逮捕運動領導者,但這進一步激怒了人民。8月26日,在巴黎高等法院的鼓動下,巴黎爆發市民武裝暴動,要求釋放運動領袖、處死馬薩林。由於叛軍廣泛使用投石器(Fronde)作爲武器,故這次暴動被稱爲第一次巴黎高等法院投石黨之亂(TheFirstFronde),又稱法院投石黨之亂(LaFronde Parlementaire)。在此情形下,馬薩林護佑著太后安娜與年幼的國王逃離巴黎,希望儘快結束對外戰爭,全力平息暴亂。他以較寬大的條件(放棄部分戰果)換取對神聖羅馬帝國的穩定和平,讓法軍儘可能的回調,應付國內危局。他把從德意志佔領的不少領土,歸還各諸侯(包括洛林與大部分的巴伐利亞領土),但保留亞爾薩斯等重要領土。結果在1648年10月24日與各國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結束三十年戰爭。

西班牙帝國決定乘投石黨叛亂與和約修訂、戰線收縮之機,繼續與法國作戰,全力攻略叛亂的加泰羅尼亞等地區。儘管馬薩林調集大孔代親王(路易二世·德·波旁)的大軍圍攻巴黎城,平定巴黎暴動,使得1649年第一次投石黨之亂以《呂埃耶和約》)的締結而結束,但緊接着在1650年發生的、由於大孔代親王居功自恃,加之貴族與外國勢力(西班牙)干涉而爆發的第二次內亂,即貴族投石黨之亂(LaFrondedesnobles),在法國國內一直持續了兩年多。

投石黨亂歷史 投石黨亂歷史百科 第2張

  “大孔代”親王路易二世·德·波旁,是貴族投石黨的首要領導人

第二次投石黨

投石黨亂歷史 投石黨亂歷史百科 第3張

  少年的路易十四,被描繪成征服投石黨叛亂的朱比特神

事情的起因是大孔代與王室和馬薩林決裂。他的高傲和野心使他非常不受太后(奧地利的安娜)歡迎。在太后的授意之下,1650年1月18日馬薩林政府逮捕了大孔代及他的主要追隨者孔蒂親王(大孔代的弟弟)和隆格維爾公爵。孔代的其他支持者,包括蒂雷納等人成功出逃。出逃的貴族領袖們積極策劃營救親王等人,他們實際上已經造反了,從而拉開了貴族投石黨的序幕——第二次投石黨叛亂。

隆格維爾夫人(大孔代的妹妹)與法國的敵人西班牙談判並獲得獲得援助。大孔代年幼的王妃身邊,集結起一支軍隊佔領了波爾多。蒂雷納逃亡荷蘭,跟法國的敵人西班牙合作,帶領一支西班牙軍隊進攻法國。但他被法國保王派的杜普萊西斯公爵將軍在1650年於Champ Blanc戰役擊敗。婦女們的積極支援投石黨,取得了一定效果:1651年1月,馬薩林去職,太后釋放了被關押在勒阿弗爾的孔代等三人。大孔代獲釋後即與西班牙結盟,向宮廷和在外另組軍隊的馬薩林挑戰。這次大孔代難以獲得人們的支持,王室和前法院福隆德成員被迫聯合反對他,第二次內戰變成各權要不斷改變立場的大亂鬥。

馬薩林此時獲得軍事天才蒂雷納的支持。1652年7月2日在巴黎聖安託萬區,貴族投石黨的主要領袖大孔代與保王黨的蒂雷納展開決戰(兩位都是當時最偉大的將領)。孔代被蒂雷納所壓制,幾乎陷入絕境。但是因爲他的同黨、奧爾良公爵的女兒說服巴士底獄的大炮倒戈向蒂雷納開火,孔代才得以重新發動攻勢,進入巴黎控制市政。

此時馬薩林再次使用以退爲進的手腕,宣佈自己引退流亡,讓投石黨的權貴們再度陷入內鬥。他又利用路易十四的神聖君權,在1652年底讓厭倦大孔代“暴政”與投石黨內鬥的巴黎市民,以歡欣鼓舞的心情迎接路易十四母子重返巴黎,重建中央集權的王室政府。最後在1653年初,路易十四的下令召回馬薩林,重新委以大權。至此(1653年),投石黨運動完全結束,馬薩林在國內建立屹立不搖的統治地位。而勢單力孤的大孔代已在1652年9月流亡西班牙,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授權孔代指揮西班牙軍隊與法國作戰,並把盧森堡賜封給他,一直到1659年他才獲得路易十四的原諒,回到法國。

影響

投石黨爆發之時,因爲法國仍與西班牙作戰,陷入內憂外患中,因此國力被嚴重削弱,並導致法國原本稱霸在即的事業,被迫暫時中斷。而且叛亂之後,法國的國力短時間仍難以恢復,國際地位暫時下降至二流國家。可以說叛亂不但造成社會的大混亂,政府還因爲稅收大減,軍力從十五萬衰退到五萬多。法國海軍部也因爲預算不足、挪用至迫切的陸軍,以及馬薩林的中飽私囊,使得海軍的年度經費下降到1640年代初的六分之一(五十萬裏弗)。這讓船艦因無力維修而朽壞,嚴重傷害剛有起色的法國海權,並使馬薩林的重商主義政策難有所成,也抑制了海外商貿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