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商後母戊鼎怎麼讀 商後母戊鼎圖片

商後母戊鼎怎麼讀 商後母戊鼎圖片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商後母戊鼎,也稱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商朝後期的鑄品,於1933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商後母戊鼎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9釐米,重832.84千克;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長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轉角、上下緣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商後母戊鼎器身與四足爲整體鑄造,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後再裝範澆鑄而成。商後母戊鼎,形制巨大,雄偉莊嚴,工藝精巧;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足上鑄的蟬紋,圖案表現蟬體,線條清晰。腹內壁鑄有“後母戊”三字,字體筆勢雄健,形體豐腴,筆劃的起止多顯峯露芒,間用肥筆。

商後母戊鼎是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商後母戊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緻,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2002年1月18日,被國家文物局作爲國家一級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

文物歷史

商後期(約前十四世紀至前十一世紀),商王祖庚或祖甲爲祭祀母親(即商王武丁之妻)鑄鼎。

1939年,商後母戊鼎在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出土,消息被日軍獲悉,村民擔心被日軍發現,重新埋入地下。

1946年6月,商後母戊鼎被重新挖出,運送南京並撥交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保存。

1959年,中國歷史博物館建成,商後母戊鼎從南京調往北京,存於國家博物館。

20世紀70年代,學術界對商後母戊鼎的銘文提出了新的考釋:將“司”改釋爲“後”。

2011年3月底,商後母戊鼎的標牌和解說詞進行改名。

文物特徵

後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故又稱後母戊大方鼎,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9釐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長方形,上豎兩隻直耳(發現時僅剩一耳,另一耳是後來據另一耳複製補上),上有虎噬人圖案,下有四根圓柱形鼎足,是中國目前已發現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容器。該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爲祭祀其母所鑄。

商後母戊鼎怎麼讀 商後母戊鼎圖片

  後母戊鼎局部

出土與收藏

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陽縣(今安陽市殷都區北蒙街道)武官村吳培文家的農地中出土。後母戊鼎發現後被古董商蕭寅卿欲以20萬大洋買下;但因鼎太重太大,移動困難,其便要求村民鋸斷大鼎然後運出,但僅鋸一耳便鋸不斷,惟有作罷,並重新埋下避免被其他人發現(該耳亦因爲歲月而丟失)。

另有說法,大鼎在出土時只有一隻立耳,另一隻丟失。挖出鼎的村民爲了便於運輸,決定用鋼鋸鋸鼎,但最後收效甚微,只鋸開一個小口,只得作罷。最後是用回填土的辦法,用了3個晚上把大鼎挖出地面 。大鼎剛出土恰逢聞訊而來的日本人索要,當地村民爲了防止大鼎被日本人搶走,村民將大鼎重新掩埋起來。

1946年,後母戊鼎被重新掘出,原物先存於縣政府處。同年十月底,轉交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保存,並精心複製了一隻鼎耳補齊。張鳳於1946年11月17日《中央日報》第十版發表《安陽武官村出土方鼎銘文考釋》主張稱之爲“司母戊方鼎”,爲南京博物院採用。

1948年5月29日,該鼎在南京首次公開展出。新中國成立之後,該鼎存於南京博物院,1959年轉交中國歷史博物館至今。

 鑄造

後母戊鼎的合金成分與《周禮·考工記》中記載的相同。後母戊鼎除立耳是先鑄成後嵌入鼎範,鼎身是一次澆鑄而成,共用28塊陶範 。

2000年,南京博物院技術部申報“泥範鑄作司母戊鼎工藝研究”課題,並在2006年7月用仿古代的泥範鑄作工藝初步鑄成原大後母戊鼎。

 司後之爭

1949年後,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將銘文釋讀爲“司母戊”,並將該鼎訂名爲“司母戊鼎”。郭氏將“司”字解釋爲“祭祀”之意,“戊”爲墓主人的廟號 。1962年,臺灣大學教授、甲骨文學家金祥恆先生髮表《釋“後”》一文,首次將鼎中銘文釋讀爲“後母戊”,並指出商代字體較爲自由,可正寫也可反寫。然而囿於材料有限,當時並沒有受到很大的重視 。1977年,歷史學者李學勤也提出銘文當隸定爲“後”,並提出“司母戊”爲動賓結構用的短語,在銘文中罕見。此次釋讀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目前關於“司母戊鼎”和“後母戊鼎”的爭論仍在持續。

 文物價值

商後母戊鼎是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商後母戊鼎在塑造泥模、翻利陶範、合範灌注等環節中,存在一系列複雜的技術問題。商後母戊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緻,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此外,經光譜定性分析與化學分析的沉澱法所進行的定量分析,“後母戊”青銅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戰國時期成書的《考工記築氏》所記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從中可見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的內在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