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荊州被東吳襲取,真的是因爲關羽的疏忽大意嗎?

荊州被東吳襲取,真的是因爲關羽的疏忽大意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關羽失荊州是因爲大意嗎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中國的俗語中,對於疏忽大意的情況有一句著名的話,那就是關羽大意失荊州。這句話說的是著名的大將關羽在鎮守荊州的過程中,由於自己的疏忽大意,致使荊州被東吳襲取,自己也被東吳擒殺。由於荊州之戰的失敗,使得劉備的《隆中對》破產,還給蜀漢帶來了夷陵之戰。那麼荊州的失守,真的是由於關羽的疏忽大意嗎?

一、三方在荊州的爭奪。

在三國時期,荊州作爲三個勢力的中心,它的得失決定着三方勢力的對比。因此,圍繞着荊州,三方勢力發生了激烈的互相爭奪。在劉表時期,劉備和孫權就都對荊州垂涎三尺,想要把它收入囊中。可是,最後捷足先登的卻是曹操。他在平定北方後,不待自己的水軍完全練成,就揮師南下,直取荊州。

當時劉表剛剛病亡,荊州一片混亂。繼位的劉琮聽從部下的勸說,投降了曹操。曹操在輕易奪取荊州後,又追擊劉備取得了勝利。志得意滿的曹操不顧自身的困難,想要一舉解決東南的問題。結果,曹操與孫劉聯軍在赤壁發生激戰,遭到了慘敗。

荊州被東吳襲取,真的是因爲關羽的疏忽大意嗎?

在赤壁之戰後,曹操退守荊州的北部,東吳佔據了南郡和江夏,其餘的江南的四郡由劉備佔據。在周瑜去世後,在主張孫劉聯盟的魯肅斡旋下,孫權將南郡又借給了劉備。這樣,曹操佔據荊州北方的襄陽、南陽兩郡,劉備佔據南郡、零陵、武陵、長沙、桂陽五郡,東吳則佔據了江夏郡。這樣,劉備成了最大的贏家。

這一切當然引起了孫權的不滿。在劉備奪取益州後,孫權就向劉備索取荊州。劉備說等奪取涼州就將荊州全部歸還。孫權對劉備這樣的答覆十分不滿,認爲是劉備故意推脫之詞,派軍隊去奪取了三郡。劉備和關羽率領軍隊前來爭奪,險些釀成火拼。只是因爲曹操攻佔漢中,劉備怕益州有失,與孫權達成協議,以湘水爲界,平分荊州,暫時解決了爭端。

但是孫權並沒有放棄對荊州的覬覦。他在魯肅去世後,與呂蒙商議,決定武力奪取荊州。在關羽出兵襄樊的時候,他與曹操勾結,以攻打關羽來向曹操效忠。孫權派呂蒙白衣渡江,襲取了荊州。並且當關羽回師爭奪荊州的時候,利用自己奪取荊州得到的關羽部下的家眷,瓦解了關羽的軍隊。關羽勢窮,被迫退守麥城。在後來突圍前往西川的路上,被東吳的伏兵抓獲,旋即被殺。至此,劉備所有的荊州地區全部落入東吳的手中。

二、孫權與劉備爭奪荊州的根本原因。

其實,孫權和劉備爭奪荊州的根本原因,是雙方戰略計劃的衝突造成的。孫權在與魯肅相見的時候,就爲東吳的前途制訂了相應的戰略方案。當然魯肅的《榻上問對》說道,孫權的江東應該先全據長江,建號帝王,然後再北向爭奪天下。

可是,劉備和諸葛亮在三顧茅廬的時候,就制訂了《隆中對》的戰略。這個戰略裏,是要先跨有荊益,然後兩路北伐。其中的一路就是以荊州爲基地,攻打宛洛。這樣,劉備集團就必須要佔有荊州,這也是劉備向孫權借南郡的原因。

這樣,孫權與劉備的戰略在荊州就出現了衝突。孫權和劉備都要佔有荊州,才能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因此,雙方不可避免的就要發生衝突。孫權屢次向劉備索要荊州,而劉備則賴着不還,這纔是雙方最後兵戎相見的原因。

荊州被東吳襲取,真的是因爲關羽的疏忽大意嗎? 第2張

尤其是劉備佔有的南郡,原本是孫權的領地。在赤壁之戰後,周瑜不顧所有的困難,直取江陵,就是要完成東吳全據長江的戰略目標。在經過一年的爭奪後,周瑜才奪取了南郡,完成了全據長江的戰略。

可是,當這塊重要的戰略地區借給劉備後,孫權沒有一天不想着奪回這個地區。在湘水之爭後,南郡劃入了劉備的勢力範圍,孫權只得與呂蒙商議,決定武力奪回南郡。由於劉備和孫權的戰略計劃的衝突,造成了雙方的軍事爭端,這纔是孫權襲取荊州的根本原因。

三、關羽在失荊州上的責任。

關羽在鎮守荊州期間,多次遭受了曹魏的攻擊。在歷史上記載,關羽就遭到過文聘、李典、曹仁等人的攻打。這些人對關羽作戰中取得的任何戰果都受到了曹操的嘉獎。從這一點來看,關羽守荊州還是卓有成效的。

但是,關羽只是單方面的把曹操當作了對手,並沒有把東吳當作敵人。這就使得關羽在抵禦曹軍的進攻卓有成效,可對付東吳的襲擊上卻屢次吃虧。在湘水之爭的時候,關羽的主力還是在江北防禦曹軍。結果後方被吳軍奪取,吃了大虧。

在荊州之戰中,關羽又再次重蹈覆轍,荊州被東吳襲取。這個挫折不能說不是關羽的責任。當時,關羽在沿江地段,設置了烽火臺。如果東吳前來攻擊,烽火臺就可以報警,關羽就可以迅速得到信息,抵抗吳軍。

可是,呂蒙派人僞裝爲客商,白衣渡江,一舉奪取了烽火臺。這樣,關羽精心佈置的防禦措施沒有發揮作用就失敗了。這雖然是東吳的投機取巧,可是這與關羽的麻痹大意有關。這是因爲關羽對東吳的襲擊根本就沒有思想準備,他的部下自然也沒有準備,這使得東吳鑽了空子。

關羽對荊州的得失漫不經心,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爲關羽對東吳的判斷。在關羽鎮守荊州的時期,一直採取的策略是北拒曹操,東拒東吳。因此,他的有限軍隊東調西遣,沒有休息。不過在他北伐襄樊的時候,依然留下了足夠的軍隊,防備湘水之爭的重演。

東吳針對關羽的思想,採納了陸遜的建議。讓陸遜代替呂蒙,對外宣揚呂蒙養病。陸遜在上任後,給關羽寫信,吹捧關羽的功績。關羽在看了書信後,認爲陸遜有巴結自己的意思,因此放鬆了警惕,將防備東吳偷襲的軍隊抽調北上,給東吳創造了可乘之機。

在東吳偷襲荊州的時候,關羽還有一個補救錯誤的機會。那就是東吳孫權向曹操寫信,要討伐關羽來向曹操效忠。曹操爲了收取坐山觀虎鬥的漁利,將孫權的書信射入了關羽的軍營。但是關羽不願意放棄眼看要到手的戰果,不願意離去。當他知道荊州被東吳襲取的時候,率領大軍回師的時候,已經晚了。

荊州被東吳襲取,真的是因爲關羽的疏忽大意嗎? 第3張

四、關羽對荊州失守的深層責任。

關羽在荊州失守的時候,主要是在襄樊前線,與曹軍進行着爭奪。但是,他的荊州丟失得過於容易,也讓人不由得要有所疑問。這是因爲,沿江的烽火臺可以說是疏於防範,被東吳襲取,但是那兩座軍事重鎮公安與江陵的丟失,不能不讓人們感到疑惑。

這是因爲公安是劉備經營多年的軍事重鎮,它的名字都是來自劉備的名字左將軍。而江陵更是關羽經營多年的重鎮,在後來曹魏軍進攻的時候,東吳軍隊依託江陵的防禦措施,讓曹魏軍隊寸步難行。

這樣嚴密設防的重鎮的失陷,都是因爲主將的投降。公安的守將傅士仁與江陵的守將糜芳,都是毫無抵抗的就對東吳獻城投降。這是因爲關羽平時對待兩人是否能輕視,讓兩人都產生了二心。當東吳的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兩人爲了自己的性命,很輕易的投降了東吳。

尤其是糜芳的投降,讓江陵城中的關羽部下的家眷都落入了東吳之手。這使得關羽率領軍隊南下爭奪荊州的時候,自己的大軍離散。關羽迫不得已,只得走保麥城。後來關羽在逃亡西川的時候,被吳軍的伏兵擒殺。

結語:

說關羽大意失荊州是有些冤枉的。這是因爲東吳與蜀漢的戰略意圖是衝突的。正由於這個原因,東吳與蜀漢的衝突終究要爆發。這是不由關羽的意志爲轉移的。不管是誰鎮守荊州,東吳都是要對荊州下手的。

但是,關羽對荊州的失守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是因爲他被陸遜的信件所迷惑,放鬆了自己的警惕,給東吳造成了可乘之機。同時也因爲關羽的疏忽大意,使得他的部下對東吳襲擊的準備不足。當東吳襲擊荊州的時候手足無措,只能束手投降。

最不可原諒的是,當關羽從曹軍方面得知東吳要偷襲荊州的時候,依然不願意丟棄唾手可得的戰果,不願意回師。這就眼睜睜地看着東吳襲取了荊州,讓自己落入進退兩難的境地,造成了自己的敗亡。更不用說關羽在平時度自己的部下傲慢無禮,使得跟隨劉備多年的傅士仁和糜芳叛變東吳。這一切,都使得關羽丟失了荊州,使得劉備、諸葛亮的《隆中對》最終化爲了泡影。因爲關羽的錯誤,蜀漢纔給他一個“壯繆侯”的諡號,以之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