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關中成爲魏蜀拉鋸的地區?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關中成爲魏蜀拉鋸的地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0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關中發揮了什麼作用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八百里秦川,奔來眼底,富饒的關中平原在中國的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自秦漢以來,就有得關中者得天下的論斷。但是,到了三國時期,關中的作用似乎減弱了。曹魏的統治中心一直是在關東地區,關中成爲魏蜀拉鋸的地區。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情況?

一、三國時遭到嚴重破壞的關中。

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在關中崛起。這是由於關中優越的地理特點和富饒的土地,爲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漢朝的劉敬向漢高祖進言定都關中的時候,對關中的重要性有着準確的論述。他對漢高祖說:

且夫秦地背山帶河,四塞以爲固,卒然有急,百萬之衆可具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鬥,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入關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關中成爲魏蜀拉鋸的地區?

正是關中的重要,漢高祖聽取了劉敬的建議,定都長安,保障了漢朝數百年的江山。在西漢滅亡後,東漢建立後將都城建立在洛陽。不過東漢對長安依然十分重視,在那裏留有重兵把守,作爲自己的陪都。但是到了三國時期,曹魏對關中的重視程度遠低於關東。曹操在奪取關中後,也沒有把首都定在長安,而是放在了關東。

這是因爲由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原因,中國的經濟重心發生了轉移。原本重要的關中平原,他的位置發生了動搖。關中平原經過秦漢兩代的開拓,土地開發已經達到了一個瓶頸。在新的科學技術沒有出現的情況下,工農業生產已經趨於極限。

而長安作爲國家的首都,人口增長是十分迅速的。到了西漢末年時,關中平原的物產已經難以支撐越來越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官府人員。爲了補充關中的消耗,西漢政府不得不從外地大量調撥各種物資,這成爲政府的一個越來越大的包袱。正是這個原因,東漢纔將首都定在洛陽,以減輕政府的負擔。

由於東漢政府的政治、經濟重心東移,使得關中平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是,等到了東漢末年,不斷的戰亂更是讓已經衰敗的關中更是雪上加霜。在諸侯聯軍討伐董卓的時候,董卓爲了躲避諸侯軍的鋒芒,率領部下遷都到了長安。董卓在關中橫行暴虐,使得關中遭受了嚴重的災難。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關中成爲魏蜀拉鋸的地區? 第2張

在董卓被殺之後,整個關中烽煙四起,失去了政府的控制。各路人馬在關中平原上爭鋒,給當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在曹操忙着在關東征戰時,他擔心袁紹進兵關中。荀彧勸解他說,關中的將帥以數以十計,而且他們誰也不服從誰。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關中的混亂局面。

在曹操征服關中的過程中,更是給當地帶來了災難。以馬超、韓遂爲首的關中軍隊,在潼關之戰中與曹軍進行了殊死抵抗。在失敗後,關中反抗曹軍的勢力遭到了殘酷的屠殺。在反覆的拉鋸戰中,關中滿目荒涼。尤其曹操對反抗區域的百姓採取移民政策,更是造成關中人煙絕跡。

這樣,被戰爭摧殘得荒無人煙的關中,失去了當年的繁華。關中在很長時間裏,連駐軍的糧食都得依靠外地調運。因此曹魏將政治中心定在經濟比較發達的關東,關中的重要性因此比起秦漢的時候減少了許多。

二、關中的重要性依然存在。

不過,由於關中的重要地理位置,它的重要性還是存在的。在諸葛亮接管蜀漢政權後,關中就成爲諸葛亮北伐的目標。曹魏與諸葛亮在關中頑強爭奪,終於挫敗了諸葛亮的進攻。這一切,都和關中的重要性有着直接的關係。

這一點,在諸葛亮發動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表現得十分清楚。諸葛亮趁曹魏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出兵祁山,一舉奪取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曹魏在關中兵力空虛,面對諸葛亮已經佔據的天時地利人和,曹魏上下一時束手無策。

在這種情況下,魏主曹睿當機立斷,派張郃千里赴援,解救關隴危急。張郃率領曹魏的中央機動兵團,冒着巨大的危險,經過長途跋涉在街亭擊敗了馬謖,打退了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如果張郃戰敗的話,將會給曹魏以沉重的打擊。曹魏寧可冒險也要保住關中,這顯示了關中在曹魏君臣心中的位置。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關中成爲魏蜀拉鋸的地區? 第3張

諸葛亮之所以要奪取關中,一是要以關中爲基地,爲下一步進攻關東做準備。二是要奪取西北的軍馬產地,建設自己強大的騎兵部隊。如果諸葛亮奪取了關中,他就可以把蜀中和關中聯爲一體,並且獲得攻打關東的有利態勢。而組建起強大的騎兵部隊,又可以彌補蜀軍的短板,大大增強蜀軍的戰鬥力。因此,諸葛亮對關中是勢在必得。

曹魏也深知關中的重要性,它對關中也是勢在必爭。曹魏將關中建設成爲抵禦諸葛亮北伐的據點,並派精兵強將頑強死守。同時,關中掌握在曹魏手中,也成爲曹魏進攻蜀漢的出發基地。曹魏多次從關中出發,對蜀漢進行進攻。雖然遭受過興勢之戰這樣的慘敗,最終還是以鍾會、鄧艾的進攻下,消滅了蜀漢。

在消滅蜀漢後,曹魏對東吳就形成了三面包圍之勢。在晉朝發動滅亡東吳的戰役中,最主要的一支滅吳的軍隊,就是從蜀中順流而下出動的。這支軍隊在王濬的指揮下,一路上擊破東吳的層層阻擊,一舉攻破石頭城,滅亡了東吳。

如果按照三國統一的過程來看,正是因爲曹魏掌握了關中,才奠定了統一三國的基礎。曹魏以關中爲基地,南下滅亡了蜀漢,獲得了攻打東吳的有利形勢。在最終的決戰中,由於上游的地理優勢的晉軍,比較輕鬆地就滅亡了東吳。這一切,都是從掌握關中奠定的基礎。

結語:

在三國時期,關中失去了往日的重要性。由於中國的經濟重心東移,造成了政治中心也隨之東移。這使得關中失去了往日的榮光,慢慢陷入衰敗。再加上東漢末年的戰亂,關中陷入軍閥混戰的局面。曹操在統一關中的時候,大肆採取移民政策,使得關中滿目瘡痍,人煙斷絕。這一切,都大大降低了關中的重要性。

但是,由於關中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它依然還有着它的重要性。諸葛亮發動多次北伐,把目標指向關中,就是看中了這一點。他不但要利用關中的物產彌補蜀軍的缺陷,還企圖佔有關中作爲下一步進攻關東的跳板。曹魏看出了這一點,對諸葛亮進行了殊死的抵抗。

在三國統一的過程中,關中的重要性更是凸顯了出來。曹魏就是從關中出兵,滅亡了蜀漢。在隨後滅亡東吳的戰役中,最關鍵的那支軍隊就是從蜀中出發的。這一切,都證明了關中的重要性。正是曹魏掌握了關中,才奠定了統一天下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