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劉備爲什麼要選擇伐吳?夷陵之敗真是他的無能造成的嗎?

劉備爲什麼要選擇伐吳?夷陵之敗真是他的無能造成的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夷陵之戰的慘敗,使得劉備被曹丕嘲笑,劉備真是不知兵的人嗎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夷陵之戰是劉備一生中指揮的最後一場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劉備遭受了慘敗。由於他在這場戰役中連營七百里,被吳將陸遜以火攻擊敗,讓大家對他的軍事指揮能力有了疑問。連曹丕都譏笑他不知兵。那麼,夷陵之戰的失敗真的是因爲劉備的無能造成的嗎?

一、劉備選擇伐吳的原因。

後人在評價夷陵之戰的時候,一般對劉備伐吳的決策持批評態度。因爲當時曹魏最強,蜀漢和東吳聯合抗曹纔是正確的戰略。劉備對東吳發動進攻,雙方打得兩敗俱傷,只能讓一旁的曹魏坐收漁人之利。

當時趙雲向劉備進諫,闡述的就是這種觀點。而且無論蜀漢和東吳哪方獲勝,他們的實力都會遭受巨大損失。這樣他們與曹魏的實力差距會越拉越大,從長遠來看對雙方都是不利的。戰役的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戰後曹魏一家獨大,統一蜀漢和東吳只是時間問題了。

那麼劉備爲什麼還要選擇錯誤的戰略,發起夷陵之戰呢?這是因爲在很多時候,人的理智是難以戰勝情緒的。劉備面臨曹魏和東吳兩個敵人的時候,對東吳的仇恨要遠遠超過了曹魏。曹魏雖然篡奪了漢室江山,但是也給劉備自立的機會。原本劉備就是以匡扶漢室作爲自己的政治口號,對漢室朝廷並沒有那麼深的感情。

而面對東吳則完全不同了。東吳和蜀漢原本是盟友,雙方一起對抗曹魏。在赤壁之戰後,雙方對佔領的荊州進行分配時,東吳要比較吃虧。劉備佔有了六個郡中的五個,東吳只佔有一個。不過經過湘水之爭,雙方以湘水爲界平分荊州,各自佔有三個郡,比較公平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但是孫權對此並不滿足,他要的是佔有全部荊州。於是他趁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時機,對荊州進行了奇襲。在佔領荊州後,孫權對已經大軍離散,被迫逃走的關羽也不放過。他在擒拿關羽後,立刻就地斬殺了關羽,並且把首級送給了曹操。

孫權奪走荊州,讓劉備的《隆中對》戰略毀之一旦,他還用斬殺關羽的行爲,徹底與劉備撕破面皮,使雙方沒有了轉圜的餘地。劉曄評價孫權的這個行爲時說,關羽和劉備情誼深厚,劉備必然要爲關羽報仇,否則他無法向世人和手下交代。

劉備爲什麼要選擇伐吳?夷陵之敗真是他的無能造成的嗎?
劉備爲什麼要選擇伐吳?夷陵之敗真是他的無能造成的嗎? 第2張

孫權爲了防備劉備的報復,在聯魏抗蜀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對曹魏稱臣,對曹操、曹丕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對於蜀漢政權,孫權根本沒有表達任何和解的意思。直到劉備出兵東吳的時候,他也沒有任何與劉備的接觸。只是他的手下諸葛瑾向劉備寫信勸阻,還是空講一番大道理,沒有一點實質性的東西。

這一切都讓劉備的仇恨無法壓制下來,在情緒戰勝理智的情況下,劉備發動了夷陵之戰。不過,從劉備的立場出發,選擇伐吳也有他的道理。爲關羽報仇,穩定部下情緒是一個原因,而在曹魏和東吳的選擇上,選擇較弱的東吳比較容易取勝也是一個原因。

更爲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孫權積極向曹魏靠攏。如果劉備北出秦川,孫權很可能會趁機進攻峽口,圖謀益州。這讓劉備不但要進行北伐,還要留下重兵防備東吳。這就使得劉備原本單薄的兵力還要分散使用,同時面對兩個敵人,很難在北伐戰場取得戰果。

如果選擇伐吳,那麼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在蜀漢的北方,曹魏不可能突破魏延防守的秦嶺天險。在荊州方向上,曹魏被東吳阻隔在背後,不能直接參戰。這樣劉備只需要集中兵力對付東吳就可以了。從這個方面來看,劉備選擇伐吳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二、劉備在戰役中的指揮。

既然說劉備選擇攻打東吳有着一定的道理,那麼他在戰場指揮上是否有失誤呢?其實在這場戰役中,蜀漢君臣還是比較樂觀的,反倒是東吳君臣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這是因爲東吳的勝利實在有幾分運氣,得來有很大的僥倖。

首先是在劉備出兵之前,他手下最得力的武將張飛、謀士法正都相繼離世。這如同斬斷了劉備的左膀右臂,讓他的這場戰役蒙上了一層陰影。張飛、法正的死對夷陵之戰的影響,歷史上早有定論。諸葛亮評論法正時說,如果法正還活着,就可以制止劉備伐吳,即便是伐吳,也不會讓劉備遭此慘敗。而對於張飛的死,後人評價說,張飛一死,蜀軍可以不出徵了。

劉備爲什麼要選擇伐吳?夷陵之敗真是他的無能造成的嗎? 第3張

正是因爲張飛的死,使得劉備伐吳的軍中沒有了能征慣戰的大將。爲此,劉備被迫親自出馬,率領蜀軍出戰。這使得蜀軍有了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爲了劉備的人身安全,不能採取過於冒險的軍事行動。而且作爲一國之君,劉備也不能身先士卒,去向敵人衝鋒陷陣。

在劉備和陸遜陷入相持階段的時候,沒有法正爲他出謀劃策,使得他的處境更爲困難。在漢中之戰時,劉備面對夏侯淵的堅守無懈可擊。於是在法正的謀劃下,劉備採取迂迴穿插戰術,直取定軍山。夏侯淵被劉備的行動所牽制,來和劉備爭奪定軍山,被以逸待勞的劉備軍擊敗,夏侯淵也被黃忠斬殺。

在夷陵之戰中,劉備完全也可以採取定軍山之戰的策略,從武陵山區出擊荊州南部。這樣,陸遜所部吳軍將遭到劉備軍隊的前後夾擊。他如果不迅速撤退,就只能和劉備進行決戰。這樣,劉備就可以在野戰中打敗陸遜,奪取夷陵之戰的勝利。

但是由於張飛、法正的去世,使得劉備無法施展出擊武陵的方案。如果他率領主力出擊武陵,留下的牽制陸遜的軍隊很可能會被陸遜消滅。最終,劉備在多次引誘陸遜出擊不成後,只得和陸遜進入對峙狀態,給陸遜以可乘之機。

其次是曹操已死,繼位的曹丕志大才疏,剛愎自用。其實,劉備採取和陸遜對峙的方針,對東吳並不是有利的。這是因爲劉備位於長江上游,後勤補給要比吳軍方便。而且在劉備和陸遜的對峙背後,暗藏着殺機。

這是因爲在東吳的側後,還有曹丕準備南征的三路大軍,隨時準備投入戰場。如果當時曹魏出兵伐吳,東吳在曹魏和蜀漢的夾擊下必然滅亡。東吳君臣正是看到這一點,纔會度日如年,極力討好曹丕。曹丕被孫權的阿諛奉承所迷惑,拒絕了手下伐吳的建議,給了東吳取得夷陵之戰勝利的時間。

第三,劉備連營七百里並不是分散兵力。劉備當時的兵力只有四萬多人,這些人如果連營七百里,那將會是怎麼一番景象。其實,當時劉備佔有了戰場主動權,在長期的對峙中,劉備修築了一系列的營寨,形成了一個完善的防禦體系。

這個體系是十分完善的,那些營寨都建造在要點上,掩護着劉備的深遠後方。對這個防禦體系,東吳的將領也是心有餘悸。在陸遜決定反攻的時候,這些吳軍將領都有畏難情緒。他們對陸遜說,“其諸要害皆以固守,擊之必無利矣”。而且在陸遜試探劉備營壘虛實的時候,攻打劉備的一個營壘卻打了個敗仗。

劉備爲什麼要選擇伐吳?夷陵之敗真是他的無能造成的嗎? 第4張

可以想見,如果不是陸遜選擇火攻,按照平常的作戰方式,東吳是無法攻破蜀軍的營壘的,更不要說是殲滅蜀軍了。因此,劉備的所謂連營七百里,只是後人對他的防禦體系誇張的描繪罷了。

我們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劉備的戰場指揮還是可圈可點的。只是不幸的是,他遇到了千古名將陸遜。在劉備實施誘敵之計的時候,東吳所有將領都要攻擊,只是陸遜制止了他們。劉備的伏兵撤出後,陸遜坦言自己也沒有識破劉備的伏兵,只是認爲劉備肯定會有巧計。如果沒有陸遜的阻攔,東吳就可能在這一仗中被打垮。

正是劉備的巧妙指揮,才讓陸遜不得不認真對待。他對部下評價劉備時說,劉備是天下知名的人,被曹操所忌憚。並且說劉備是一個狡猾的敵人,而且經歷的事件很多,在他軍隊剛剛召集出戰的時候,考慮作戰十分仔細周到,是不能與他交鋒的。因此陸遜才採取了對峙的戰術,將劉備的銳氣磨掉,在劉備兵疲意沮,計不復生的時候纔出擊打敗了他。

因此,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爲他的無能,而是他遇到了比自己強的對手。如果不是遇到了陸遜,而是面對其他的吳軍將領,劉備早就把他們打敗,奪取了夷陵之戰的勝利了。

結語: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的失敗,讓他遭到了曹丕的嘲笑,還被曹丕說成不知兵的代表。可是劉備選擇攻吳是出於嚴謹的考慮的。爲了替關羽報仇,消除部下的不滿情緒,同時教訓破壞盟約,背信棄義的孫權,再加上選擇目標的利弊考量,劉備才決定伐吳。

在夷陵之戰中,劉備的戰場指揮也是可圈可點的。在戰役初期,他將吳軍一舉擊退數百里,取得了不小的勝利。可是當他面對陸遜的時候,就感到力不從心了。由於張飛和法正的去世,使得劉備只得親自上陣指揮作戰,不能採取冒險的軍事行動。最終雙方轉入對峙,被陸遜抓住了戰機一舉擊敗。如果不是遇到陸遜,劉備還是可能奪取夷陵之戰的勝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