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的讀書人有多慘?范進中舉後爲何高興得發瘋?

古代的讀書人有多慘?范進中舉後爲何高興得發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范進中舉》是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的故事情節,出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戶行兇鬧捷報》。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生有三苦,讀書、種地、磨豆腐,讀書人歷來都被認爲是最苦的行業。

讀書人爲什麼這麼苦?

古代的讀書人有多慘?范進中舉後爲何高興得發瘋?

首先讀書是一個腦力勞動,從科學的角度來講腦力勞動是最消耗身體能量的一個勞動,也就是說從生理學上講,學習是最受人體排斥的活動之一。

其次在經濟較爲落後的封建社會,書本是一種奢侈品,這也就意味着讀書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明朝大學士宋濂的求學之心就可以代表那個時代多數寒門學子的讀書實情。

“餘幼師即輟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可能是所有考生的心之所向,但是在讀書這件事上偏偏是逆水行舟。現在考公務員是百人競爭一個名額,那時何止是數百或者上千。

雖然你可能會說現在的人口多古代人員稀少社會競爭並不大。但是封建社會,社會生態十分簡單,只分爲農民、商人、讀書人、工人。

並不像現在就業門路多元化,因此其競爭之激烈絲毫不亞於鯉魚躍龍門。唐朝的進士考試也被稱爲“登龍門”。

古代的讀書人有多慘?范進中舉後爲何高興得發瘋? 第2張

況且無論是什麼時代都不會缺乏出類拔萃的天才,北宋畫家王希孟畫就《千里江山圖》之時年僅十八歲。

努力半生也只到秀才的人在當時並不少見,即使是秀才在普通人中也已經是人中龍鳳。

古人言:“秀才是天子的門生”,秀才見官無需下跪,還有罰不及的秀才。因此很多高官子弟幾乎都頂着一頂秀才的高帽。

你可能會問當秀才有什麼難的?那我可能要告訴你在古代一個縣的人口能當上秀才的也僅僅有二三十人,甚至比現在的博士生還難找!

爲什麼范進中一個舉人,就要高興得發瘋呢?因爲太難!

古代的讀書人有多慘?

在古代最慘的莫過於讀書人?讀書人爲什麼怎麼慘?

原因很簡單在古代女子無才便徳,因此讀書人普遍都是男人,但是男人又是家中的生產力。

在讀書意味着前途渺茫,意味着白花錢,意味着吃不上飯的時候,讀書自然成爲人們最爲厭棄的事業。

俗話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在大多數情況下讀書的結果往往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還會耽誤田裏稻穀的收割,最終的結果就會造成交不上賦稅吃不上飯。

因此選擇讀書是一件最不被人看好的事業,能在其中找到出路的人都是被上天眷顧的幸運人士

范進中舉

在中國古代著名諷刺性小說,《儒林外史》中有這樣一篇文章叫《范進中舉》。

古代的讀書人有多慘?范進中舉後爲何高興得發瘋? 第3張

描寫的是一個叫范進的中年男人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終於高中舉人在揭榜之後直接高興到發瘋的故事。

當時讀來只覺得好笑,現在再看真的感嘆作者能用小小的洞見,道出階級時代普通百姓生活的辛酸。

范進是一個五十四歲才高中舉人的普通老百姓,在他沒有考中舉人之前一家人的生活情況是每天依靠清粥度日,自己的老母親也被餓的幾度險些昏死過去。

而范進的妻子呢?自打嫁給范進之後就沒有享受過一天好日子,什麼好日子?作爲一個屠夫的女兒,成親之後就沒有吃過一頓肉,只有父親偶爾拿來的豬大腸才能勉強沾一點葷腥。

范進家中無糧,到鄰居家借米被鄰居冷言冷語直接拒絕,范進只得灰頭土臉的空手而歸。

眼前這一切還不是范進灰色人生的高潮,最讓他感到懼怕的是來自老丈人的嘲諷戲虐。

范進的老丈人是一個殺豬的屠戶,在古代賣肉可是能發家致富呢?

所以范進的老丈人從未正眼瞧過范進,還因爲范進多年的“不務實”精神導致自己的女兒生活貧苦。老丈人愈發看不上他。

古代的讀書人有多慘?范進中舉後爲何高興得發瘋? 第4張

甚至還曾斷言過范進:“就你這模樣還想高中,別在這在白日做夢了,能高中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君轉生,就你這樣窮酸一輩子吧。”

在范進沒有中舉之前所有人都覺得范進瘋了,在范進中舉之後范進真的瘋了,在未中舉范進只能算是別人嘴裏的唾沫星子,中舉之後成了人人巴結的官老爺。

秋招放榜,一幫官府衙門吹鑼放炮的來到范進門前,嘴裏大喊着:“恭喜範老爺高中舉人”!

消息很快傳到了十里八鄉,有的拿來自家陳釀的老酒爲范進慶賀,先前借米未果的老鄉也提上自家的兩隻雞前來探望。

如果前來放榜的小吏並未高喊範老爺的名字,恐怕又是另一番場景。中國自古便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說法,如今范進成爲官家人左鄰右舍誰不想來分杯羹。

此時的范進還未從中榜的喜悅中清醒過來,不料直接來了一句:“我中了”!隨之便癲狂過去,直接發瘋=,一頭扎進了水坑裏,弄得全身上下盡是泥水。

衆人看他揚長而去,亦是大吃一驚范進的妻子禁不住得抹眼淚自嘲自己命苦。範母也抱怨說:“好不容易纔高中,怎得就瘋了”。

這是旁邊得鄉鄰給出了主意:“想來範老爺是突然高中一時之間心中大喜得了失心瘋了,只要我們告訴他中榜得消息是假的,喜憂參半也許他就能醒過來”。

衆人聽罷,覺得此招可行。可是讓誰去將范進叫醒呢?有人提議:“范進平時最害怕他的老丈人就讓他去叫醒范進吧”!

範老丈人一聽,心想:“你想害我,現在範老爺是舉人了,那就是天上的文曲星打不得,打了可是會下地獄的”。

有人附和着說:“你天天干殺豬的勾當,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害怕這點罪孽,興許你將範老爺叫醒還算是積德行善呢?”

範老丈人終究是個殺生的,現下心一橫,說幹就幹。找到范進兩腿開弓,上去就是兩巴掌,嘴裏還唸叨着:“你沒中是人家看你年紀大了,好心賞給你的舉人,看把你樂得”。

您還別說範老爺的兩巴掌倒還是起了點效果,范進一下子便清醒過來,隨手擦了擦身上的泥水,遂留下鄉鄰在家中吃了頓飯。

古代的讀書人有多慘?范進中舉後爲何高興得發瘋? 第5張

範老丈人轉身看了看自己發紅得手掌感嘆道:“果然是天上得文曲星打不得。”

就在這時鄉里的張鄉紳來到了范進的家中,在看到范進落魄的生活情況之手先是拿出紋銀三百兩爲范進貼補家用,而後又爲范進置辦了房屋和田產。

一夕之間范進便從窮酸的書生搖身一變成爲了官老爺,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使得範母高興到直接過世。

范進傷心欲絕地說到:“我的老母親呀,兒子好不容易高中舉人,你怎麼還沒享福就走了呢?”

這也直接導致了範母的厚葬,範母的葬禮上有前來弔唁的僧衆、吹拉彈唱一應俱全,本地的鄉紳也全部到場參加。轟轟烈烈的葬禮耗費了白銀數百萬兩。

這在當時幾乎是一箇中產家庭一年的收入!放在之前范進哪怕是做夢可能都不敢想。

爲什麼一個舉人頭銜能給范進的生活帶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舉人放到現在又意味着什麼呢?

舉人的頭銜有多“重”

科舉制度是我國教育學的源頭,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科舉選才之所以能在我國綿延和發展,其基點便是我國綿延數千年的郡縣制。

從縣到鄉逐級選拔,最後再由皇帝親自挑選。舉人便是秀才參加省考經過層層篩選最終成爲舉人。

做一個借喻舉人就是參加高考獲得省級前幾名,進士就是參加全國大賽拿到前三甲。

古代的讀書人有多慘?范進中舉後爲何高興得發瘋? 第6張

作爲萬千學子中的一員,在經歷過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的洗刷之後在面對范進只能對着一位學子中的楷模表示由衷的欽佩。

那麼在現代如果你是高考的全省第一等待着你的毫無疑問是清華北大的錄取通知書,自此你將走上康莊大道,你的人生將就此平步青雲。

范進也是如此,舉人和秀才在古代有着本質上的不同,秀才只能證明你是一個讀書人在事業道路上不能起到任何幫助。

但是當你成功變成舉人之後,你將徹底脫下農、商的外衣真正成爲一名公家人,什麼是公家人?

簡單點來說就是具備了爲官的基本條件。古代工、農、商想要做官,不只是當進士這一條路。

當朝廷的官員儲備不足時,就會在地方的舉人中進行選舉,品行優良成績優異者就有可能入朝爲官。

即使沒有這個運氣登上金鑾殿,在地方做個小吏也是綽綽有餘。就好像是現在的大學生當上了公務員一樣。

古代的讀書人有多慘?范進中舉後爲何高興得發瘋? 第7張

既然是吃公家飯的,自然是個鐵飯碗。無論那個時代都一樣,只要朝代不更替,每年每月都能收到地方固定的俸祿。

舊時代人民靠天吃飯穩定收入想都不敢想!

在白居易的《觀刈麥》中就有記載:“今我何功德,從不是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朝廷的苛捐雜稅十分的高,農民階級就像是奶牛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常常辛勞一整年到頭來還是飢腸轆轆。

你可能會問一個地方的小吏怎麼能和翰林學士相提並論呢?

這可不好說,古代官員對於做官的年限並未有強制要求。

如果是現在,一個公務員要想混出頭少說要十幾二十年,但是在古代只需要你運氣好你就有可能飛黃騰達。

即使是運氣較差在地方做官吏,也依然不乏有人對你左右逢迎,《范進中舉》中的張鄉紳就是最好的例子。

從人人瞧不起的老書生到人人巴結的官老爺,只是一個舉人頭銜的差別,說是千斤頂也毫不爲過,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是言過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