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納蘭性德和吳兆騫有什麼不爲人知的故事?

納蘭性德和吳兆騫有什麼不爲人知的故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小編帶您走進納蘭性德和吳兆騫的故事。

順治十四年(1657年)吳兆騫中舉人,不料“南闈科場案”發。當時,江南主考官方遒、副考官錢開宗收人賄賂,錄取同宗的少鈦事方拱乾之子方章鉞,輿論譁然。士子把正副考官的名字各取一部分,方字去掉一點,錢字取左邊的偏旁,編成《萬金記》。

由於科舉舞弊是朝廷最爲忌諱的事,關係禮儀廉恥和和爲國儲材,最後正副主考官方遒、錢開宗及十八房考官被全部正法。

第二年,朝廷對所有士子複試,在複試中,吳兆騫交了白卷,被革除舉人名號。關於吳兆騫的交白卷,據《清史稿》記載是考試時氣氛緊張,所有的殿試舉子都戴上枷鎖,夾棍繩索也都準備好的,白麪書生吳兆騫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被嚇破了膽。

納蘭性德和吳兆騫有什麼不爲人知的故事?

順治皇帝親自定案,將吳兆騫杖責四十林板,全部家產籍沒入官,父母兄弟妻子一併流放寧古塔,也就是今天的黑龍江省寧安縣。

顯然,吳兆騫是被冤枉的,但帝命難違。著名詩人吳偉業寫下《悲歌贈吳季子》:“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生男聰明慎莫喜,倉頡夜哭良有以。受患只從讀書始,君不見,吳季子!”

顧貞觀是吳兆騫的至交好友。看到好朋友被流放到荒無人煙的寧古塔,顧貞觀當時發誓,一定會全力把吳兆騫從東北營救回來。

寧古塔的生活的確艱難。由於資財散盡,手無縛雞之力的吳兆騫在大冬天只能用斧子敲鑿冰塊,以粗糧爲食。

康熙是十五(1676年)冬,顧貞觀到權臣明珠家當私塾先生,但他始終沒有忘記救老朋友的事。

起初,顧貞觀嚮明珠之子納蘭性德求援,但納蘭性德並未答應。那年冬天,顧貞觀寓居北京千佛寺,環顧四周冰雪,想起當年的諾言和遠在天邊、生死未卜的好友,不禁悲從中來,寫下了那催人淚下,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金縷曲》:

之一:

(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丙辰冬,寓京師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哪堪回首?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冰與炭,周旋久!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彀?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只絕塞,苦寒難受。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腳終相救。置此札,君懷袖。

之二:

納蘭性德和吳兆騫有什麼不爲人知的故事? 第2張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宿昔齊名非忝竊,試看杜陵消瘦。曾不減,夜郎僝僽。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淒涼否?千萬恨,爲君剖。兄生辛未我丁丑,共些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願得,河清人壽。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後。言不盡,觀頓首。

同爲詩人的納蘭性德,看到顧貞觀的大作,不禁泣下數行,當時就說:“何樑生別之詩,山陽死友之傳,得此而三。此事三千六百日中,弟當以身任之,不需兄再囑之。”意思是說,自古以來寫朋友離別之情最好的詩詞,一是李陵寫蘇武的,一是向秀寫嵇康的,最後一個就是你寫的這首了。救人的事,不需要你再多言,我一定盡力。

深受感動納蘭性德還和了首《金縷曲》送給顧貞觀,以表明自己營救吳兆騫的義不容辭:“絕塞生還吳季子,算眼前外皆閒事。知我者,樑汾耳!”樑汾是顧貞觀的號。

顧貞觀接着囑託:“人壽幾何?請以五載爲期。”要求納蘭性德在五年之內救回這個被順治皇帝欽定的犯人。

有一次在宴會上,明珠斟滿一大杯酒對顧貞觀說,只要你喝完這一大杯酒,我就爲你救吳漢槎。顧貞觀素不喝酒,但聽得明珠此言,便一飲而盡。

結果明珠卻說,我是和你開玩笑,你不喝掉這杯酒,難道我就不救吳漢槎了嗎?

最後,經過顧貞觀、納蘭性德、明珠等人的努力,徐乾學等人在朝中斡旋,並上交費贖金數千金,吳兆騫也獻上長達1800句的《長白山賦》以取悅康熙帝,吳兆騫才得以放歸。

康熙二十三年,流放關外數十年的吳兆騫終於活着回關內了。

納蘭性德和吳兆騫有什麼不爲人知的故事? 第3張

不過,事件後來卻發生了大的反轉。

回到北京後,吳兆騫一直住在徐乾學家裏。後來明珠邀請他作爲小兒子的私塾先生。

一次,因爲一些細微的事情,吳兆騫和顧貞觀起了衝突,鬧得很不愉快。不過,顧貞觀並未做過多的辯解。明珠知道這件事後,就讓人把吳兆騫帶到自己的書房,當吳兆騫看到上書“顧樑汾爲吳漢槎屈膝處”幾個大字,不禁羞愧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