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長平之戰時,趙孝成王爲什麼信任沒有作戰經驗的趙括?

長平之戰時,趙孝成王爲什麼信任沒有作戰經驗的趙括?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262年,秦、趙兩國因爲搶奪韓國的上黨高地起了衝突,史稱長平之戰,這場戰爭竟然持續了三年之久,最終秦國獲勝進佔長平,而趙軍死亡45萬.長平之戰不僅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大規模的殲滅戰,而且是影響戰國格局的戰役,此戰之後,秦國統一天下的趨勢已不可逆。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前262年,秦趙兩國在長平一帶爆發戰爭,起初只是小規模的衝突。

隨着交戰雙方不斷增兵,戰事規模越來越大,而且持續三年之久,最後演變成傾國之戰,這便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長平之戰。

戰爭中,趙國死亡45萬人,國家元氣大傷,再無能力抵禦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

讓人奇怪的是,趙國主將原本是廉頗,在他的指揮下趙軍傷亡並不大。可是換成沒有作戰經驗的趙括,結果才導致趙軍潰敗。

《史記》記載,“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

長平之戰時,趙孝成王爲什麼信任沒有作戰經驗的趙括?

趙王爲什麼棄用經驗老道的廉頗,卻信任毫無經驗的趙括?不同角度有不同答案,如果從農業週期來看,也可以找到原因。

長平之戰的第三個年頭,秦趙兩軍進入高潮期,7月份時雙方數十萬大軍在對峙,而且眼看會拖到9月份。

在農耕社會,9月前後有一件“頂破天”的大事,即使沒有在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那就是“秋收”。

戰國時期,諸侯國還沒有職業軍人的概念,依然處於全民皆兵的狀態。

按往常慣例來說,趙軍這45萬人應該在田地收割糧食,可是現在卻蹲在戰壕裏,那莊稼怎麼辦?

沒有收割糧食,冬天怎麼過?來年鬧春荒又怎麼辦?這些問題廉頗沒有考慮,因爲他只是將軍,但是趙王不得不考慮。

爲此,他作過一番努力,嘗試和秦國和談,失敗;嘗試向魏國求救,也失敗;嘗試向齊國借糧食,又失敗;

趙王沒有辦法,但是他也知道,秦國動用的兵力不比趙國少,一樣需要收割糧食,也不想耗到9月之後。

長平之戰時,趙孝成王爲什麼信任沒有作戰經驗的趙括? 第2張

對於戰國七雄的其他五國而言,如果秦軍是虎,那趙軍就是狼,兩國糧食都爛在地裏,而自己卻快樂地收莊稼,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另外,長平之戰的秦軍主將是王齕,並不是能力最強的王翦,這說明什麼?

在趙王來看,長平對峙只是一個誤會,秦國也沒有真正和趙國打仗的決心,雙方完全可以坐到談判桌上,假裝寒暄一下就退兵回國收糧食。

如何把秦國拉倒談判桌上?趙王的方法很簡單,“棄用廉頗,重用趙括”。

廉頗一直主張聯合秦國,在齊、魏方向擴張;而趙奢剛剛相反,他一直是反秦的主將。

雖然趙括沒有作戰經驗,但是並不重要,只要他是趙奢的兒子就夠了。

這可以向外面傳達一個信號,趙國要和秦國硬抗到底,只要表現得更狠一點,秦國必然會主動走回談判桌。

至於趙括的軍事能力強不強並不重要,畢竟一切都按照趙王的意願辦事,而且還有監軍在督查。

長平之戰時,趙孝成王爲什麼信任沒有作戰經驗的趙括? 第3張

然而,秦軍卻在背後偷偷調換前方主將,用白起替換了王齕,結果趙軍一戰大敗,45萬人全被殲滅。

長平之戰的失敗,源自於趙王的估量不足,他沒有料到秦王爲了打敗趙國,不惜讓莊稼爛在地裏。

作爲勝利者的秦國也沒得到直接的好處,因爲它也浪費收割糧食的時間。

長平之戰後,雖然其他國家沒有攻擊秦國,秦軍也沒有繼續進攻邯鄲,而且還退出好不容易佔據的上黨高地,白白便宜了韓國。

如果趙王提前考慮到農業週期,能夠避免後勤糧食方面的壓力,趙國不會輕易臨陣換將。

如果趙軍主將仍然是廉頗,防線將會更加穩固,就算後勤有壓力,秦軍的壓力也不小,到時候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後。

所以,趙國在長平之戰的失敗,從某種角度來說,是因爲沒記住農業週期所引發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