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大唐宦官楊思勖:帶兵打仗有多牛?

大唐宦官楊思勖:帶兵打仗有多牛?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唐宦官楊思勖:帶兵打仗有多牛?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大唐宦官楊思勖:帶兵打仗有多牛?

一、楊思勖出身簡介:

楊思勖生於公元654年,死於公元740年,屬虎;本姓蘇,字佑之,羅州石城(今廣東廉江)人,本是嶺南羅州少數民族首領羅歷之子,母親陳氏是雷州少民首領陳玄的女兒;嶺南兩家土著部落首領政治婚姻,昭顯其家世顯赫,世代“紀綱南土”。公元659年,楊思勖五歲時,羅州土著王朝厄運來臨被大唐所滅,蘇氏家族被滅族,楊思勖因年幼免死被閹,送到京城被內宮宦官楊氏收養,從此改姓換名爲楊思勖,在內侍省服侍。

二、一勇五平之功:

當了太監的楊思勖在宮中經歷了唐高宗、武則天混到了唐顯宗李顯時期;這個李顯比較懦弱無能,嬌寵共患難的韋皇后;韋皇后生過一個兒子四個女兒,可惜親生兒子因爲議論張易之兄弟,被武則天給賜死;韋皇后跟隨李顯經歷了坐帝位、被貶廬陵王、再次登基,起起落落的人生大起伏,家族人員也因李顯的緣故被斬殺殆盡,在戰戰兢兢擔心隨時被殺的日子裏,李顯發誓如有重見天日之時,任由韋皇后隨心所欲作爲,不加限制約束與過問,這是李顯經歷生死磨難看透世事無常,感謝念及患難與共之情的想法。

據傳韋皇后和女兒安樂公主本身有學武則天當女皇的想法,又有李顯當初的承諾,母女兩不但逐漸掌控了很多權力;韋皇后還和武三思、上官婉兒串聯一氣,形成了自己的韋氏集團;而李顯立的太子李重俊未來受到威脅,痛恨韋氏集團一夥的李重俊,於公元707年七月發動了“景龍政變”,殺死了武三思父子及其黨羽;當率軍去皇宮收拾韋皇后母女時,出現了虎頭蛇尾的景象;李重俊造反目標主要是殺死韋氏和武三思一夥,自己太子身份也就安穩了,並沒有想把他父親李顯趕下帝位的徹底想法。

所以,當李重俊叛軍打到玄武門時,受到守衛皇宮的禁衛軍阻攔對峙,李重俊等因心中原來的想法計劃有點猶豫不決;當時局勢混亂,宮內不知道外面什麼情況亂成一團;而這時候已經53歲的老太監楊思勖,竟然主動請纓上陣阻擋叛軍,手持兵器斬殺了對方先鋒大將野呼利,此舉震懾了叛軍激勵了已方禁軍;唐中宗李顯又跑到玄武樓上,對外面的叛軍吆喝詢問許諾,造反不徹底的李重俊等和被裹挾的一些士兵將官就出現了問題,很多被裹挾的士兵將官立即反水,殺掉了幾個領頭的大將,李重俊只能率親信落荒而逃。楊思勖因一勇顯威救駕而立下頭功,被越級提拔連升五級。

大唐宦官楊思勖:帶兵打仗有多牛? 第2張

公元710年,唐中宗李顯被韋皇后等毒殺,韋皇后臨朝稱制、立傀儡皇帝、專權朝政;楊思勖對韋皇后等人謀害李顯極爲不滿,投靠臨淄王李隆基,追隨李隆基在誅韋之戰中又立新功。由於楊思勖頗有臂力,在這次官廷政變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升任右監門衛將軍。從此,楊思勖成爲李陛基的忠實宦官。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特賜楊思勖的郡望爲弘農之後,成爲唐代世族中顯赫望族和元獻皇后的族人,這是當時天下最大的恩典。

楊思勖身強力壯頗有膂力,敢於衝鋒陷陣,這個特點被唐玄宗看重受到重用;唐玄宗重建設宮闈之後,楊思勖幾人也就成爲受寵的宦官首領;公元722年,安南首領梅叔鸞叛亂,自稱“黑帝”;唐玄宗腦袋一熱,竟然派帶着守衛皇城將軍稱號的楊思勖帶兵去平亂;楊思勖率軍出征,又在嶺南地區招募少數民族士兵十餘萬,來了一個突然襲擊;梅叔鸞得到消息時整個人就傻掉了,竟然束手無策輕易就被楊思勖臨陣斬殺,叛軍被楊思勖來了秋風掃落葉,被打得血流成河,叛亂被平定。

楊思勖率兵出征一戰平定叛亂,聲威大起,其軍事才能被唐玄宗及唐庭認可;接連之下,後來唐玄宗又派楊思勖率軍平定了平定覃行章叛亂、生擒其首、斬殺三萬敵軍;平定樑大海叛亂、俘虜樑大海等三千人,斬殺二萬餘人;平定陳行範叛亂、生擒陳行範,將其斬首,又殺死叛軍六萬多人。楊思勖一勇崛起,四次出軍作戰,五次平亂算得上每戰必勝,戰功赫赫威震天下。年已老邁的楊思勖竟然有如此軍事才華和戰績,確實讓很多著名武將都刮目相看。

三、忠狠雙重奏:

根據史書記載歷史給楊思勖的評價,楊思勖雖然戰功顯赫,但他對唐王朝一直忠心耿耿,並沒有居功自傲,攫取政權,是一個忠勇的、軍事才能卓越的好宦官;首先,自然是歷史上的宦官羣體之流沒有出幾個好人,其次,史書編寫必定受到當朝掌權者的操控,他立足於維護大唐王朝的統治角度爲主。前人歷史後人難知詳,我們只能根據找到的歷史書籍記載來說。楊思勖本和大唐有抄家滅族之仇,但其因年幼免死被閹割,徹底改變了一個男人的人生路線,其一切人生走向思維也被皇宮的撫養環境所引導。

楊思勖幾十年在皇宮中做着侍奉皇族們的活計,本身安於默默無聞的工作幾十年,就要算忠於大唐王朝了;臨危不懼挺身而出救駕殺敵,更說明他對皇帝李顯的忠誠;後又因韋皇后毒害李顯,憤而投奔了李隆基、幫助李隆基坐上帝位,後又爲李隆基安定天下,帶兵出戰四方立下汗馬功勞;後來又在龍門石窟爲唐玄宗造像紀念。可以確定無疑地說,楊思勖是一個對大唐李家王朝忠心耿耿的忠臣。

楊思勖是宦官羣體裏能打仗的太監,其名聲卻沒有高力士那樣好,史書記載是因爲楊思勖好殺戮;楊思勖雖然是太監形象卻和大家印象裏的太監不一樣,他生性剛毅果決,脾氣暴烈,心狠手辣,治軍威嚴,部下偏裨將領彙報軍事時,對他都不敢仰視;據記載他生性過於殘酷不近人性,俘虜敵軍之後,大多生剝其面,甚至剝去頭皮,因而讓敵人望而生畏;有一次,內給事牛仙童出使幽州,被密報接受刺史張守珪的賄賂,唐玄宗大怒,命楊思勖殺之。楊思勖將牛仙童綁起來,生挖其心,砍去手足,割其肉而生吞,殘酷無比。楊思勖心狠手辣的性格是否因被閹割,而變的性格心裏扭曲憤世呢?難以確定!因此,楊思勖的心狠手辣殘酷手段被史書記載有所詬病,但似乎也符合:“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的古話名言。

思勖多半生,沉寂於皇宮大院之中,幹着侍候人的太監僕役工作,並沒什麼聲名;卻在53歲遇到皇家內亂之時,一勇當先殺敵救駕起勢,又依附藉助唐玄宗給的平臺逐步高升;68歲時開始帶兵出征平亂,根據記錄一直帶兵作戰,到公元728年時已經74歲了,成爲了唐玄宗安定天下的得力幫手,據說地位受到唐玄宗恩寵超過了高力士;楊思勖官至驃騎大將軍(從一品),爵上柱國虢國公。他是雷州半島歷史上最早的京官,是雷州半島在封建朝代首個一品官員,是正史書籍記載中國史上最能打的太監。大家說呢?歡迎留言交流!(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