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韓信當初都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 韓信打仗爲何那麼厲害

韓信當初都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 韓信打仗爲何那麼厲害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韓信打仗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韓信沒有領兵打仗的經驗,爲什麼打仗卻那麼厲害?

說到韓信,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軍事家。跟他有關的軍事成語,大家耳熟能詳:背水一戰、十面埋伏、拔旗易職、戰無不勝、多多益善、置之死地而後生、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等。

中國歷史上,沒有一個軍事家“發明”這麼多跟軍事有關的成語。

韓信開始在項羽旗下,但默默無聞,後來跳槽了劉邦那裏,受到欣賞,開始大顯身手,從此一發不可收。

韓信上任伊始,就對給劉邦出了個金點子:舉兵東向,奪取三秦,拿下關中。

韓信當初都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 韓信打仗爲何那麼厲害

在楚漢戰爭中,韓信再接再厲平定了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之後,他又北上,給燕國致命一擊。

漢四年,韓信被拜爲相國,率兵伐齊,一舉攻克臨淄,並在濰水讓二十萬楚軍灰飛煙滅。

在決定楚漢命運的關鍵之戰垓下之戰中,被封爲楚王的韓信不負劉邦期望,消滅了數萬楚軍精銳,終結了項羽的稱霸之路,將劉邦送上皇帝寶座。

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蕭何說他"國士無雙",劉邦評價他“勳冠三傑”、“戰必勝,攻必取”。

後人則尊韓信爲"兵仙"、"戰神"。中國軍事史上,韓信是當之無愧的軍事家,讓很多“軍事家”相形見絀。

歷史上的軍事家,要麼出身顯赫,受到良好的教育,如吳起、項羽;要麼向名師學藝,學得用兵之道,如孫臏、龐涓。而韓信則是個另類,是軍事天才。

韓信幼年家貧,常寄人籬下,沿街乞討,接受嗟來之食,母親亡故都沒有錢埋葬。

他一沒有條件受良好的教育;二沒有機會師從名家,學習軍事知識。

那麼,韓信是不是像傳說中的那樣,神人在夢中傳授給了他一本兵書,讓他成爲戰無不勝的軍事家?

神人傳書這事本來就是忽悠人的,即使真的有也要靠自己的悟性。不然的話,就會成爲紙上談兵的趙括。

那麼,韓信爲什麼成爲一流的軍事家?

在中外歷史上,有很多人並沒有讀過兵書,也沒有條件拜師學兵法,完全靠悟性。

一個名將就說過,我的腦袋長得好,特別靈,有什麼辦法,爹媽給的。

韓信當初都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 韓信打仗爲何那麼厲害 第2張

人家可不是裝,說的是大實話。

我們小時候下軍棋的時候,有一種下法,雙方的棋子在各自的地盤,軍棋棋子是立着的,背對着對方,誰也不瞭解對方如何佈陣,全憑自己的推測,來決定把棋子佈置在什麼位置。

然後根據選擇,依次將背對的棋子亮出,進行決戰。

沒有必要學習兵法,也沒有必要拜師學藝。

其實中國軍事史上,不懂兵法而成爲軍事家的人比比皆是。

明代皇帝朱元璋,出身農民,沒有什麼文化;明代開國名將徐達、常遇春也是農民出身。

明末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張獻忠、劉宗敏,也出身農民。

明末名將袁崇煥,也沒有上過軍校,只是一個縣長。

明末名將孫承宗,地道的文官,還當過皇帝的老師。

但是袁崇煥和孫承宗都非常聰明,也都對軍事有興趣,喜歡跟那些退伍的或是服役的士兵聊一些戰場上的情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靈氣又能讓他們在指揮作戰時能夠做出準確地判斷。

如果說他們二位是對軍事有興趣,產生了報效國家、力挽狂瀾,拯救明代的軍心;清代的軍事家曾國藩、左宗棠和李鴻章則純粹是形勢所迫,趕鴨子上架。

曾國藩少年時沒有接觸過兵書,讀的是四書五經和論語。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曾國藩開始組建地主武裝,名義上是爲了保衛大清,主要目的還是爲了保衛家鄉免受戰火波及。

曾國藩對雖然在軍機大臣穆彰阿手下打過工,但是穆彰阿也不是專業軍事人才,他工部、戶部都幹過,甚至也當過漕運總督。鴉片戰爭中,穆彰阿沒有什麼出彩表現,瞭解向英軍求和。

所以曾國藩在穆彰阿那裏得不到什麼真傳,他在跟天平軍較量的時候,前期吃夠苦頭。後來完全是靠悟性,在實戰中摸索出“結硬寨打呆仗”的戰術,最後消滅了天平軍。

相比之下,左宗棠更是一個純粹的文人,還當過8年教書先生。

韓信當初都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 韓信打仗爲何那麼厲害 第3張

1852年(咸豐二年),當太平天國大軍圍攻長沙,省城危急之際,左宗棠依然決定投筆從戎,決心保衛家鄉,保衛大清江山。從此開始了軍事生涯,鎮壓天平軍、消滅捻軍,收復新疆,寫下壯麗篇章。

曾國藩和左宗棠此前並沒有上過戰場、打過仗,也沒有讀過兵書,更沒有進過軍校。他們是被逼上梁山,在實戰中摸索出戰鬥經驗。

孔子說過這麼一句話““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意思是天生就懂得的人最聰明,通過學習而懂得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難纔去學習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難還不學習,就是下等的愚民。

由此看來,曾國藩和左宗棠是遇到了戰亂纔去學習軍事,屬於第二等人。

而韓信屬於第一等人,生而知之,並不是生下來什麼都瞭解,而是他們是軍事天才,是無師自通。

有的教師在學校沒有上過聲樂課,也看不懂,但是他們只要會唱一首歌,就會用風琴演奏出來,就瞭解手該向哪裏去。

同樣道理,韓信是軍事天才,他上了戰場,憑着自己的靈氣,就能猜出對方的戰略意圖,就能採取相應的對策,判斷能力超強。

打勝仗有兩個條件,一個是練兵;訓練出一支戰鬥力超強的隊伍,在作戰中以一當十。其次就是總能判斷對方的戰略企圖,能進行相應的部署來打敗他。兩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

只要訓練出一支戰鬥力強大的大軍,戰術較量就是軍事才能的較量。

兵書大家都會背,關鍵是靈活運用,如果只會紙上談兵,還不如什麼都不懂。

兵書複雜的軍事術語,太過於複雜,不能靈活運用,就會被捆住手腳。

如果有悟性的話,用兵打仗就隨心所欲。

有人說打仗就是石頭剪子布,誰能猜出對方下一步會出什麼,就能取得勝利,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這話說得雖然有點絕對,但仔細一想又是這個道理。

用現在的話說,軍事家就是心理學家,能根據對手的履歷、性格和習慣,判斷出此人會出什麼招,然後的對症下藥,進行應對。對方是個狂妄的人,還是個謹小慎微的人;是個軍事上的外行,還是職業軍事家。

比如孫臏在馬陵之戰中採取了增兵減竈戰術,因爲對方是一個職業軍事家,心細如髮,纔會根據竈火的多少來推斷兵力多少。如果對方是謹小慎微的司馬懿,孫臏的妙招就不起作用,不會採取冒進策略,就要改變策略。

韓信當初都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 韓信打仗爲何那麼厲害 第4張

比如韓信當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戰中,瞭解自己對手項羽是個狂妄自大的人才敢於採取了這種戰術。

燒燬棧道是爲了麻痹項羽,說漢軍懼怕楚軍,不再回來。修復棧道卻是個複雜過程,不可能不被項羽得知。

當漢軍開始修築被燒燬的棧道時,果然被項羽的密探發現,項羽很快得知這一情報。

但是項羽聽了不以爲然,反而哈哈大笑,說:"劉邦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當年火燒棧道,現在又要重修,百里長的棧道修復起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等他修好了,我早已統一江山了。"

項羽根本不理睬漢軍,他下令大軍按照既定戰術,攻打齊國。

而韓信則在修建棧道的同時,從陳倉出擊。

這個妙計之所以成功,就因爲項羽是個狂妄自大的人,把守棧道的章邯是個草包。

如果換了一個小心謹慎的對手,韓信是不會成功的。

韓信當初都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 韓信打仗爲何那麼厲害 第5張

秦嶺是章邯老家,應該瞭解天無絕人之路的說法,天下就沒有過不去的路。

而且韓信故意讓老弱殘兵去攻打棧道,這不等於告訴章邯,我的主攻方向不在這裏嗎?

可是蠢豬一樣的章邯,對此毫無覺察。當他醒悟過來,一切爲時已晚。

由此可見,韓信首先是個卓越的心理學家,其次纔是個軍事家。

不過現代戰爭中,計謀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因爲有偵察衛星,有偵察機,大軍的行動彼此瞭如指掌。說到底,現代戰爭就是拼科技水平和軍事實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