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易經中的睽卦“上火下澤,睽”是什麼意思?

易經中的睽卦“上火下澤,睽”是什麼意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易經中的睽卦“上火下澤,睽”是什麼意思?睽。小事吉。意思就是:睽卦,小事吉祥,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以“睽”字來看,《說文》中有關“睽”的記述是“睽,目不相視也”。意思就是雙眼不往一處看。不往一處看,就是分別看各處,以此引申爲分離、不合之意。

睽卦的前一卦爲家人卦,人的一生悲歡離合是不可缺少的經歷。家人卦走到盡頭,就會出現分離,畢竟聚散分合本是常情。

打個直白點的意思:家裏有錢啥都好說,一旦沒錢了,那事就多了,分離的現象就相繼而來。

當然這裏說的分離,不單指的離婚。也指的是家裏沒錢,自然要背井離鄉和家人分離去外出工作掙錢,這也是屬於分離。

所以《序卦》爲:

“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

睽卦是上離下兌,離爲中女,兌爲少女。兩個女子在一起,表面上看很和諧,然而實際上,她們卻不一條心。

爲什麼說這兩個女子不一條心呢?

易經中的睽卦“上火下澤,睽”是什麼意思?

因爲睽卦爲上離下兌,離爲中女,爲火。兌爲少女,爲沼澤。

離所代表的火是向上的,而兌代表的沼澤是向下了。一上一下的兩個反方向,意思就是心意不一了。

這裏爲什麼說小事吉祥呢?

雖然此二女心意不一,但睽卦的下卦爲兌,兌爲喜悅。她需要依附上面離卦的光明。

九二、六五雖然都不正位,一個是陽爻居柔位,一個是陰爻居剛位。但九二和六五本身是陰陽正應。所爲縱然心意不一,難成大事,但對於小事還是吉祥的。

畢竟她們雖然心意不一,但這是她們自身帶來有的本職。因爲火本來就是向上的,沼澤本來就是向下滲透的。她們向兩個相背的方向發展本無可厚非。

這就如在古代的家庭中,是男主外、女主內,雖然男女所主方向不同,但都是爲了經營這個家,都是在爲這個家付出。他們各盡其責。對於家而言,自然是吉祥的。

《彖》曰:

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

睽卦,火是向上燒的,沼澤是向下流的。兩個女子住在一起,心意卻不同行。喜悅依附光明之上,柔順者前進而往上走,獲得中位又和剛強者應合,是對小事吉祥。

天地雖有分,但他們孕育萬物生長的職責是相同的。男女雖有別,但愛慕之心相通。萬物雖類不同,但活動相似。睽卦所體現的作用和時機太偉大了。

“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其實上面已經說了“二女同居”爲何心意不同。不過從另外的方面也可以理解。

以家庭情況而言。二女同居就是姐妹二人。雖然此時她們是姐妹,但她們將來都是要嫁人的,所謂在家從父,在嫁從夫,她們嫁爲人妻後,就會各自以自己的家庭爲重心。

所以就“其志不同行”了。

爲什麼“說而麗乎明”呢?

“說”的意思是喜悅。“麗”的意思是依附。

睽卦是上離下兌,離爲火,爲光明,在上,兌爲悅在下。下依附上,如此就是“說而麗乎明”。

爲什麼“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呢?

易經中的睽卦“上火下澤,睽”是什麼意思? 第2張

因爲睽卦是由中孚卦變來的。中孚卦的九五和六四換了位置,就變成了睽卦。

也就是中孚卦的六四到了睽卦就成了六五。六五陰爻,爲柔,五爻是居上卦中位。同時六五又和九二剛爻正應。

這個過程就是“柔順者前進往上,取得中位又和剛強者正應。”

爲什麼說“睽之時用大矣哉”呢?

睽是分離的意思,既然是分離,爲什麼睽卦所體現的時機和作用還偉大呢?

因爲有時分離也是有必要性。

比如人生的聚散就是常事,有了分離,才知道思念和情義。天地分才能孕育萬物。男女若不分性別,如和繁衍後代。四季若相同,萬物的枯榮蟄藏如果度過。

所以,睽卦的乖離,還有有一定的重要性。

《象》:

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

意思是:火在上、澤在下,是爲睽卦。君子以此感悟要求同存異。

正所謂,物有不同,必有所異。君子既然知道這個情況,就要儘量的求同存異。縱然在求同存異的過程中不能盡善盡美,但至少可以“小事吉”。

這個“小事吉”,說明在整體上的小範圍、小方面還是吉祥的。就是告訴我們,此時切不可輕易冒進、有較大的動作。

火本向上,澤本向下,其兩者本來就是相反的發展方向,如今火澤相遇,就有對立之象。君子這時該怎麼辦呢?就是要在異中而求同、求同而存異。

君子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易經中的睽卦“上火下澤,睽”是什麼意思? 第3張

正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就是君子能和有不同意見的人和睦相處、共同努力。而小人則恰恰相反。

以處事安身之道而言,自然“和而不同”纔是正確的處事之道。“同而不和”的小人縱然一時得勢,最終是難長久的,所以“同而不和”且不可取。

當然,想要做到“和而不同”並不能只靠說說,還是需要拿出實際行動的,畢竟有些事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爲什麼這麼說呢?

因爲能做到與自己有不同意見的人和睦相處,這需要很大的胸襟和一定道德修養。若是胸襟不夠、道德修養不夠,是很難容忍與自己意見不同之人,甚至還會記恨對方呢!

因爲需要“求同存異”,來達到和諧的局面,所以就要“和而不同”。在不同之處尋求共同點,保留不同的意見,然後大家一家尋求利益。

爲什麼要“求同存異”呢?因爲事物沒有相同的,比如手印沒有相同的,人的性格也各有不同,當然想法、能力也不同。但很多人在一起相處時,就需要容忍和接受對方的不同,然後才能和睦相處下去。若你看對方不順眼,不能容忍對方和自己的不同,那還怎麼交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