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李淵的修史計劃爲什麼沒能順利進行?有哪些困難之處?

李淵的修史計劃爲什麼沒能順利進行?有哪些困難之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高祖李淵登基後曾下令編撰南朝(南樑、南陳)、北朝(北齊、北周)和隋朝的史書,但沒能成功,最後以“爛尾”收場,爲什麼會這樣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熟悉古代史書編撰的朋友們都知道,“二十四史”中的《晉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北史》、《南史》都是在唐朝貞觀年間編撰完成的。而除了《北史》、《南史》是私人編撰之外,剩下的六部史書都是唐太宗命令官方組織編撰的。

李淵的修史計劃爲什麼沒能順利進行?有哪些困難之處?

《唐會要·卷六十三》記載:武德五年(622年),李淵命令蕭瑀、王敬業、殷聞、陳叔達、令狐德棻、庾儉、封德彝、顏師古、崔善爲、孔紹安、蕭德言、裴矩、祖孝孫、魏徵、竇璡、歐陽詢、姚思廉等大臣開始編撰北魏、南樑、南陳、北周、北齊、隋朝的官修史書。

在李淵選定的修史大臣中,蕭瑀、陳叔達、封德彝都是宰相,其他人或是三品高官,或是飽學之士,看上去都沒什麼問題。然而李淵修史工程“爛尾”的主要原因之一恰恰就是這幫看上去沒什麼問題的修史大臣,這就要介紹一下唐朝初年修史工程最困難的地方究竟是什麼。

南樑、南陳、北周、北齊、隋朝雖然是五個朝代,但其距離李淵當皇帝的武德年間都不是很久(特別是隋朝)。正因如此,唐朝武德年間的很多高官勳貴要麼是南樑、南陳、北周、北齊、隋朝的皇族或重臣之後,要麼就在前朝(主要是南陳、北周、北齊、隋朝)有過事蹟。

李淵的修史計劃爲什麼沒能順利進行?有哪些困難之處? 第2張

比如蕭瑀是南樑昭明太子的曾孫,西樑明帝之子,隋煬帝的小舅子;陳叔達是南陳宣帝之子,陳後主的弟弟;封德彝是北齊太保封隆之的孫子,隋朝重臣楊素和虞世基的屬僚;裴矩是隋煬帝的“五貴”之一;顏師古是北周忠臣顏之推的兒子,祖孝孫是北齊宰相祖珽的同族。

想隱晦先人和自己的黑歷史是人之常情,但又是修史的大忌。李淵找了這麼一大羣與前朝關係密切的大臣來編撰前朝的史書,“撕逼”是肯定會發生的。負責修史的大臣們天天“撕逼”,修史工程自然停滯。而李淵又沒本事擺平負責負責修史的大臣,修史工程自然以“爛尾”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