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淵奪取長安過程並沒有想象中順利

李淵奪取長安過程並沒有想象中順利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淵在高句麗戰爭結束後,榮升新一代剿匪隊長,四處鎮壓叛亂,並且不斷壯大自己的力量,利用遠在河東的長子李建成,招兵買馬,同時對待在身邊的李世民,言傳身教,權謀、兵法。李淵的兒子們,表現的都很出色,在經常的四處剿匪後,李世民逐漸得到了李淵的信任,同時公元617年,李淵官拜太原留守。史書記載,李淵和李世民在進駐太原後不久,李建成和李元吉,祕密潛入太原。老大李建成一直做着幕後工作,現在來到自己身邊,當然要給個機會,鍛鍊鍛鍊,於是李淵給李建成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收復河西郡。河東、河西指的都是相對黃河的位置,隋朝時期的河西,地理位置大概在山西汾陽一帶,位於太原和長安的中間地帶,因爲叛亂的影響,河西郡一直渴望有一個強大的武裝,可以保護他們的安全,李淵的出現很恰當的填補了這個空白。

李淵奪取長安過程並沒有想象中順利

網絡配圖

要百姓歸心,兼併戰打的損失儘量小,一個最好、也是無數人在用的方案,就是秋毫無犯,不去動老百姓的東西。

要用行動,告訴當地的百姓:出兵,只是爲了更換領導,穩定地方建設,沒有兵荒馬亂,老百姓才能豐衣足食,他們的要求很簡單,能吃飽飯就行。

但是這對於李建成來說,還是有點難度,爲什麼呢,因爲他的兵,不是正規軍,前面已經說了,大部分是鎮壓叛亂時,收編的亂民,有正經工作的,誰願意提着腦袋造反。

亂民也有他們的特點,就是到了戰場上,有一股狠勁,橫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這幫人打仗不錯,但是不好管教,這就是李建成帶領軍隊,接收河西的難點。

本來想秋毫無犯,乾淨利落就把城給收了,集中力量,進攻長安,但是手底下的士兵們,不大聽話,怎麼辦呢?

1這樣的問題,很多將領採取的行動,都是一致的,幹嘛?殺!不聽話,殺,違抗命令,還是殺,李建成不是這樣,他的行爲,甚至有點縱容,怎麼說呢,士兵們吃了拿了,李建成在後面買單就是了,目的還是收買人心,百姓和士兵的心,都買了。

(取悅百姓,是成本最低的造反方式)

李建成收買人心的策略很成功,等到了西河郡,大部分士兵、百姓都降了,除了郡丞高德儒。

這個高德儒,原先是楊廣的貼身保鏢,官職是親兵校尉,在皇帝身邊當差,短則三五年,長則十幾二十年,就被下放鍛鍊,再提拔就是高管,楊廣看着老高也不容易,正好用人,就安排他去做了河西的郡丞。也是老高的運氣不好,以爲熬出頭了,沒想到,全國都在鬧起義,離心離德,士兵沒有鬥志,李建成的進攻,很順利地攻破了河西郡的大門,同時,高德儒兵敗被殺。從出發到佔領河西,李建成只用了九天時間,李淵很高興,任命李建成爲左三路統帥,李世民爲右三路統帥,進攻長安。在通往長安的路上,李世民遇到了一個對手,類似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將,太原到長安,除了河西,還有一個重鎮,就是霍邑,也就是現在的山西霍縣,靠近臨汾。

李淵奪取長安過程並沒有想象中順利 第2張

網絡配圖

李世民,準確來說,應該是李淵,遇到的對手,叫宋老生,官拜虎牙郎將,正是在他的手下,李氏父子遇到了,起義以來最大的危機。

當時留守長安的,是楊廣的孫子楊侑,他的父親叫楊昭,是楊廣的長子。

大業元年,也就是楊廣剛繼位,楊昭的太子名分就定了,史書上記載,楊昭身強力壯、能拉強弓,爲人謙和,屬於少年老成的人物,楊堅喜歡,楊廣也喜歡,可惜成爲太子的第二年,生病,死了。

再強的身體,也擋不住病毒的侵襲。

楊昭死後,楊廣很傷心,再沒確定太子人選,只是內心上,可能愛屋及烏的原因,在楊廣遠征高句麗的日子,留守長安的藩王,一直是楊侑。

李淵叛亂了,楊侑應對的方法,就是死守霍邑,他先派虎牙郎將宋老生率精兵兩萬,進駐霍邑,再派屈突通帶着剩餘的驍果軍進河東,從側面牽制李淵,無論戰術還是戰略上,似乎都沒有問題。

當時老李家的部隊,滿打滿算,只有三萬,用這點兵力攻打城高牆厚的霍邑,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三萬VS兩萬,雜牌軍VS正規軍,而且還是攻城,顯然沒有勝算,更重要的是,李淵把全部家當都拿出來,準備造反,現在木已成舟了,大本營太原卻不安靜了,劉武周的起義部隊,聲勢浩大,準備攻陷太原。

(前有強敵,後無退路,遇到絕境了)

擺在李淵父子面前的,有這麼幾條路路:

打,很可能打不過,因爲連日的大雨,再加上糧草問題沒有解決,李淵的部隊士氣低落;

但是不打,耗也耗不起,等到屈突通馳援霍邑,前後夾擊,遲早也會完蛋;

如果撤退呢,也不行,劉武周原來是鷹揚府校尉,起義後投降了突厥,現在勢頭正猛,迴轉槍頭,不說能不能打敗劉武周,至少造反的夢,破碎了;

換路更不現實,缺糧又是下雨,路不好走,而且霍邑是必經之路,繞路就失去了先機。當個老闆,真是操碎了心,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所以造反不是人人都能幹的,心理壓力太大,隨時都有可能掉腦袋。結局我們是知道的,李淵贏了麼,不然也不會有唐朝幾百年的盛世,那怎麼贏的呢?李淵七月起兵,隨後抵達霍邑附近,遭遇大雨後,沒有急着進攻,他在等,到了八月,雨停了,糧草也到了,解決了燃眉之急,劉武周方面,李淵一開始就做了準備,這次去長安,李淵只帶了李建成和李世民,李元吉留在了太原,目的就是守住自己的根據地。但是,眼前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兵力不夠,這是李淵願意繼續等的另一個原因,因爲不久,軍司馬劉文靜回來了,同行的,還有突厥的一支騎兵,由突厥大將康鞘利率領。

李淵奪取長安過程並沒有想象中順利 第3張

網絡配圖

外有強援,內無近憂,局面在焦急了幾天之後,出人意料的好轉了,李淵畢竟是老狐狸,不會等到突厥大軍到來後,和宋老生硬碰硬。

他封鎖了突厥騎兵南下的消息,同時命令李建成帶領部隊佯攻,李世民呢,埋伏在霍邑城周圍,等宋老生出城迎戰,就切斷他的退路。

李淵缺糧少兵,宋老生是清楚的,面對李建成的進攻,宋老生的判斷是,病急亂投醫,或者是撤退之前,放的煙霧彈。

於是,宋老生帶領部隊出城了,他要教訓一下李淵,要他知道,“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是個什麼概念

李建成呢,也很配合,看到宋老生出城,打了幾次後,就命令部隊撤退了。

結合前面的判斷,這是明顯的後勁不足,要逃跑了,宋老生哪能答應,二話沒說,帶着部隊,追!

這一追就出事了,有了突厥騎兵的加入,李淵部隊的戰鬥力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同時李世民帶領軍隊,快速封鎖了通往霍邑城的退路,此戰宋老生全軍覆沒,本人戰死殉國。

李淵通過霍邑後,擋在他們面前的,只有一個關隘,守將是屈突通嗎?不是!

屈突通是楊廣留給楊侑最後的大將,驍果軍在楊廣的篇章中介紹過,是皇帝的直屬衛隊,現在都帶到了河東,李淵打敗宋老生之後,繞過屈突通,直抵長安。

現在情況變了,李淵在前面趕,屈突通在後面追,他要阻止李淵到達長安。

屈突通把步兵留給鷹揚郎將堯君素,繼續守河東,自己呢,帶領騎兵部隊,希望快速追上李淵,因爲他很清楚,在李淵前進的方向上,還有一個關卡,可以抵擋住李淵的部隊。

屈突通寄以厚望的關卡,在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叫潼關。

(東漢末設立的潼關,取代了秦朝時赫赫有名的函谷關)

潼關在歷史上的地位很高,中華十大名關中潼關位列第二,僅次於山海關,主要原因是,明朝時首都北移,山海關一下子成了首都門戶,但是之前,潼關是天下第一的關隘,是關中平原的東大門。

當時守潼關的大將叫劉綱,李淵南來的消息,他是知道的,剛好收到屈突通的情報,準備合兵之後,全力絞殺李淵。

潼關很重要,而李淵的聲勢也不小,之前攻陷霍邑的事蹟,使李淵更有名了,劉綱也不敢託大,準備把老將軍屈突通迎進關隘,由他主持大局,就在兩支部隊合併的剎那,李淵進攻了。

當時他的騎兵主力,用的都是突厥戰馬,速度快,沒多久就把聯軍分成了幾塊,各個擊破,劉綱和屈突通邊打邊退,戰役結束,劉綱戰死,屈突通呢,和李淵一人一半,把潼關給瓜分了,你佔南城,我佔北城。

李淵要這個關隘用處不大,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攻陷長安,於是當屈突通這邊整軍備戰,想和李淵再戰五百回合的時候,李淵呢,派劉文靜(又是劉文靜)帶着一部分軍隊,牽制老屈,主力繼續快速趕往長安。因爲這個時候的長安,沒兵了。李淵作爲皇親,叛亂的影響是很大滴,楊侑一次把所有的牌都打出去了,用力過猛,而李淵在通過潼關之後,再加上李神通和柴紹,兵力達到了20萬,他們也沒進攻長安,就是圍了起來,圍而不攻。爲什麼李淵忽然底氣這麼大,一是人多,從三萬變成二十萬;二呢,人家不缺糧了。在潼關附近,有個大型糧倉,隋朝建立的儲備糧體系,爲隋末的起義部隊,帶來了很多可能,李密就是佔據了洛口倉,聲勢才一下子浩大起來,而李淵呢,通過潼關後,迅速攻佔了永豐倉。有人有錢,李淵耗的起,楊侑就鬱悶了,大業十三年十一月,歷時六個月的李淵叛亂結束,老李家成功的攻陷了長安,楊侑投降,成爲傀儡皇帝,第二年,也就是公元618年,楊廣被殺,李淵廢楊侑,稱帝,建立大唐。

李淵奪取長安過程並沒有想象中順利 第4張

網絡配圖

這裏有個人物,需要特別介紹一下,就是上面提到的屈突通,是一位真正的骨鯁之臣,爲人剛直、堅毅。

屈突通在戰場上,很勇猛,雖然敗給了李淵,但那是因爲從始至終,主動權都掌握在李淵手裏,老屈成了窮於奔命的疲兵,失敗也在清理之中,可是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被李淵坑了兩次後,對士兵們,是這樣說的:

“吾蒙國重恩,歷事兩主,受人厚祿,安可逃難?有死而已!”

楊廣看人還是很準的,他給楊侑留下了最忠心的將領,但是楊氏王朝隨着楊廣的去世,氣數也到了盡頭,後來李淵敬重這位老將,親自招降了他,成爲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也算是一件幸事。

唐朝建立了,李淵成了皇帝,李建成自然是太子,但是當時的大唐疆域只有關中和河東一帶,起義叛亂四處開花,這樣的形勢,李世民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在所有李世民參與的戰爭中,最有名的,是四大戰役,消滅的敵人分別是:

薛舉;

宋金剛、劉武周;

王世充和河北竇建德;

最後還有劉黑闥和徐圓朗。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