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忽必烈爲什麼選擇京城作爲元朝首都?

忽必烈爲什麼選擇京城作爲元朝首都?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忽必烈爲什麼選擇京城作爲元朝首都?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忽必烈選擇北京作爲元朝的首都,最根本的原因,其實就是爲了便於統治。

元朝和歷史上的其他幾個大一統王朝都不太一樣,它是由北方遊牧民族建立起來的。在統一整個中原之前,元朝在北方已經打下了極爲廣袤的疆土。如果忽必烈選擇像過去幾個大一統王朝一樣,定都南方的話,元朝對於北方草原的控制,將會十分有限。

忽必烈生於1215年,他是成吉思汗第四子託雷的兒子。成吉思汗去世後,其三子窩闊臺繼承了汗位。窩闊臺在位期間,忽必烈只是一個閒散王爺。在做王爺期間,忽必烈結識了很多漢族文人,受到了漢文化的薰陶,爲後來忽必烈選擇定都北京,埋下了伏筆。

忽必烈爲什麼選擇京城作爲元朝首都?

窩闊臺在位12年,窩闊臺死後,其子貴由繼承汗位。貴由在位時間極短,僅僅在位三年之後就去世了。貴由死後,蒙古帝國內部,圍繞着汗位展開了殘酷的鬥爭。最後,忽必烈的大哥,蒙哥,奪得了汗位。

當蒙哥成爲第四任蒙古大汗之後,忽必烈這個親弟弟,自然也得到了重用,負責漠南漢地的全部事務。所謂漠南漢地,就是指蒙古戈壁沙漠以南,當時蒙古帝國已經打下來的全部地盤。因爲經受過漢文化的充分薰陶,忽必烈上位後,開始大力推行漢法,任用漢族爲幕僚。

公元1252年6月,忽必烈前往草原覲見蒙哥。在這次覲見之後,忽必烈奉蒙哥的命令,率軍親征雲南。公元1254年,忽必烈攻克大理國,雲南地區自此併入蒙古帝國的版圖。

解決了大理之後,南宋就成爲蒙哥最後一個要征服的對象了。

不過,此時的忽必烈,羽翼漸漸豐滿,也因此引起了蒙哥的猜忌。不久之後,蒙哥給忽必烈設了一個局,先是對忽必烈所轄地區進行審查,然後羅織罪名,大面積清理忽必烈任用的官員。最後,忽必烈還是親自去朝見蒙哥,和哥哥打出了一套感情牌,蒙哥這才收手。

在清理掉忽必烈任用的官員後,蒙哥開始重新信任忽必烈。所以接下來,當蒙哥大舉進攻宋朝的時候,忽必烈也再次被重用,參與對南宋的進攻。

不過,蒙哥這次進攻南宋,並不算順利。在進攻到四川合州之後,南宋軍隊抵抗得異常頑強,讓蒙古軍隊再難向前半步。爲了解決掉南宋,蒙哥這時不得不派忽必烈前往河南,從北方開闢第二戰場,同時進攻南宋。

然而,就在忽必烈剛剛取得一些勝果之後,一個巨大的噩耗傳來:遠在四川的蒙哥,在進攻釣魚城的時候,戰死了。

忽必烈爲什麼選擇京城作爲元朝首都? 第2張

蒙哥死後,蒙古帝國大汗的寶座,便又成了無主之物。

對於蒙古大汗的寶座,忽必烈自然也是有想法的。蒙哥雖然有兒子,但蒙哥的幾個兒子,都資歷不足,按照蒙古習俗,很難繼承汗位。而按照當時的情況,最有希望繼承汗位的,就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忽必烈,另一個是阿里不哥,他們兩個都是蒙哥同父同母的親兄弟。

在汗位面前,就算是親兄弟,一樣要兵戎相見。

原本正在和南宋死磕的忽必烈,迅速放下這邊的戰事,和南宋方面議和。然後,忽必烈率領大軍北返,打算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阿里不哥也不肯善罷甘休,雙方直接開戰。

這場戰爭,持續了整整五年。

五年之後,阿里不哥戰敗,向忽必烈請降。忽必烈接受了阿里不哥的投降,成爲了新一任的蒙古大汗。但同時,這場戰爭,對於蒙古帝國來說,卻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在成吉思汗去世後,蒙古帝國依然保持着快速擴張的狀態。到了蒙哥時代,蒙古帝國已經成爲了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超級帝國。但同時,如此廣大的地域,也使得靠近歐洲那邊的金帳汗國、伊爾汗國,獨立性越來越強。在這場戰爭當中,幾大汗國各自站隊。有的支持阿里不哥,有的支持忽必烈。

爲了取得最後的勝利,忽必烈對幾大汗國給出了承諾:只要他登上汗位,幾大汗國可以更加獨立,只要奉他爲宗主國即可。所以,這場戰爭最後雖然以忽必烈勝利而告終。但同時,也將龐大的蒙古帝國,直接肢解。

忽必烈勝利之後,對於中亞乃至西亞、歐洲那邊,根本沒有管轄的能力,鞭長莫及。而他主要進攻的方向,又是南宋政權。所以,在哪裏建都,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公元1260年,忽必烈將開平提爲上都。一年之後,他又將燕京改爲中都。公元1272年,忽必烈取‘大哉乾元’之意,將國號改爲‘大元’。自此,元朝正式開國。又過了一年之後,忽必烈宣佈,將中都改爲大都,作爲整個元朝的都城。

忽必烈所採用的建都政策,是兩京制。上都位於草原,用來影響和轄制北方草原地區。而中都則地處要地,北上可溝通草原,南下可聯繫傳統漢地,向東可以影響東北地區。這個位置,對於當時元朝的所轄疆域來說,最爲合適,可以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

除此之外,忽必烈選擇建都北京,還有幾個原因。

首先,北京是當年託雷的領地治所。託雷是忽必烈的父親,繼承託雷的選擇,對於忽必烈來說,意義重大。

其次,當時元朝統治的其他幾個要地,比如上都、和林等地,都地處草原,無法建造超大規模的城市。忽必烈受漢文化的薰陶極深,更喜歡首都可以成爲元朝最繁華的一座城市。而上都、和林等地,顯然無法滿足忽必烈的建城需求。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有些迷信的原因。當時負責建都的,是忽必烈手下的兩位漢臣:劉秉忠和郭守敬。劉、郭二人在選擇建都位置的時候,走訪了很多地方,最終認爲北京這邊的風水最好,所以建議忽必烈選擇這裏。

自忽必烈定都北京之後,後來的明、清兩代,也都選擇了北京作爲都城。北京也因此成爲中國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