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李淵最初爲何想殺了李靖?李靖是如何化解危機的?

李淵最初爲何想殺了李靖?李靖是如何化解危機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淵太原起兵後,迅速攻佔了長安,李靖在此時被俘獲。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李淵滅隋建唐後,打算殺李靖以報家仇。李靖求見高祖:“您平定關中,是爲報私仇,還是爲得到天下呢?如果您是爲了得到天下,那就不能殺我李靖!”高祖一聽言之有理,自己剛坐上皇帝寶座,天下還不太穩定,考慮再三就放了李靖,還封他做刺史。

唐朝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566-635年),原是隋朝的太原留守,還襲封了唐王。但隋末隋煬帝昏聵,天下大亂。李淵趁亂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圖奪取天下。

太原兵變消息很快傳到了京城,京城長安一片混亂。

當時,李靖是隋朝軍事家,官至尚書右僕射,衛文升時任刑部尚書,兩人奉隋煬帝之命留守長安。他們聽說李淵在太原兵變反隋,就把李淵在長髮的親族都抓了起來,後來又把這些李氏宗親都殺掉了。

後來,李淵聲勢越來越浩大,直至平定關中,滅了隋朝,建立了唐朝。李淵每次想起親人的慘遭殺害,就有切膚之痛,時刻不能忘記。

李淵最初爲何想殺了李靖?李靖是如何化解危機的?

於是,他首先誅殺了衛文升等人,又打算再殺李靖以報家仇。這時,李靖要求面見唐高祖李淵,說:

“您平定關中,是爲了報私仇,還是爲了得到天下,若是爲了得到天下,那就不能殺我李靖!”

李靖的確是有勇有謀、雄辯能力強的人才啊,高祖一聽,言之有理啊,又想自己剛坐下皇帝的寶座,天下不太穩定,考慮再三,最終還是放了李靖。

不久,高祖不計前嫌,委任李靖做了歧州刺史,就是今天的陝西鳳翔縣,刺史也是不小的官,何況李靖還是高祖的仇人。

高祖的胸懷難能可貴,但這時有個人私下裏揣度:

“皇帝雖說放了李靖,又委以官職,但恐怕只是擺的姿態給人看而已,心裏終究還是痛恨李靖的。”

這人真是腦洞大開啊,他覺得自己升官發財的機會來了,他認爲:我出面控告李靖謀反,不正好迎合了皇上的心意嗎?皇上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殺了李靖以報家仇了。

他以爲自己很瞭解高祖,可實際上呢?

於是,這人挾嫌向朝廷一名御史向朝廷遞上了控告李靖謀反的狀紙。李淵馬上派一名御史前往歧州審理此案。

御史臨行前,李淵特意召見了他,對他諭示:“如果李靖謀反屬實,你可就地全權處置,先斬後奏。”話裏意思很明顯。

李淵最初爲何想殺了李靖?李靖是如何化解危機的? 第2張

這位御史是正直無私的人,他素知李靖器識超、忠誠堅貞,不可能對朝廷有二心,也知道這是有人爲迎合皇上心意,蓄意捏造事實來陷害李靖的。

御史爲取得確鑿證據,要告發者與他一同前往歧州,協助辦案,控告者沒有拒絕,就騎馬一同上路了。他們走了不少路,經過了好幾個驛站,控告者都掩飾不住一臉的得意之色,一路上說說笑笑,很是自在。

御史帶着隨從,與告發者一起走了幾天,這天來到一處驛站住下。

當晚,御史與告發者談起辦事的事,並要取出狀紙來看,卻“突然”發現控訴狀的原本找不到了。御史“驚駭萬分”,他招來管控訴狀的書吏,裝着很氣惱的樣子,斥罵他失職,並鞭打了他。

接着,他又懇求那位告發者:

“我本是奉皇上聖旨出來審查李靖謀反案的,可如今大意丟失了你的控狀,這怎麼去辦案呢?李靖反狀已明顯,但狀紙遺失了,不但懲辦無據,查辦不了李靖,又如何回京向皇上交差呢?我怕是罪責難逃,性命難保了,還求你想個辦未能救我啊!務必幫我一個大忙,重寫一份,以解我難啊!”

李淵最初爲何想殺了李靖?李靖是如何化解危機的? 第3張

那控告者見御史說得情真意切、眼淚汪汪,情不自禁受到了感染,於是就說:“這好辦,我再另寫一份就是,這樣你就可以辦案交差了。”

說罷,當即控筆展紙,重寫了一份告密書交給御史。

其實,原來的那份狀紙根本就沒有丟,而是御史故意這麼做的,我們都情不自禁被他精湛的“演技”驚呆了。因爲真實存在的事,不容易忘記,而編造出來的事卻不易記住,御史要告發者重寫一遍狀紙,就是爲了從中看出破綻。

果然,御史接過狀紙,與那份謊稱“丟失”了的原狀仔細一對照,漏洞百出,兩份狀紙所述時間、地點、事實等,完全對不上,這麼明顯的破綻啊。

顯然,李靖的“犯罪事實”是人爲捏造的,所以纔會出現兩次訴狀的“事實”大不相同。御史想好對策之後,立即快馬返京,親自進宮面見了高祖,並詳細跟高祖解釋,並分析出其中的道理。

李淵最初爲何想殺了李靖?李靖是如何化解危機的? 第4張

高祖終於明白此案純屬無中生有的捏造。於是爲懲戒誣告者,以安定人心,就下令處決了那個控告者。

從這件事中,我們不難得到啓發:假的東西僞裝得再好,在真相面前終會露出破綻,我們只要堅持客觀的真理,真的假不了,假的也難以成真。

還有,身正不怕影歪,李靖爲人坦蕩、光明磊落,誣告者再怎麼誣告也影響不了他。當然千馬裏也需伯樂,御史客觀公正巧斷案還李靖清白,令人佩服。

唐高祖李淵不以他人誣告而藉機除去仇人,而是尊重客觀事實,這種寬廣的胸懷令人十分佩服。唐朝之所以有後來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局面,與開國皇帝李淵的胸襟分不開的。

因李淵當初的不殺,使得李靖後來成爲大唐當之無愧的軍神,李靖一生功勳卓著,立下汗馬功勞,奠定了大唐的萬里河山。在李淵兒子李世民時期,李靖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