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淮河流域對於古代南方政權而言,爲什麼愈發重要?

淮河流域對於古代南方政權而言,爲什麼愈發重要?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古代,南方政權守住長江不可靠,守住淮河流域才能未必輸,爲什麼會這樣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中國存在着一些理分區,對於封建政權的軍事防禦發揮着重要作用。這些地區往往存在着極爲優越的條件,得以被封建政權所利用。作爲中國第一長河的長江,在中國封建歷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於長江天險的存在,極其容易出現劃江而治的局面。但是對於南方政權來說,把守住長江遠不能維護政權的穩固。真正地處長江下游的淮河流域,憑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地位以及深厚的經濟基礎,能夠爲南方政權的穩固重要屏障作用。

在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當中,淮河流域的重要性對於南方政權來說是日益增加的。那麼,爲何古代南方政權守住長江不可靠,守住淮河流域才能未必輸呢?

淮河流域對於古代南方政權而言,爲什麼愈發重要?

一、中國早期以北方爲政治經濟中心,長江防線的基礎設施建設較差

(1)北方政權力量劍鋒所指,長江的防線因爲歷史的缺陷難以阻擋住

在中國早期政權的發展過程當中,大多數政權都是以北方作爲自己的立足根基。這就使得北方政權的發展大多數依靠於自身培育起來的騎兵勢力,他們適合於平原作戰。

因此,在北方對南方政權的作戰中大都依靠於大規模的騎兵,實現迅速化作戰的目的。在這裏情況之下,發展較慢的長江作爲軍事防線的作用;因爲歷史腳步的停滯,陷入了被動狀態,難以阻擋住北方的騎兵攻勢。

長江防線的歷史缺陷在於,它本來是地處南方地區。這就使得長江的防線在使用過程當中,經常出現工程建設斷裂的情況。這也就意味着在面對戰爭攻勢的過程當中,長江整條防線經常容易出現斷裂的情況,給予敵人可乘之機。

相對於北方政權的建設完備,南方政權對於長江防線建設可以說是漏洞百出。這也就意味着歷史的缺陷,帶給了長江防線難以彌補的缺憾。也正是因爲如此,即便南方政權守住了長江防線,也不一定能夠維持自己政權的安全。

在歷史因素的影響之下,長江防線的地形差異過大導致了軍事設施建設的難度加大。早期南方政權發展處於困難時期,自然顧不上長江沿岸設施建設,以應對不測之災。即便後來逐漸補上的軍事防禦建設看似完整,卻因爲地形的限制也是漏洞百出的。

淮河流域對於古代南方政權而言,爲什麼愈發重要? 第2張

(2)長江沿流地形差異變化大,防線看似完整實則漏洞百出

中國的地形呈現西高東低的垂直變化,受這一地形的影響,長江所流經的地形區也是呈現出西高東地的變化。在這樣複雜的地形之下,就導致了長江流域的防線出現了各地區不同要求的建設方案。

南方政權爲了自己的穩固寧願大力氣對於長江沿岸這極長的河流沿線,建設一系列的軍事防禦設施。

長江上游因爲地勢險要、蜀道難是自古就有的,可是卻極容易出現失去關鍵要塞以後,導致上游防線全面崩潰。而長江中游由於山多林密,在這樣較長的時間裏,極難建設完善的防禦體系。只能通過某些關鍵要塞的防禦,以限制住敵人的進攻。

這樣看似能夠通過相互補充,以防禦住來自北方的敵人。但是宋朝時正是因爲這樣的建設導致了襄陽城的陷落,致使當時南宋政權岌岌可危。

而且由於沿岸地形變化差異較大,需要專門建設不同的軍隊防禦設施;這就給政府的財政帶來了嚴重負擔。因此,在長江建設相應的軍事防禦看似完整,實則卻漏洞百出。

地形因素的影響本就導致了長江軍事防禦的困難,進一步加深。而且由於長江沿岸的氣候因素出現的枯水期,更容易被敵對政權趁虛而入。這引起南方政權滅亡的例子比比皆是。

淮河流域對於古代南方政權而言,爲什麼愈發重要? 第3張

(3)長江因爲氣候原因導致的枯水期,容易被敵對政權趁虛而入

中國地處季風氣候區,降水出現季度差異大的特徵。這也就使得長江這一條河流的流量也出現了差異大的特點,在長江處於枯水期的時候,這就給了北方騎兵部隊大規模進攻南方的機會。

因爲此時的長江流域水流平緩且流量較小,極爲適合大規模的軍隊乘機南下。本來就沒有足夠能力應付北方大規模騎兵南下的南方政權,更因爲失去了長江這天然大河的阻礙。

這極大程度上增加了南方政權鎮守長江的難度,但是對於淮河流域的鎮守,卻能夠有效發揮重要作用。因爲地處長江下游河網密佈的特點,給予了淮河流域軍事防禦上的優越地位;同時又給了南方政權,在此鎮守強大的物質支持。

二、淮河:長江下游的優越地位,成功實現以點制衡的突出作用

(1)淮河流域複雜的水系足以抵擋住北方騎兵,通過這一優勢維持防線的穩定

淮河流域地處長江中下游的連接地帶,就帶給淮河流域的是經過前期積累龐大的水系網絡。這對於南方政權不斷增加長江防禦的難度來說,可以說是極大的降低了難度。因此兵家針對這些情況,提出了守江必守淮的軍事防禦理念。

在淮河流域優越的水系網絡當中,這就使得北方騎兵的大規模進攻難以在這一區域有效發揮作用。而且複雜的水系對於南方政權的水軍部隊來說,又是如魚得水的。在這樣一強一弱的變化之中,淮河流域的軍事戰略成功體現出對於長江而言的突出作用。

淮河流域對於古代南方政權而言,爲什麼愈發重要? 第4張

並且複雜的水系提供給南方政權除了優越的水上作戰環境以外,另一個方面則是通過這樣複雜的水系,建立起相互依靠的天然屏障。淮河地處下游,不會出現河流封凍、或者因爲枯水季導致北方敵人部隊趁機渡過長江,威脅南方政權的情況。

有了淮河流域這樣複雜水系網絡的天然屏障,對於原本的南方政權來說,應該是固若金湯的。並且在作戰方面當中,北方的敵人經常會因爲複雜水系戰場的限制,往往無法派遣出人數衆多、數量龐大的大部隊。

除了這一天然優勢以外,淮河流域複雜的水網也帶來了肥沃的水土,給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水土環境。

(2)魚米之鄉的優越地位,淮河流域能夠爲南方政權提供深厚的物質基礎

淮河流域是中國有名的魚米之鄉,這樣複雜的水系網絡帶給了淮河流域豐富的水土;通過不斷積累下來,形成了富饒的淮河平原。有了這樣富饒的農業生產,就給淮河流域的軍事鎮守提供了優越的物質基礎。

淮河流域對於古代南方政權而言,爲什麼愈發重要? 第5張

通過淮河流域富庶的農業生產,獲得了後備基礎。這就給南方政權長期作戰奠定了基礎,如當時的南陳憑藉着這一優勢,足足抵擋了隋朝的進攻長達數年之久。

有這樣深厚的物質基礎,憑藉着淮河流域複雜的水系網絡能夠較迅速的實現軍事物資的補給。而隨着經濟重心的南移,富庶的江淮之地是名副其實的,這就給予了商業發展機會。又反過來輔助了淮河流域的軍事功能。

三、唐朝末年經濟重心南移,淮河隸屬富庶的江淮之地、商業性質加強

唐朝末年,由於社會戰亂,出現了南遷的趨勢。而且當時北方深陷戰火當中,經濟重心南移的趨勢非常明顯。這一進程經歷了長達百年的發展,到了南宋時已基本完成了這一過程。

經濟重心的南移帶給了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契機。淮河本就隸屬南方地區,有着經濟重心南移的輔助,進一步增強了淮河流域重要城鎮的商業功能,帶給了它們繁榮的商業。

商業功能的加強帶給了南方政權財政的增加,有了進一步發展的經濟基礎,淮河的軍事建設有了更深的發展。商業功能帶來的不僅僅是數據上的變動,同時也帶給淮河流域人口的增加,這就給南方政權鎮守此地畫地稱王提供了人口的基礎。

淮河流域對於古代南方政權而言,爲什麼愈發重要? 第6張

四、人口南遷、淮河戰略地位日益突出,分分鐘可以畫地稱王

伴隨着經濟重心的南移,北方人口也出現了南移的趨勢。這些南遷的人口大多數停留在了富庶的淮河流域。有了足夠的後備人力資源,對於南方政權來說,更有底氣鎮守住淮河流域。這些南遷的人口在南方政權的引導之下,加入了鎮守淮河的行動當中。

更進一步的原因是淮河地區暴增的人口帶給南方政權更爲深厚的人力支持,也讓一些政權領導者有了更多的想法。這帶來的一系列機遇,是使得淮河軍事地位重要的重要原因。使守住了淮河對南方政權來說纔有進一步談判的可能。

結語:

長江流域的軍事防線因爲過度消耗財政且難度較大,非常影響南方政權的穩固。相對於淮河流域這樣突出的軍事防禦來說,更爲便捷的軍事是南方統治者所看重的。

這也是爲什麼在兵家的發展當中,高度肯定了淮河流域的安全,對於南方政權的重要作用。淮河流域在南方政權應對北方進攻的突出地位,顯示了它的不可替代。但是大一統的局勢是任何人都無法違背的,即便是有着天然屏障,但中華大地走向統一的趨勢是註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