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明朝弘治年間的甲字庫劫殺案,最後真相是什麼?

明朝弘治年間的甲字庫劫殺案,最後真相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弘治年間的甲字庫劫殺案,最後真相是什麼?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明朝弘治五年(1492年)七月十五日夜,京城內府倉庫甲字庫遇襲,一夥四五十人的強盜,攜帶兵刃殺入甲字庫,殺死守庫官吏二十餘人,劫走庫內金銀財寶不計其數。

由於夜間守庫官吏皆被殺死,一時間竟然無人察覺,直到次日衙門重開,這才發現府庫被劫。得知消息的內庫官員大爲震驚,在奏報朝廷的同時,連忙兵部,兵部得知消息也不敢怠慢,連忙派兵守住京師各城門,對出城者嚴加盤查。

明朝弘治年間的甲字庫劫殺案,最後真相是什麼?

京師重地,天子腳下,竟然發生如此命案,而被洗劫的又是皇家內庫,要知道庫內所藏皆爲江浙等地每年上繳的貢品,乃是皇家御用之物。爲此,弘治帝大爲震怒,於十八日頒下聖旨,要求兵部大索京師,不論官民百姓,挨家挨戶搜查。同時下令,只要能夠捕獲真兇,官則超升、民則重賞。

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除了奉令搜捕的兵部之外,京師各個衙門全都行動了起來,就連那些賦閒在家的官員,爲了那頂向自己遙遙招手的官帽,都派出家人四處尋訪,一時間兵士、衙役、壯丁、僕從等滿城亂竄,京師各處雞犬不寧。

然而,大索全城一整日,非但賊盜未被捕獲,就連失蹤的金銀珠寶也是毫無線索。而在此時,隸屬於兵部的五城兵馬司,其中有個巡城正兵馬名叫董成,雖然位卑職低,但卻極爲聰穎,再加上五城兵馬司平日裏便擔負着巡捕盜賊的職責,因而頗有辦案經驗。

眼看大索京師毫無所獲,董成便不禁思索道,“當日案發城門已然上鎖,次日聞報便又封鎖城門,那夥賊盜必然來不及將劫掠所得運出城去,而如今京城搜索如此緊急嚴密,那夥賊盜又豈敢將如此多的金銀藏在家中?既然不敢藏於家中,那麼必然急於運出城去藏匿,如此方纔安心”。

董成先是目中一亮,隨即卻又搖搖頭道,“可是如今京師各個城門盤查極爲嚴格,就連官員車轎都難逃查驗,如此多的金銀財寶,又如何運得出去?”董成低頭踱步思索良久,突然腳步一停,驚喜道,“對了,如果假裝出殯,將金銀藏於棺槨之中運出,死者爲大,守城官兵斷不至於開棺查驗,即使開棺,也斷不會多麼仔細。”

想到此處,董成連忙喚來幾個屬下,吩咐道,“你等前去守住各城門,但有披麻戴孝送靈柩出城者,跟上去查明其埋葬之處,並如實報來,不得隱瞞。”

城門落鎖之後,董成屬下紛紛來報,由於京師地廣人稠,每日去世出城埋葬者不在少數,因而各個城門今日皆有送葬隊伍出城。董成聽罷,因不知那夥賊盜是否今日已經出城,因此又吩咐明日除留人繼續蹲守外,還要盯住已經出城埋葬之人。

明朝弘治年間的甲字庫劫殺案,最後真相是什麼? 第2張

按照習俗,死者下葬三日之後,親屬還要再次前往拜祭,董成便吩咐道,“三日之後,你們分頭前往各處,再仔細窺探密聽,看何處孝子悲哀,何處卻不悲哀,探知明白後來報。”

至第三日,董成部下探訪後回報,各地孝子祭拜之時皆悲傷涕泣,但部署韓在稟卻彙報道,“小的往北門之外探訪,發現有一夥四位孝子,祭拜之時卻毫無悲傷之像,不僅祝墓辭胡言亂語,更有僕從六人,竟然有戲耍喜悅之意。”

董成聽罷,微微點頭,這夥人的確極爲可疑,於是便下令道,“派人盯住這個墳冢,再過四日便是頭七了,到時你等帶人前去,將這夥孝子連同僕從一併鎖了,不得走脫一個,到時自有重賞。”

過了四日,韓在稟等人帶領一衆衙役二十餘人,將那四個孝子和六個僕從全部拿獲,董成立即命人對其逐個進行提審。

董成先問一人,“墓中所葬何人?”

那孝子答道,“葬的老父。”

董成又問其父生死年月,那孝子也是對答如流,董成於是命人將其帶下去,然後再提審另一人,問其同樣問題,結果那人所答與第一人全然不同,隨後又提審了第三、第四人,所答又是不同。

於是,董成便帶人押着四名孝子來到城外墳冢處,命人掘開墳墓、挖出棺槨,聽聞董成要開棺查驗,那四人已是面無人色。棺槨打開,裏面哪有屍體,全部都是內庫之中丟失的金銀寶貝。那四人見狀,連忙跪倒在地,叩頭求饒不止,董成根本不理,只是命人將棺槨連同人犯一同押回衙門。

返回之後,董成遂寫文書申於兵部,“巡城兵馬司董,爲捕盜事,奉聖旨:‘着兵部將京城官民人家,挨戶搜檢。捕拿強劫御庫真贓正犯。欽此,欽遵’。本職日夜緝訪,拿得強盜正犯李輔等賊首十人,搜出所劫御庫金寶真贓,取供明白。緣系強盜重情,未敢擅便發落,理合申詳題奏請旨,以候處決。須至申者。”

兵部隨即將此事上報朝廷,聖旨隨即下達,“李輔等劫庫重犯,梟首示衆。董成捕賊有功,超升兩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