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乾隆死前留給和珅一保命遺詔,打開發現僅三字

乾隆死前留給和珅一保命遺詔,打開發現僅三字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乾隆死前留給貪官和珅一保命遺詔,嘉慶抄家時他打開遺詔驚了,僅三字,那麼是哪三個字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和珅出生在當時一位滿族官員家中,本應該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可在出生時他的母親就因爲產後風離開了人世,等到他九歲那一年他的父親又因病早逝,這讓和珅自此成爲了孤兒,所以年少時和珅的生活還是比較拮据艱苦的,不過這些痛苦的經歷卻讓他比其他王公貴族的子弟更加早熟,也正因如此在讀書學習的時候,他要比其他人更加刻苦努力,希望能借此改變自己的命運,這般奮進就連當時他的老師對他都是刮目相看。

等到長大成人後,和珅雖然沒能夠通過科舉考試狀元及第,但是他卻遇到了生命中的一個貴人,這個人就是他的岳父馮英廉,馮英廉不僅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他,還不斷給他創造機會,以至於後來和珅擔任了乾隆皇帝身邊的侍衛,自此之後合身開始了他逆天改命的生涯。

乾隆死前留給和珅一保命遺詔,打開發現僅三字

因爲乾隆皇帝一生喜愛詩詞歌賦,對於文學知識有着較深的研究,閒來沒事就喜歡吟詩作對,偶爾還問身邊一些是位有趣的問題,但是這些侍衛都是習武之人,自幼就沒讀過什麼書,對於乾隆皇帝所說的那些文縐縐的古句誰也聽不懂,可這卻恰恰給了和珅機會,自幼飽讀詩書的他對於乾隆皇帝說出的很多名家詩句他都能一一對上,就連一些比較高深的學術問題他也能對答如流。

這可極大的吸引到了乾隆皇帝,他認爲和珅不是尋常人,僅僅是當一個侍衛實在是屈才了,於是他便不斷提拔和珅,讓他從原來小小的侍衛搖身一變成爲了當時的軍機大臣,在朝中的地位竟比他的岳父還要高。

再後來,乾隆發現當時雲貴的總督李侍堯貪污,對於這樣的官員,自然要加以懲處,但是這個人職位太高,必須要派一個官位比他更大的人,同時還要擁有極強的處事能力,和珅無疑成爲了最佳人選。

於是他便奉旨前去查處這位貪官,可在這方案的過程中他發現這個人貪污的金額數量極其龐大,這不由得讓他動了私心,因爲他要是老實本分幹一輩子都不可能攢下這麼多錢,隨後便在查處的髒款中扣留了一部分,也自此開始了他的貪污受賄之路。

和珅因爲早年比較貧苦的經歷對於財富和權勢有着極大的渴望,再加上本身具有一定的能力,在朝中也算是位高權重,憑藉着自己的地位和手中的權力開始詢私舞弊,貪贓枉法,很多官員爲了能夠提升自己的官位或是處理好一些事情自然都會以各種方式來賄賂和珅,既能處理好自己的事,又能拉攏這樣一位高官,對於其他官員來說何樂而不爲呢?久而久之,和珅也積攢了大量的財富,再加上他本身又有一些地產和商鋪,財力可想而知何其龐大。

對於和珅的迅速崛起乾隆皇帝自然不可能毫不知曉,總地來說,他也算得上是清朝的一位明君,那爲什麼對於這樣一個大貪官,更是官僚政治的蛀蟲,一直沒有將他清除掉呢?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首先就是和珅這個人太會辦事,在爲人處事方面左右逢源,可以說是官場上的老油條了。

最重要的就是他在給乾隆皇帝花錢方面毫不吝嗇,就比如乾隆經常喜歡下江南巡遊,這一路上所有的花銷都是由和珅承擔的,而且他還自己一人出資爲乾隆舉辦壽宴,平日裏更是拿出大部分的財產去用於國家公共設施建設,這般討好乾隆皇帝,怎麼說乾隆也得給他幾分薄面,畢竟這可是移動的小金庫,隨用隨取。

乾隆死前留給和珅一保命遺詔,打開發現僅三字 第2張

其次就是和珅因爲位高權重,在朝中有着制衡其他官員的作用,他可以很好的平衡各大家族以及不同勢力之間的利益,避免出現大的混亂和紛爭這對於乾隆執掌清朝的政權起着巨大的穩定作用,對於一些官員之間的雞毛蒜皮的小事他都可以交給和珅去處理,這解決了乾隆皇帝很多的麻煩,再加上滿朝文武就屬和珅最貪,其他的官員自然有所收斂,這也方便了乾隆通過河神去控制其他官員。

對於乾隆來說和珅有着政治經濟兩方面的制衡作用,所以一直留着他,還將他加以重用,可到了嘉慶皇帝這裏就不一樣了,首先,嘉慶的老師正是和珅的死對頭劉墉,所以無形之中劉庸自然會給嘉慶灌輸一些正確的思想,讓他對貪官污吏有厭惡的心理,對和珅也便有了一定的反感。

另外就是和珅個人的失誤了,因爲當時乾隆是祕密立儲,誰也不知道未來的繼承人是誰,這就導致合身,一般會偏向於那些更有能力,更有希望成爲繼承人的皇子,從而忽視了嘉慶皇帝的存在,等到嘉慶繼位後,他依舊是依靠乾隆皇帝,甚至還幫助乾隆掌控一些權利,這無疑是觸動了嘉慶的利益,對他也是恨之入骨

等到乾隆去世嘉慶徹底掌權後,最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查抄和珅的家產,並且列舉了他二十多條死罪,正當嘉慶要處死他時,和珅突然想起來先皇去世之前,給自己留下了一份保命遺詔,可當他打開遺詔後震驚了,因爲這上面只寫了三個字:“留全屍”,最後嘉慶皇帝也是遵循這份遺詔賜他三尺白綾,讓他自縊而死,就這樣,這位清朝最大的貪官終於得到了應有的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