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大唐從何時衰落?揭祕唐玄宗時期的四大隱患

大唐從何時衰落?揭祕唐玄宗時期的四大隱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唐從何時衰落?揭祕唐玄宗時期的四大隱患,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盛世唐朝的衰落:國家弊病存在於大唐的鼎盛之時

唐朝有着一個盛世和衰落並存時代——唐玄宗時代。在唐玄宗時代,大唐的國力和世界影響力已經達到大唐的最高頂峯,甚至對天寶年間大唐稱之爲"盛世"都不爲過,在這個時期,大唐不管是在經濟、政治、軍事、教育以及人口等方面都是世界頂尖的存在,並且大唐每年產生的經濟收入是比當時世界的總和還多出幾倍,由此可見那時候的大唐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大哥。然而,很多人都驚詫於

盛世大唐爲何一經歷安史之亂就迅速開始衰落,甚至之後的唐朝再也不復天寶的盛世,這又是爲什麼呢?

大唐盛世之後的衰落——邊疆問題

雖然說大唐的軍事水平已經稱霸全球,然而,大唐周邊還是存在着許多具有威脅性的軍事力量,比如東北有契丹、渤海,西邊有吐蕃、西南有南詔,北邊有回紇,別看這些國家國力不怎麼樣,經濟發展也不夠看,但是這些國家的民風彪悍,民族作戰實力強悍,單論軍事實力,這幾個國家都有能威脅到大唐的地方。比如契丹、渤海的騎兵實力優越,吐蕃南詔士兵身強體壯,回紇的軍事規模龐大。

因此,有這麼幾個安全隱患的影響之下,這就使得大唐不得不發展起自身的邊疆軍事力量,於是節度使制度就產生了。節度使制度的產生原本就是爲了培養應對邊疆危機而存在,但是隨着節度使制度的逐漸深入推移,一些節度使從單純掌握兵權到漸漸地被賦予了當地財政、政權和兵力的全部權力,而這種權力還是大唐天子自己給賦予的,其中唐玄宗就賦予了大量的節度使擁有地區的生殺大權。

大唐盛世之後的衰落——節度使弊病

我們可以這樣認爲,唐玄宗是自己給自己挖坑,自己一手壯大了節度使勢力。節度使的確憑藉着掌握當地的所有權力來壯大了當地的軍事實力,達到了保護邊境的作用,但是人都是有野心的,特別是一些節度使,他們隨着自己權勢越來越大,難免會有野心存在。而對於控制節度使的權力,大唐的天子也做出過應對辦法,就是監軍制,不管是鎮守一方的節度使,還是領軍出征的軍隊,軍隊裏一定會設立一個監軍。

監軍一般都是由皇帝身邊信賴的人來擔任,於是大唐太監擔任監軍就成爲了極爲平常的現象,甚至到了後面,大唐百姓意識裏監軍就是太監,只要太監在軍隊裏,那麼他就是監軍。太監雖然對皇帝夠忠誠,但是他們的文化程度不高、政治手腕也不夠,他們只能夠仗着皇權這面大旗勉力地壓制着各地節度使,但實際上各地軍隊都還是聽從節度使的節制。另外節度使收買監軍的案例也非常的多。

大唐從何時衰落?揭祕唐玄宗時期的四大隱患

那麼對於節度使存在的弊端,大唐天子難道沒有察覺嗎?察覺到了,特別是唐玄宗,作爲一代英主,他怎麼可能察覺不到節度使制度的弊端。但是唐玄宗太過自負了,並且自己在位時間太長,到了晚年漸漸好大喜功,對於自己的帝王之術盲目自信,他堅信在自己手上,節度使是沒辦法蹦躂,於是,唐玄宗一手造成了大唐節度使衆強林立的現狀,而搞這種節度使林立,其實就是唐玄宗的應對之法。

既然都覺得節度使制度有問題,那麼我就都設立一些節度使,特別是一個要害地區,安插幾十個節度使,那麼這樣總不會鬧出內亂吧?其實按照玄宗的邏輯,這種方式對壓制節度使有一定的效果,比較節度使雖然有着極高的地區權力,但是受限於地盤太小,周圍節度使太多,很難發展壯大。就算是聯合周邊節度使彙集成一股勢力,但是一個地區的節度使實在太多了,很難讓其他地區的節度使心悅誠服地聽從某一個節度使的指揮。

玄宗就利用人性的貪婪制約着各地節度使的發展,於是大唐在衆多節度使的互相節制下,的確還存在着很長一段時期的和平。那麼既然有這麼好的方法節制節度使,爲何後面還會爆發安史之亂呢?這鍋其實得唐玄宗來背,晚年的他已經有些昏聵了,對於賢臣和姦臣他分辨力也明顯下降,並且玄宗在選人用人方面也從之前的選賢到現在選寵,只要玄宗認爲你這個人深得他心,那麼這個人的仕途就一片大好,從李林甫、楊國忠和安祿山的任用上就可見一斑。

節度使制度的發展也同時讓大唐出現尾大甩不掉的現象,因爲贍養如此繁多的節度使以及軍隊,每年的開銷用度就是一筆巨大開支。但是大唐天子又不可能直接削減節度使的兵力和財務開銷,畢竟節度使們手裏都有兵,一旦逼得太緊,這些節度使直接揭竿而起,那麼對於大唐而言就是一場恐怖的浩劫。

安史之亂後,節度使制度已經沒有被取締,而後世的幾個唐朝天子也想過廢除節度使制度,但是當真正操作時就發現,節度使制度已經不是隨便就可以取締,這種制度已經達到了威脅大唐帝國的地步。因此,節度使制度一直貫穿到大唐覆滅都沒有被取締。

大唐盛世之後的衰落——社會制度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別看大唐盛世,但是實際上大唐內部的社會制度已經遭遇到了嚴重破壞,原因是什麼呢?原因就是大唐的宰相換人太頻繁了,一個宰相治理國家是一種制度,那麼一百個宰相就有一百種制度。就例如某一個宰相覺得大唐的稅務制度有些不行,就進行改革。當百姓漸漸適應了新改革的稅務制度後,宰相又換人了,新宰相又覺得改革的稅務制度太過激進了,不利於國家發展,於是廢掉了改革的政策,重新迴歸老的制度,老百姓又重新折騰回去,這麼一來一去,苦的都是老百姓。

並且,大唐的宰相們好像上任後都特別喜歡顯現出自己的能力,彷彿不露幾手就無法在朝廷裏生存,他們一上任就大刀闊斧地進行各種改革。但是我們知道一個國家的制度是不可以隨便改變,如果要改變,那麼就必須要循序漸進地推進,而不是一口吃個大胖子。但是大唐的宰相們最喜歡的就是一口吃個大胖子,他們喜歡搞新花樣,於是這就使得大唐的社會制度遭到了上層領導階層的一次又一次的打亂重排,推倒重來。

大唐在哪個時期是最安穩的時期,唐太宗時期,太宗時期大唐幾乎沒有進行過太大規模的改革,甚至改革的幅度也是極低,在這個期間,朝廷基本上都是各司其職、按部就班,不過多幹涉社會的日常運作,爲此中庸之道,因此大唐在太宗手裏發展得非常穩定有序,就連內亂都很少發生。但是到了武周時期,武則天對朝廷的改革幅度太大了、次數太多了,任用的宰相也是非常多,於是武周時期開始,大唐其實社會內部就陷入了一種疲態現狀,這種疲態也制約着大唐健康持續發展。

大唐盛世之後的衰落——經濟制度存在着諸多矛盾弊端

大唐的經濟制度存在着非常多的矛盾弊端,比如唐朝延續隋朝的均田制,這種均田制發展到中唐時期,就漸漸有些失控了,特權階層人士開始利用均田制的漏洞頻繁的進行逃稅、漏稅現象,甚至均田制的法律強制性作用在他們這裏沒有任何的用處,他們依舊是逍遙在法律之外。那麼大唐天子對於均田制的漏洞是否有所察覺,答案是沒有。爲什麼這麼說?因爲均田制太過底層化了,大唐的天子很少有外出巡查的活動,甚至唐朝的特務組織對於田地方面的情報也是收集甚少。

大唐從何時衰落?揭祕唐玄宗時期的四大隱患 第2張

這就使得了大唐天子基本上不了解均田制存在的各種舞弊。因爲均田制的漏洞,許多貴族和地主頻繁的進行土地兼併,於是這就讓很多農民失去了土地,他們不得已之下只能夠在地主貴族的手下耕種土地,然後賺取微薄的收入。不僅是均田制出現問題,就連租庸調都隨着均田制的弊病也開始失去了活力。因此,大唐最主要的兩大收入來源直接出現了嚴重的問題,這也爲大唐的覆滅埋下了隱患。

邊疆問題、節度使弊病、社會制度的問題、經濟制度的問題,這些矛盾弊端都一步步侵蝕着大唐立國根本。而大唐王朝也開始一步步地從盛世開始走向衰落。而且這些問題還帶來一種連鎖反應,連鎖反應就是隨着社會制度、經濟制度出現了問題,百姓開始對朝廷失去了信心。而節度使反而成爲了百姓新的棲身寄託,於是越來越多的百姓進入大唐的諸多"小朝廷"節度使管轄境內生存,這就進一步壯大了節度使的實力,所以到了大唐晚期,節度使的崛起已經極度嚴重影響到大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