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北京城門樓的“內九外七皇城四”都有什麼作用?“內九外七皇城四”用途詳解

古北京城門樓的“內九外七皇城四”都有什麼作用?“內九外七皇城四”用途詳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 北京城門分爲內城九門,外城七門,皇城四門。那麼古北京城門樓的“內九外七皇城四”都有什麼作用?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北京舊城有“內九外七皇城四”之說,指得是內城九門、外城七門以及皇城四門。具體如下:

內城九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阜成門、東直門、西直門、安定門、德勝門

外城七門:永定門、左安門、右安門、廣渠門、廣安門、東便門、西便門

皇城四門: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

宮城四門:午 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

“內九外七皇城四”中“內九”指得是內城上的九座城門,按順時針方向,分別是東城牆上的東直門、朝陽門;南城牆上的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西城牆上有阜成門、西直門;北城牆上的德勝門和安定門。它們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徵。

古北京城門樓的“內九外七皇城四”都有什麼作用?“內九外七皇城四”用途詳解

東直門,元代稱崇仁門。鎮門之寶外有鐵塔,內有一座石雕的藥王爺像。多走運木料的車。東直門和西直門取“民興教化,東至東海,西至西陲”的含意,走磚瓦、木材車。那時磚窖都設在東直門外,由南方通過通惠河和壩河運來的木材,從此門進入。東直門內還設有一些木材加工廠。

古北京城門樓的“內九外七皇城四”都有什麼作用?“內九外七皇城四”用途詳解 第2張

朝陽門,意思是“迎賓日出”,專走糧車。因爲那時沒有鐵路交通,要完成南方的糧食向北京調運,必須走通惠河,水運到通縣。糧食運到通縣後再裝車進城,走朝陽門進京,朝陽門的城門洞頂上刻有一個穀穗兒。糧食進入朝陽門後,在附近的糧倉中存放,以備用。現在在朝陽門附近還有倆地名“祿米倉”、“海運倉”,就是當年存放糧食的倉庫。

崇文門,元代稱文明門,別稱哈達門。標誌是鎮海的崇文鐵龜,多走酒車。崇文門是“景門”,有光明、昌盛之門的含義。尊崇孔孟教化的意思,俗稱“哈德門”,民國時曾有一種著名的香菸叫“哈德門”牌。同時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門中人流貨流最繁忙的城門。在每天關門的時候,會敲鐘來提醒要出入城門的人。而其他城門則敲擊一種形狀扁平的打擊樂器,這種樂器發聲如“嘡”。因此老北京有“九門八嘡一口鐘”的說法,同時老北京口語裏常說的“鐘點”大概也來於此。當年北京南郊大興縣一帶有很多釀酒的作坊,酒車常從崇文門進城,所以有“崇文門進酒車,宣武門出囚車”的說法。

正陽門,元代稱麗正門,從離卦中“日月麗乎天”得名,又稱前門。標誌是甕城裏的金身關帝廟。北京城的城門都各有一座廟,而唯獨正陽門有兩座,其中金身關老爺最爲靈驗。正陽門是內城的正門,明朝稱大明門,清朝稱大清門,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準從箭樓下邊的正門出入,而只能走東西兩邊的旁門。因此它平時總是緊緊關閉。

宣武門,“武烈宣揚”的意思;元朝稱順承門,一直到清朝初年仍有沿用此稱的。因爲發音頗似“順治門”,康熙時曾有一位剛由外省高升到京的御史聽到後誤以爲真叫“順治門”,立功心切,沒做調查研究,貿然上本要求改名,結果被罷官。宣武門外爲菜市口刑場,囚車從此門出入,人稱“死門”,城門洞頂上刻有“後悔遲”三字。

阜成門,意思是“物阜民安”,與朝陽門東西兩方遙遙相對,元代稱平則門。標誌是甕城牆壁上刻着一朵梅花,多走煤車。阜成門也叫“驚門”,有“公正”的意思。西山門頭溝出產的煤是北京城裏必不可少的燃料,此門距西山最近,因此煤車都從此門進城。標誌“梅”與“煤”同音,老年間有“阜成梅花報春暖”的說法。

西直門,元代稱和義門。標誌是甕城上有一塊刻着水紋的石頭,多走水車。北京城內的水質不好,皇宮用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車皆從西直門入城。

德勝門,預祝得勝回朝的意思,專走兵車。那時北方多戰事,故出兵打仗,一般走德勝門,也取“得勝”回朝之意。軍隊凱旋時從此門入城,多走兵車。德勝門也叫“修門”,有品德高尚之意,仁義之師要從此門出入,因此此門多出入兵車。

安定門,軍隊出發從此門出城,鎮門之寶是真武大帝,多走糞車。安定門也叫“生門”,有“豐裕”之意,所以皇帝要從此門出去到地壇祈禱豐年。其他八座城門的甕城內都建有關帝廟,惟獨安定門甕城內修建的是真武大帝廟,真武大帝於是成爲鎮門的寶物。安定門外的糞場比較多,所以糞車多從安定門出入

永定門,位於外城南垣正中。清朝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仿照內城城門重建,爲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兩層樓,通高26米,面闊五間(24米),進深三間(10.5米)。箭樓規制甚小,面闊僅三間(12.8米),進深一間(6.7米),單檐歇山頂灰瓦。甕城爲方形,東西寬42米,南北深36米,外側兩端抹爲圓角。箭樓闢兩層箭孔,南面每層7個,東西每層3個。箭樓城臺下闢單孔券門。永定門甕城於1950年拆除,箭樓、城樓於1957年拆除。2004年在原城樓偏北的位置重建了城樓。

左安門位於外城南垣東端。城樓爲單層單檐歇山式,灰筒瓦,面闊三間(16米),進深1間(9米),高6.5米,連城臺通高15米。甕城爲半圓形,東西寬23米,南北深29米。箭樓爲單層單檐歇山小式建築,灰筒瓦頂,面闊三間(13米),深一間(6米),高7.1米,箭孔和甕城門洞設置與永定門相同。1930年代將城樓、箭樓拆除,1953年將兩樓城臺及甕城拆除

右安門,位於外城南垣西端。俗稱“豐宜門”(因金中都豐宜門在其附近)或“南西門”。其城樓、甕城、箭樓的規制與尺寸同左安門相同。1956年將甕城、箭樓拆除,1958年將城樓拆除。

廣安門,位於外城西垣正中偏北。明代稱廣寧門,又名彰義門(該門與金中都彰義門在同一軸線上)。清朝道光年間爲避清宣宗旻寧之諱改爲現名。原規制與廣渠門相同,乾隆三十一年,以該門爲南方各省進京的主要通路,故提高城門規格,仿永定門城樓加以改建。改建後的廣安門城樓高兩層,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通高26 米,面闊三間(13.8米),進深一間(6米)。甕城原爲半圓形,乾隆時改建爲圓角方形,寬39米,深34米。廣安門甕城及箭樓於1940年代拆除,城樓於1957年拆除。

廣渠門,位於外城東垣正中偏北。俗稱“沙鍋門”,“沙窩門”。規制與左安門相同。1930年代將箭樓拆除,1953年將城樓、甕城拆除。

東便門,位於外城東北角。嘉靖時修築外城,財力不足,因此在此處將東南角樓包入,留一臨時性城門作爲出入通道,故未命名,及至建成10年後才命名爲東便門。城樓規制與左安門等城門相似,但更爲窄小,面闊只有11.2米,進深爲5.5米,城樓連城臺通高12.2米。東便門城門下沒有闢券門,而是設置過木式方門。箭樓爲乾隆時添建,設箭孔兩層,北面每層4孔,東西每層2孔。東便門甕城、箭樓於1930年代失修拆除,城樓於 1958年修建北京火車站時拆除。

古北京城門樓的“內九外七皇城四”都有什麼作用?“內九外七皇城四”用途詳解 第3張

西便門,位於外城西北角。城樓通高10.5米,其他形制、尺寸與東便門相同。西便門城樓、箭樓、甕城於1952年拆除。

“內九外七皇城四”中“皇城四”指的是皇城四門——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這四扇門是爲城裏的文武百官進出宮廷用的。

天安門,在皇城南垣正中。《大明會典》以大明門爲皇城正門,承天之門和端門則爲宮城正門的外門。《大清會典》則稱“天安門爲皇城正門”,大清門爲正門外的復門。城門建於城臺之上,城臺高13米,底部爲漢白玉須彌座,闢五道門闕。城臺上爲九間五進重檐歇山頂殿宇(明初爲五間三進),覆黃琉璃瓦,通高33.7米。 1958年對城臺進行改造,將登城馬道包入城臺內。後又有多次改造、翻修和大修。

地安門,又成爲厚載門,位於皇城北垣中軸線上。明朝時稱爲“北安門”。規格同東安門,但體量稍大。1954年至1956年拆毀。

東安門,位於皇城東垣偏南,單檐歇山頂黃琉璃瓦,木結構殿宇式建築,面闊七間,進深三間,中闢三門,各有一對紅漆金釘門扇。門內另有東安里門,爲隨牆門式建築。

西安門,位於皇城西垣偏北。規格同東安門。1950年12月1日因附近攤販不慎失火而被焚燬,後文化部文物局製作楠木模型紀念。

宮城闢四門,爲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

午門,宮城正門。建於13.5米高的凹字形城臺上,正樓爲九間五進重檐廡殿頂殿宇,左右爲深闊各五間的方亭,向南各以十三間廊廡(俗稱“雁翅樓”)與南端方亭連接。乾隆朝後在城臺左右兩闕下分置嘉量、日晷。城臺正中闢三門闕,爲過樑式方門,城臺左右拐彎處有兩座掖門。

古北京城門樓的“內九外七皇城四”都有什麼作用?“內九外七皇城四”用途詳解 第4張

神武門,又稱玄武門,神武門是紫禁城的北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稱玄武門。玄武爲古代四神獸之一,從方位上講,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宮殿的北宮門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重修時,因避康熙帝玄燁名諱改稱神武門。明清時此門外還有北上門,1950年代拆除 。

東華門,東華門是紫禁城東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東華門東向,與西華門遙相對應,門外設有下馬碑石,門內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1座,橋北爲三座門。東華門以西是文華殿,以南爲鑾儀衛大庫。東華門與西華門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紅色城臺,白玉須彌座,當中闢 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圓。城臺上建有城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基座圍以漢白玉欄杆。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樑枋繪有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東面檐下“東華門”匾額原爲滿、蒙、漢三種文字,後減爲滿、漢兩種。

西華門,西華門是紫禁城西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西華門西向,與東華門遙相對應,門外設有下馬碑石。西華門與東華門形制基本相同,平面矩形,紅色城臺,漢白玉須彌座,城臺當中闢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圓,門釘爲縱九橫九。城臺上建有城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基座圍以漢白玉欄杆。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樑枋繪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