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清朝貪污之風盛行的原因是什麼?

清朝貪污之風盛行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貪污之風盛行的原因是什麼?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從努爾哈赤到宣統帝溥儀,清王朝一共經歷了12個時期,換了12位帝王,清王朝從崛起到衰落,中間所穿插的故事數不勝數。後代回顧親王朝歷史,不得不感嘆努爾哈赤一手創辦下的清王朝如此榮耀,但最後,清王朝的天國夢卻被貪污腐敗之風吹散。

清朝的崛起和衰落

1583年,努爾哈赤率領八旗子弟馳騁沙場,英勇奮戰,統一了各女真部落,並建立後金,自稱汗,這也正預示着明朝即將走向滅亡。自努爾哈赤在戰場中戰敗之後,便臥牀不起,他的第八子皇太極隨之繼位。皇太極繼承了努爾哈赤的英勇和謀略,在軍事和政治上頗有一番成就。在他在位的17年裏,他馳騁沙場,英勇奮戰,統一了整個東北,充盈了國庫,強化了部隊武裝力量。在皇太極的領導下,清朝逐漸崛起,皇太極也因此而被世人稱爲清朝的“開創之君。”

1638年,順治輔政大臣的幫助下登上了皇位,他勤奮好學,善於治理政治事務,更善於借鑑歷史和先人的治國理政經驗,常常督促官員切勿重蹈覆轍。順治在政治上頗有作爲,但敗就敗在順治是一個多情種,在自己最心愛的女人去世之後,順治竟選擇了出家,成爲了歷史上唯一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出家的皇帝。

清朝貪污之風盛行的原因是什麼?

順治時期過去後,康熙在孝莊和輔政大臣的幫助下登上了皇位。在康熙在位期間,解決了歷代以來每個皇帝都要面對的黃河問題,更平定了三藩,收復了臺灣,戰功赫赫,社會呈現出一派祥和之狀,康熙時期更是被後人稱爲“康熙盛世。”在《康熙大帝全傳》一書中,作者將康熙看作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偉人。但是在康熙後期,已經年邁的他面對各種各樣的政務問題已經力不從心,此時貪污之風開始燃起了一絲絲的火苗。在康熙去世之後,皇四子雍正繼位。雍正在位期間,雖然極力懲治腐敗之事,但仍常須處理一些貪污事件,可以說,貪污之風從未從根源上斷絕。

在乾隆繼位之後,先輩們留下來的禍根已經呈蔓延之勢,只是貪污官員礙於乾隆的狡詐纔沒那麼囂張,在乾隆晚年、嘉慶即位初期,腐敗之風如野草一般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嘉慶帝之後,腐敗之風已經盛行於朝野,動一發而不可收拾,查出一個官員便會牽扯出幾百個官員,預示着清王朝即將會敗落於腐敗之風上,此時再如何治理,也只不過是亡羊補牢,爲時已晚。

清朝重大貪污案件

1.康熙時期之希福納

希福納是康熙時期的朝廷重臣,爲康熙辦過很多重大事務,有過許多功勞。1710年,希福納上書康熙,稱自己被下人勒索,而康熙當時覺得很納悶,爲什麼有權有勢的希福納會被低等的下人勒索呢?康熙實在是想不通其中的原委,便派人調查,經查實,原來希福納貪污受賄的證據被他的下人找到了,他的下人便因此來勒索希福納,希福納氣不過才向康熙申冤。知道事情真相後的康熙沒有立即處死希福納,而是把他革了職。後來,朝廷正在用人之際,康熙決定重新任用希福納,希望希福納可以吸取上次的教訓,痛改前非。

沒想到,再一次擁有權力的希福納又再一次走上了貪污之路,而這一次,希福納貪污國庫97000兩,康熙發現後,深感痛心,已經沒辦法再容忍希福納,便把他再一次革職,並關押了起來,因希福納東窗事發而被查出來的官員也因此而遭殃。康熙擬旨道:希福納擬斬監候,調任前任戶部侍郎。康熙在位時期頻有天災,光是歷年來在天災治理方面就已經花費了國庫不少的錢財 《靳文襄公奏疏》有曰:“水之來也,不過平漫而上其退也,亦不過順縮而下”,爲了修築高家堰坦坡以解決河道問題,國家開支非常大,所以康熙在位時期一直非常厭惡貪污之人,希福納就是自己往刀口上撞。

2.雍正時期之年羹堯

雍正時期,年羹堯戰功赫赫,接連爲雍正拿下好幾場勝仗,其中,功勞最大的莫過於多年來一直干擾清王朝的西北邊疆問題。雍正皇帝爲了嘉獎年羹堯,封他爵位,並且賞賜黃金百兩,但是年羹堯卻居功自傲,認爲自己是皇帝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臣子,漸漸地還有了僭越之心。在面對王公大臣跪拜之時,年羹堯視作無物,沒把王公大臣放在眼裏,此事讓雍正對年羹堯改了觀,更認爲年羹堯“無人臣禮”。

除此之外,他還串通朝臣,貪污受賄。當時有許多的人想要保薦官員,但是卻無門可入,而年羹堯卻利用起了這個機會,私相授受,收別人的錢纔來給他們買官位,在《野史祕聞之年羹堯》中,作者提及年羹堯貪污數額多達數百萬兩。雍正最恨貪污之人,在雍正得知這件事後,便懲治了與年羹堯互相勾結的人員,對年羹堯,雍正不僅加以責備,而且一改往日對年羹堯說話的語氣。不過雍正當時沒有馬上重罰年羹堯,畢竟年羹堯對雍正還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年羹堯是有功之臣,如果把年羹堯處死,一向都害怕謠言的雍正害怕世人詬病,稱自己忘恩負義。

3.乾隆時期之和珅

和珅是清朝時期最大的貪官,不僅自己貪,還串通黨羽一起貪污,形成一個貪污集團。對於朝野貢品,和珅私吞十之八九。在和珅被抄家之後,嘉慶所斂財物足以充盈國庫,可見和珅這些年來所貪得的財物多到數不勝數。

4.嘉慶時期之廣興

廣興是帶頭彈劾和珅的人,在和珅倒臺之後沒多久,一向以清廉剛正身份示人的廣興居然也走向了貪污之路,這讓嘉慶頗爲震驚。也許廣興的貪污之事是當時的時代趨勢所造成的,整個朝廷都被“貪污”的雄雄烈火燃燒着,想要獨善其身是很難的。

爲何清朝貪污之風漸盛?

在康熙中後期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腐敗之風,雖然康熙很討厭腐敗官員,但是康熙爲人純善,是有情有義之人,不如朱元璋般面對貪污之風雷厲風行。對待貪污腐敗的幾百號官員,康熙都沒有將他們處死,而是撤了他們的職位。雖然這種舉動有起到震懾作用,但是卻沒有徹底拔掉貪污之根。

乾隆在晚年時期,治國理政狀態已然不復當年,在《嘉慶皇帝》這本書中,作者提及清王朝衰敗原因,直將矛頭指向了乾隆的好大喜功,以至於讓後世子孫嘉慶、光緒等皇帝治理起衰敗的朝政來力不從心。

到了嘉慶時期,貪污的現象已然變成了集團型的趨勢了,一個官員貪污,就會牽扯出幾百號官員,民間流傳“辦一案,牽一串”,可見“清貪”難度之大。所以如果要革除一個貪官,那麼幾百號官員也會隨之而遭殃,如果真要治理、較真起來,整個社會將會動盪不安。即便嘉慶帝有心治理卻也力量不足。嘉慶帝面對貪官的治理方式比較柔弱,沒有威力:凡在任期間虧欠的官員,庫收應得銀數與實際庫存數不符合者,所欠款項,分別年限追補交定;若限期內補清,準其開復官職,否則分別情況給予處分。這種處理方式並沒有直戳貪官的痛處,想要以這種方式解決貪污問題只怕還得花費好久的功夫。嘉慶面對貪污之風越來越盛,心力交瘁,只好把這個擔子丟給後代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