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明朝貪污60兩就被殺頭 清朝爲什麼把斬殺貪官污吏調到2萬兩

明朝貪污60兩就被殺頭 清朝爲什麼把斬殺貪官污吏調到2萬兩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明清貪污銀兩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五代十國時期的後蜀國君孟昶,是歷史上著名的亡國之君。他在位期間,耽於逸樂,每天與花蕊夫人醉生夢死,最終在宋朝大軍攻擊下國破家亡。不過這個孟昶也並非生來就是不成器的貨色,他在登基初期的幾年內,也曾認認真真治理國家,勤政愛民,整頓吏治,幹得有聲有色。

明朝貪污60兩就被殺頭 清朝爲什麼把斬殺貪官污吏調到2萬兩

孟昶的文采很好,他爲了誡勉各地官吏潔身自律,寫過一首著名的“官箴”詩:“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苦口婆心教誨官員們要清廉自守,不可見利忘義。孟昶的想法,也是歷代皇帝們共同的想法。

明朝貪污60兩就被殺頭 清朝爲什麼把斬殺貪官污吏調到2萬兩 第2張

自古以來,貪官污吏就是國之大害。他們佔據高位,手握大權,不僅不去報效國家、爲民造福,反而把手中權柄當成撈取不義之財的工具,挖空心思徇情枉法,中飽私囊。他們的存在,不僅侵吞了海量的國家財富和民脂民膏,還嚴重敗壞了朝廷形象,踐踏國家法律尊嚴,危害之嚴重可謂罄竹難書。

明朝貪污60兩就被殺頭 清朝爲什麼把斬殺貪官污吏調到2萬兩 第3張

歷代皇帝爲了懲治貪官污吏,也是想盡辦法,費盡心機。但是“自古財帛動人心”,金銀財寶的誘惑,是如此強烈,總會有一批又一批官吏如飛蛾撲火一般鋌而走險。爲了徹底壓下這股歪風邪氣,皇帝們制定了極爲嚴厲的懲戒手段,其中數明太祖朱元璋下手最狠。

明朝貪污60兩就被殺頭 清朝爲什麼把斬殺貪官污吏調到2萬兩 第4張

《廿二史札記》記載,明朝開國後,朱元璋爲了嚴懲敢於以身試法的貪墨之徒,制定了近乎殘酷的懲罰標準:“明祖嚴於吏治,凡守令貪酷者,許民赴京申訴。贓至六十兩以上者, 梟首示衆”。哪個官員只要敢於貪墨超過60兩銀子,一概殺頭,絕不姑息。朱元璋鐵腕無情,說到做到。在洪武年間掀起的十餘次屠戮功臣浪潮中,數萬人掉了腦袋,很多人被殺的原因其實並不是什麼“功高震主”,而是貪墨腐化。

明朝貪污60兩就被殺頭 清朝爲什麼把斬殺貪官污吏調到2萬兩 第5張

到了清朝時,這種局面卻爲之一變,處理貪墨官吏的標準大大提高。《雍正上諭》記載,“挪移一萬兩以上至二萬兩者,發邊衛充軍;二萬兩以上者,雖屬挪移,亦照侵盜錢糧例擬斬”。一下子把處斬標準提高了三百多倍。

乾隆四十六年,甘肅發生一起震動天下的特大貪墨案件。甘肅布政使王亶望,勾結各縣地方官,大肆推行“捐銀納官”,說白了,就是讓豪紳富戶可以向官府交納一定數量的錢糧,成爲“國子監生”,獲得做官的資格。按理說,這筆鉅額銀兩應當如數上繳國庫,但利慾薰心的王亶望,卻與各縣官員通同作弊,以“甘肅旱災、賑濟災民”爲由,把這筆錢全部私分侵吞。

明朝貪污60兩就被殺頭 清朝爲什麼把斬殺貪官污吏調到2萬兩 第6張

案發之後,乾隆皇帝暴跳如雷。因爲甘肅這起貪墨案件,無論涉及官吏人數之多,侵吞銀兩之多,都創下清朝開國以來紀錄。盛怒的乾隆下旨嚴加懲處,“冒賑至二萬以上皆死,於是坐斬者棟等二十二人”。共有22個貪墨銀兩超過2萬兩的官吏被處死。

清朝皇帝爲什麼把斬殺貪官污吏的標準定得這麼高?因爲問題根源與他們自己密切相關。清朝皇帝對待大臣非常吝嗇,一品大員每年的俸祿只有180兩銀子,180斛米。七品縣令,一年只有45兩銀子,45斛米。官員們靠這點收入,要應付一家老小生活開支、僱傭幕僚、奴僕,迎來送往交際招待,顯然根本不敷使用。

在此前提下,清朝官吏們貪墨之風盛行,幾乎有官皆貪。清朝皇帝們在官員俸祿上省下大筆銀子,也對這種情況心照不宣,默認官吏們“吃個半飽自己去找”的灰色牟利手段存在。結果這種局面引發惡性循環,貪墨之風愈演愈烈,吏治日漸敗壞。雖然清朝皇帝們後來有所警覺,採取過養廉銀等手段,但已經積重難返,清朝覆滅也就不可避免了。

參考資料:《廿二史札記》《清史稿》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