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在古代中秋節有多重要?是何起源

在古代中秋節有多重要?是何起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秋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起源於上古時代,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中秋,有“團圓”之意,在這種內涵形式下,也有賞月、思鄉等重要節日主題。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中秋節的節日主題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實際上,中秋節的產生,並非就是以“團圓”爲起始主題,而“思鄉”主題,是南宋時期才日漸成熟的。本文通過中秋節的歷史沿革,來淺談中秋節的三大主題。

一、今月曾經照古人:中秋節的起源

在古代中秋節有多重要?是何起源

中秋節的最初雛形,可追溯到古人對自然天象、特別是對月亮的崇拜。《禮記》中有大量關於祭祀的內容,其中,西周時期,就有了“祭日於壇,祭月於坎”的記載。

到了秦漢時期,每逢秋分,皇帝便會派大臣祭祀月亮。西漢漢文帝時期,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寫了一本《淮南子》,蒐集和加工了大量和月亮有關的神話,包括“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故事,對後世影響很大。

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盛行,文人們對月抒懷的詩文也逐漸多了起來。陶淵明曾寫道:“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南朝著名的文學家沈休文曾寫過一首《應王中丞思遠詠月一首》,是較爲早期的吟月的詩文。但是,當時人們崇拜明月、對月抒懷不僅限於八月十五,詩中的“中秋”,只是指秋天的中間階段,類似於“仲秋”,並不是指節氣,而八月十五這天,也不是一個節日。最有力的證據是唐朝文學家歐陽詹的《玩月》,其中記載:

月之爲玩,冬則繁霜大寒,夏則蒸雲大熱,雲遮月,霜侵人,蔽與侵,俱害乎玩。秋之於時,後夏先冬; 八月於秋,季始孟終; 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 暑均; 取於月數,則蟾兔圓。

按照歐陽詹的意思,當時人們喜歡在八月十五賞月,是因爲夏天太熱,冬天太冷,又因爲八月十五這天月圓涼爽,因此這一天最適合賞月。可見,當時人們之所以在八月十五賞月,並不是因爲這是節日,而是因爲氣候合適。

唐朝是詩歌的天堂,關於“月”的詩詞,可謂汗牛充棟,其中,李白、白居易等人,對月亮的描寫更是佳句頻出。以至於到了唐朝中後期,賞月成了士大夫在八月十五必做之事。在《唐書·太宗記》中記載了“八月十五中秋節”一句話,正是因爲這句話,很多人認爲,中秋節起源於唐朝。如果從中秋的“賞月”習俗上來說,可以認爲中秋節起源於唐朝。但唐朝的中秋節,僅僅作爲一種時令,並非“節”的概念。真正把中秋定爲節日的,還是在宋朝時期。

宋朝時期,文化和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賞月的風俗融入了更多的娛樂和市井元素,也就是說,到了宋朝,中秋賞月已經不是士大夫階層的專利了,民間也逐漸形成了習俗,並且在這一天注入了諸如“團圓”等節日主題。到了南宋時期,朝廷正式頒佈假寧令,中秋節這一天官員可以休假一天。從此開始,中秋節才正式成爲了“節”。

在古代中秋節有多重要?是何起源 第2張

二、月若有情月長圓:北宋中秋的“團圓”主題

有唐一朝的鋪墊,中秋月圓之夜,文人、士大夫們開始在這一天賞月、吟詩抒懷。到了宋朝,這種傳統流傳更廣。不僅有蘇軾的《水調歌頭》,民間也有中秋賞月、嬉鬧、舉火把等習俗。

賞月雖好,但並不是年年都能賞月,比如遇到極端天氣,無月可賞,豈不掃興?於是在這一天,人們開始邀請好友歡聚一堂,若是無月,最起碼一家人能夠相聚一起飲宴。以士大夫晏殊爲例,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他和王君玉是至交好友,每逢中秋,二人都會在一起賞月。有一年中秋,因爲天陰,沒有月亮可賞,晏殊便十分掃興,王君玉便寫詩助興,並且把兩家的婦孺們都叫到了一起,兩家人歡飲到第二天天亮。

宋朝大文豪歐陽修,在中秋節也有邀請朋友歡聚的習慣。慶曆八年,歐陽修在揚州爲官,在中秋節之前,他早早地讓家人準備好中秋節的食物,他邀請梅堯臣等好友前來相聚。

最初,宋代文人大多邀請好友、同僚歡聚在中秋之夜,但這種習俗傳到民間,就更加世俗了。民間百姓每逢中秋,開始邀請自己的父母兄弟,親人們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多了許多生活的氣息。在農耕社會,中秋是豐收的季節,底層百姓便把秋收的農作物、蜜餞、瓜果等擺在桌子上,一家人共同品嚐,別有一番趣味。

在這時,有心靈手巧的媳婦,便會做一些糕點和酥餅。蘇軾在《留別廉守》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這裏提到了“小餅”,而在宋朝《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二字。由於《淮南子》所記載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也發生在月圓之夜,因此人們便把嫦娥、玉兔、桂樹(桂花)等圖案做在月餅表面,更加增強了中秋節日的民俗氛圍。因爲月餅和月亮的形狀一致,因此都有“團圓”的寓意。

這種中秋相聚的習俗,在民間得到發展後,明月、桂花、月餅、水果、酒等成了中秋節常出現的民俗元素,若是在江南或臨海,蟹也是中秋節必備的美味。親人們相聚,又有美食果腹,孩子們更加歡鬧,大人們更是笑聲不斷,團聚之情十分濃郁。

中秋節從唐朝到宋朝,其主題從“賞月”演變爲“團圓”,其主要原因可歸納爲三點:

第一,唐朝文化雖然繁盛,但大多文人都有消極避世的思想,因此關於中秋節賞月的文化氛圍大多充滿落寞和孤獨。宋朝以“重文輕武”爲國策,宋朝文人大多有范仲淹式的“家國情懷”,宋朝士大夫的心態相對比較積極,中秋賞月的清冷情調不再適應宋朝文人的大環境,因此宋朝士大夫多和同僚、好友、家人一起歡度中秋,對中秋的“團圓”主題,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第二,宋朝民間文化發展較快,中秋節也逐漸世俗化。宋朝文人將中秋節的娛樂方式多元化,民間也逐漸效仿,蔚然成風。民間節日習俗的演變,是推動中秋節節日主題變化的重要動力。

第三,農耕文明對“中秋”時令的影響較大,中秋節在民間伴隨着農產品、水果、月餅等文化的及時出現,推動了中秋“團圓”的美好寓意。

因此可以總結,中秋節始於唐朝,最初以“賞月”爲主題,經過時代的發展,到了北宋時期,中秋節加入了“團圓”的節日主題。

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南宋中秋的“團圓”主題

在古代中秋節有多重要?是何起源 第3張

如果說到了北宋時期,中秋節兼有“賞月”和“團圓”主題,到了南宋時期,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和文化,中秋節加入了“思鄉”的主題。

在北宋時期,中秋節的節日氛圍在士大夫階層、底層老百姓階層都相對輕鬆,文人們大多喜歡和好友一同賞月和團聚,民間也樂於在此時家庭團圓。在《全宋詩》中,有許多中秋家中團圓的描述。例如孔平仲在《熙寧四年中秋》中寫道:

月滿光尤好,秋殷氣更清,頻年苦陰雨,此夜獨晴明。後閣羅甥妹,前堂合弟兄。團圓最相稱,盡飲至深更。

但到了南宋時期,由於政治原因,特別是在南宋之初,宋朝經歷靖康之恥之後,南宋的遺臣們幾度南遷。每逢中秋,氣氛較爲壓抑,士大夫們開始懷念遠在北方的親人和故土,因爲不能“團圓”,所以形成了“思鄉”之情。此時的中秋節,加入了對親人、對祖國山河的強烈思念。

其中,南宋官員劉學箕在《安康中秋書》中寫道:

去年把酒諸子輿,月落尊空未歸去。今年把酒興如故,有月無月不須慮……但願吾身益強健,莫使骨肉嘆南北。

中秋之夜,這首詩本來思念家人,到最後卻感嘆祖國山河淪落,南北骨肉分離。

公元1174年,南宋宋孝宗淳熙元年的中秋之夜,著名南宋詞人辛棄疾寫了一首《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爲呂叔潛賦》,詞曰:

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抗金人士,這首詞他是寫給好友的,借用中秋月圓之夜,來抒懷山河破碎,收復故土的心願。雖然沒有體現“思鄉”,卻把充滿了家國情懷。可以間接地說明南宋文人對中秋節懷念故土的情懷。

實際上,靖康之恥後,宋朝失去了半壁江山,偏安一隅,爲了避免戰火,大部分富商、士大夫都遷居南方。但中國自古就安土重遷,遠離故土後,人們對北方的土地和離散的親人愈加思念。文人們可以以詩詞抒懷,底層百姓們則只能通過中秋之時,遙望明月當空,寄託思鄉之情,因此“思鄉”的節日主題,在民間發展很快。

除了政治環境外,理學的發展,也對“思鄉”主題的形成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在古代中秋節有多重要?是何起源 第4張

到了南宋中後期,理學發展迅速,儒家所倡導的“忠孝悌節義”更被社會所倡導,每逢中秋節,人們陪伴家人、孝敬父母、成了節日必備的情懷,因此,中秋節從一個節日,逐漸加上了一些倫理的意義。久而久之,當人們孤身在外,或者遠離故鄉時,這種“思鄉”之情就不僅僅是一種節日傳統,而是伴隨着骨子裏的倫理驅使。

綜上所述,中秋節從唐朝的“賞月”,到北宋時期的“團圓”,到了南宋時期,“賞月”和“團圓”的節日主題猶在,由於政治環境和理學的發展,中秋節又形成了“思鄉”的另一主題,多種節日主題相交匯,形成了更加豐富的中秋節日主題和習俗。

四、千里共嬋娟:總結中秋節三大節日主題

中國的傳統節日的形成和發展,都深受歷史和文化因素的影響,正是這種影響,才讓傳統節日保留了它的穩定性和發展活力。中秋節起源於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對月亮的崇拜,在歷史發展中不斷完善,到了唐朝時期,“賞月”成了中秋的一大風氣,後來逐漸形成習俗。北宋時期,士大夫風氣的轉變,中秋節加入了“團圓”的節日主題,並且由士大夫階層傳入民間,和中國的農耕文明相融合。南宋時期,由於歷史原因和理學的發展,“思鄉”的節日主題開始融入,形成了中秋節的重要節日文化。

賞月、團圓、思鄉這三大節日主題,被後世完整的繼承和發展,促成了中秋節在傳統節日中的獨特地位,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