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蜀漢在諸葛亮去世後還能維持30年之久,靠的是什麼?

蜀漢在諸葛亮去世後還能維持30年之久,靠的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發明家,同時也是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文章。

在三國歷史上,諸葛亮雖然不是一方諸侯,不過其影響力和知名度,卻足以和劉備、曹操、孫權等諸侯相媲美。作爲蜀漢歷史上唯一的丞相,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將一生都投入到復興漢室的事業中。自公元228年開始,諸葛亮開始北伐中原,也即和強大的曹魏展開了直接的較量。

不過,到了公元234年,積勞成疾的諸葛亮還是離開了北伐中原的戰場。對於蜀漢來說,諸葛亮的離去,自然是不可彌補的損失。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蜀漢並沒有迅速走向滅亡。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到了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權的司馬昭,調集了18萬大軍,從而發動了魏滅蜀之戰。對此,在筆者看來,因爲整體實力上的巨大差距,蜀漢的抵抗,自然是一場徒勞了。此戰,後主劉禪面對鄧艾的大軍,選擇開城投降,這標誌着蜀漢的滅亡。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去世後,蜀漢爲何還能堅持30年,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

蜀漢在諸葛亮去世後還能維持30年之久,靠的是什麼?

首先,對於蜀漢來說,可以在後諸葛亮時代堅持30年左右,自然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在筆者看來,就外部因素來說,蜀漢能夠苦苦支撐30年,離不開魏國自身的問題和東吳的北伐。換而言之,如果魏國沒有爆發內亂,或者東吳沒有起到牽制曹魏的作用,這都會導致蜀漢的滅亡時間明顯提前。其中,對於魏國自身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高平陵之變和淮南三叛。公元249年,司馬懿和曹爽之間的鬥爭,來到了最激烈的階段。這一年,司馬昭趁着曹爽出城的機會,在曹魏都城發動了兵變,這就是著名的高平陵之變。在高平陵之變中,司馬懿誅殺了曹爽及其黨羽,開始執掌曹魏大權。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平陵之變前,司馬懿就被大將軍曹爽晉升爲有名無實的太傅。基於此,在蜀漢丞相諸葛亮病逝後,他的老對手司馬懿,也因爲種種原因,沒有機會率軍攻打蜀漢。等到高平陵之變爆發後,雖然司馬懿重新掌握兵權。可是,這不僅距離諸葛亮去世,已經過去15年左右了,還由於當時的司馬懿,來到了70歲的高齡,從而更不可能親自率軍征討弱小的蜀國了。

並且,對於曹操建立的曹魏來說,自然不會一下子就被司馬懿篡奪了。雖然大將軍曹爽被殺了,但是,忠於曹魏的將領,還是掀起了對司馬懿家族的反撲,這就是著名的淮南三叛。對於淮南三叛來說,分別是公元251年爆發的王凌之叛,公元255年爆發的毌丘儉(guàn qiū jiǎn)、文欽之叛,公元257年的諸葛誕之叛。

對於淮南三叛來說,最終被司馬懿父子所平定。結果上來看,支持曹魏宗室的力量基本被司馬懿家族消滅殆盡。但是,這無疑給蜀漢的防禦減輕了壓力,也即從公元249年到公元258年的近十年時間裏,掌握曹魏大權的司馬懿父子,是很難集中主力來吞併蜀漢的。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淮南三叛之後,曹魏的內部,依然十分不平靜。甘露五年(260年),曹魏發生了甘露之變,曹髦不甘被控制,率領士兵反抗司馬昭,最後被司馬昭、賈充及成濟所殺。對於司馬昭來說,弒殺曹魏皇帝的行爲,一時間讓自己遭受了比較大的壓力。在曹髦被殺之後,司馬昭改立曹奐爲皇帝。到了這個時候,司馬昭徹底掌握了曹魏大權,從而獲得了發動魏滅蜀之戰的條件。由此,非常明顯的是,曹魏的內亂不斷,自然成爲蜀國得以苦苦支撐的重要原因。

蜀漢在諸葛亮去世後還能維持30年之久,靠的是什麼? 第2張

同時,就東吳的北伐來說,也爲蜀漢的防禦減輕了壓力。比如在公元252年,諸葛恪取得了對魏國的東興大捷。東興大捷,也被稱之爲東興之戰,發生於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吳建興元年)十一月;魏出動15萬大軍,兵分三路,進攻東吳的南郡、武昌、東興。其中,東路軍以司馬昭爲都督,領兵7萬,直逼東興。東吳以太傅諸葛恪爲主帥,率軍4萬,迎戰向東興進攻的魏軍。魏軍戰敗。司馬昭因此戰的戰敗而被削去侯爵,諸葛恪則在吳國的聲望達到了頂點。

在東興之戰的基礎上,到了公元253年春,東吳太傅諸葛恪再次出兵進攻曹魏,這促使曹魏不得不調集重兵來防禦東吳一方的北伐。由此,非常明顯的是,雖然魏國的實力要遠遠超過蜀漢,但是,在諸葛亮去世後,因爲司馬懿家族和曹魏宗室力量的爭鬥,加上東吳諸葛恪等人的北伐,所以很難集中兵力來進攻蜀漢,而這無疑是蜀漢存活30年的外部因素。

另一方面,就內部因素來說,雖然蜀漢丞相諸葛亮去世了,但是,諸葛亮依然爲蜀漢和後主劉禪留下了不少賢良之才。而這些對於蜀漢的穩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蔣琬與諸葛亮、董允、費禕合稱“蜀漢四相”。在諸葛亮去世後,蔣琬迅速穩固了蜀漢的局勢。並且率軍來到漢中這一益州的門戶,從而承擔來自曹魏一方的壓力。而到了公元244年,曹魏大將軍曹爽發動了針對蜀漢的戰爭,結果,·在這場戰役中,雖然曹魏一方兵力衆多,擁有10萬大軍,而蜀漢在漢中地區,只有數萬人。但是,缺乏經驗的曹爽被蜀漢擊敗,這不僅讓曹魏損兵折將,更導致曹爽在曹魏將士中的威望大跌,進而爲司馬懿成功發動高平陵之變埋下了伏筆。

蜀漢在諸葛亮去世後還能維持30年之久,靠的是什麼? 第3張

最後,和蔣琬一樣,費禕和董允這兩位諸葛亮器重和培養的大臣,同樣是棟樑之才。費禕擔任蜀漢尚書令時,執行休養生息的策略,促進了蜀漢國力的恢復,而董允曾擔任費禕的助手,並壓制了黃皓等小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蜀漢諸葛亮去世後,姜維依然堅定不移地執行諸葛亮的攻勢防禦思路,多次率軍進攻魏國,促使魏國很難集中兵力反攻蜀漢。陳壽在《三國志》中記載,公元238年—262年之間,姜維共進行了十一次北伐。因爲姜維不斷進攻,這讓曹魏將重心放在了防守,而不是反擊蜀漢上了。

當然,不管是蔣琬、費禕、董允還是姜維等人,都無法改變蜀漢和魏國實力上的巨大懸殊。公元263年,在魏滅蜀之戰中,趁着姜維和鍾會在劍閣對峙的機會,曹魏徵西將軍鄧艾偷渡陰平,最終得以兵臨成都。在此基礎上,後主劉禪投降,這促使蜀國率先告別了三國曆史的大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