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湘軍的數量並不多,爲什麼戰鬥力卻很高呢?

湘軍的數量並不多,爲什麼戰鬥力卻很高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後,清朝正規軍無法抵禦,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裝,湘軍就是在這時發展起來的。湘軍將領主要是湘鄉人,大多是封建儒生,士兵則招募湘鄉一帶農民。曾國藩和他的湘軍爲什麼會成功?曾國藩的湘軍數量很少,爲什麼戰鬥力很強?

湘軍的數量並不多,爲什麼戰鬥力卻很高呢?

儒生帶鄉奴

湘軍是曾國藩的發明,它產生於清王朝的不經意之間。1852年的時候咸豐皇帝讓曾國藩幫辦團練,組織鄉民搜索土匪,給他的這一指令很清楚,這不能體現出咸豐皇帝對曾國藩的重用。爲什麼呢?因爲像曾國藩這樣的幫辦團練大臣咸豐皇帝已經任命了45個。團練在中國是一種不離鄉的武裝組織,既不離開家鄉的,也不一定集中居住,有事的時候一起出來防止土匪的作亂行爲。從這個意義上講,咸豐皇帝的本意是讓他保境安民。曾國藩知道這樣小打小鬧的團練是不解決問題的,所以他創造出一種新的軍隊出來。

清朝原來的軍隊是我們大家經常提到的八旗和綠營,當時的八旗有20萬,分兩部分,一部分在北京,叫京師八旗,還有一部分在各地駐防,大概有35個駐地。京師八旗主要是護衛北京的城門以及各種各樣的事務,10萬人。駐在各地主要的任務是監視漢族軍隊,我們知道西安、南京、廣州都是八旗的駐地,他們在城市裏建單獨的滿城。這是八旗的情況。第二個部分是綠營,60萬人,是分省駐紮的。這些部隊是非常分散地駐紮,按照我看到的材料,在一個地點駐紮的人數最多的是200多人,駐紮最少的只有一個人,一個駐紮點大概是20人、30人到50人,這是標準的駐紮點。爲什麼這樣駐紮呢?這和清軍的任務有關。清代是沒有警察的,平時各種治安事務都是由軍隊完成,所以說這支軍隊本身是對內的,不是對外的,這跟太平天國是一樣的。湘軍是專門的作戰部隊,與八旗綠營都不同。

更重要的是,湘軍的兵是由軍官回鄉下招來的,招的是家鄉子弟兵。所以它的動員成本非常低,幾乎不要花什麼錢,不需要花更大的力量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動員出一支軍隊。這種方法能產生一種驚人的效率,首先是消除了清朝軍隊一戰即潰的現象,另外消除了敗不相救、勝不相援的積習。加上師生、同鄉這些當時非常富有感情的紐帶,形成湘軍的凝聚力。從社會學的角度講,湘軍“同鄉”、“師生”這種凝聚力是不會長久的,所謂的凝聚力就是共同利益——有肉大家一起吃。到了後期湘軍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好好幹活升官發財,另外打下一個城市後允許開城搶劫,這在當時非常流行,這也是後來後患非常嚴重的一種做法。

這種做法形成了湘軍的指揮體系——三級指揮體系,首先是大帥曾國藩,第二個是營官,營官管士兵,不能越級指揮,戰時有很多好處。如果打敗了以後,曾國藩有一條原則,這支部隊打敗了馬上就地解散,如果營官死在戰場上,士兵沒有把他救下來,這支部隊同樣就地解散。打勝仗呢?再給得勝的營官名額、銀子,可以回鄉再招,一個營變成兩個營,兩個營變成三個營,部隊就在打勝仗中成長起來了。打勝仗的部隊越打越多,打敗仗的部隊立即就消亡,這就是湘軍的做法。

部隊多了,大帥與營官之間增加了一級,叫分統,分統對他下面的營也不越級指揮。湘軍開啓了“兵爲將領”的先河,兵不再是國家的軍隊,兵是將領的軍隊。我們可以看到後面李鴻章、袁世凱、蔣介石都是這樣,他練的軍隊別人別想染指,那是沒有用的。

這種出於自然的方法,使湘軍不缺乏軍官和士兵。

由於當時的科舉制度,能考取功名的知識分子是極少數,考不上的是大多數,所以軍官的來源幾乎是無限的。第二個是農村破產,社會大量富餘勞動力沒有地方去,招兵正好是一條出路。湖南到現在還是這樣,家裏沒有飯吃就參軍。也就是說湘軍中軍官不愁,士兵不愁,但只有一條限制,就是錢,只要有了錢,就可以速度極快地無限量地擴大自己的軍隊。

從軍事學的角度來講,湘軍的這種崛起和當時的軍事技術、軍事學術的落後有關係,湘軍的發展方向和國家軍事近代化的方向完全背道而馳,但是它又是非常有效的。而且湘軍的這種臨時徵用的方法成本很低,打完仗以後就地解散回家,到時候一徵募就來了。這變成清朝後來常用的方法。它的後遺症到了中日甲午戰爭的時候暴露出來。

當時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中國編制了100萬的軍隊跟日本作戰,對手是日本已經經過德式訓練的的軍隊,打起仗來吃虧吃大了。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曾國藩的方法跟軍事近代化的方向完全背道而馳。曾國藩自己講過,他用的是明朝戚繼光的方法,營以下的內部編制是學戚繼光的。明末戚繼光的編制到了曾國藩的時期,隔了將近200年還能照搬使用,這說明了什麼?軍隊的編制和武器裝備相關,這說明武器裝備在200年中沒有太大的進步。這就是湘軍的基本特點——儒生帶鄉奴。

湘軍的數量並不多,爲什麼戰鬥力卻很高呢? 第2張

結硬寨、打呆仗

湘軍的基本戰術,用曾國藩的話說,叫“結硬寨,打呆仗”。曾國藩是一個崇尚“守拙”的人,他不喜歡靈巧的東西,他不相信任何一種能夠四兩撥千斤的取巧的事情。所謂“結硬寨”,湘軍到了一個地方以後馬上要紮營,他這一點是學太平軍。曾國藩制定了紮營之規,按照曾國藩的規定,湘軍每到一個地方首先要看地形選擇紮營地點,最好是背山靠水,然後要修牆挖壕,牆高八尺厚一尺,用草坯土塊組成。壕溝深一尺,壕溝挖出來的土必須要搬到兩丈以外,以防敵人用挖出來的土很容易地把壕溝填掉。壕溝外是花籬,花籬要五尺,埋入土中兩尺,花籬有兩層或者三層。搭籬笆是防敵軍的馬隊。

根據曾國藩的規定,湘軍開到新地,無論寒雨,立即挖壕溝,限一個時辰完成,對湘軍來講這種土木作業本來是他們的本行,這些士兵本來是農民,在家也是挖土的。營壘的防禦牆靠近內側叫子牆,士兵站這裏,牆外面一層是籬笆,防馬隊,再外邊是壕溝,防步兵。當時的火炮很少,火炮的控制力很小,防守是更有利的一方。

曾國藩的“結硬寨”能夠達到“制人而不制於人”的目的。因爲太平天國佔了很大地方,湘軍本來執行的是進攻的任務,但是他通過“結硬寨”的方法把進攻任務轉變成了防守任務。我們知道《孫子兵法》中說過“昔之善戰者,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部隊戰敗在於自己,能爲不可勝,不使人之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爲。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軍隊數量不夠的時候就守,軍隊數量非常大的時候纔開始進攻,“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湘軍的這種方法,使他們到了一個地方就安營紮寨,不是進攻,而是等着別人進攻。他們的任務是進攻城市,清朝指定的目標是攻打天京等等城市,怎麼進攻呢?很簡單,到一個城市邊上以後開始挖壕,並不跟太平軍打,而且每駐紮一天就挖一天壕溝。被湘軍攻打的城市,如安慶、九江等,城市城牆外圍的地貌全都被當年所挖的壕溝改變了,湘軍打一個城市用的不是一天兩天,他們用的是一年兩年,不停地挖壕溝,我一直開玩笑說他們在家鄉和他們到湘軍做的事情是一樣的,都是土木作業,他們乾的就是本行。但是這個辦法很有效,一道加上一道,無數道無數道地圍,無數道無數道地挖,一直讓這個城市水泄不通,就看城裏的糧食能堅持多久。斷敵糧道、斷敵補給,方法很笨,但是很有效,這就是“打呆仗”。

在訓練當中曾國藩非常注重守營,在軍營裏每天要做七件事情,七件事當中有三件事都是指派士兵按規定時間站到子牆上。比如第一條規定,五更(三點鐘)即起,派三成部隊站牆一次,即30%的部隊要站到牆上去,等到放醒炮,大家全起來了,部隊全整理完了,牆上的部隊纔可以下來,這是防止對方偷襲。第五條規定,燈時(晚上)派三成部隊站牆上,一直到部隊全部作業完畢了,還要換10%的部隊站在牆上防止夜襲。

如果我們今天總結一下曾國藩打仗有什麼奧祕,那就是他用世界上最笨的方法打了世界上最聰明的仗。湘軍的這種“結硬寨”的辦法使得太平軍對他一點沒有辦法。太平軍是比較驍勇能戰的,但是跟湘軍打,只要碰到這種路數的部隊,就一點辦法也沒有。太平軍希望跟湘軍進行野戰,而湘軍很少使用野戰,他們就守着最要緊的地方不動,看你怎麼辦。湘軍的辦法,大戰術就是圍敵打援,不停地包圍城市。

這種“結硬寨打呆仗”的方法是從攻城不利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胡林翼在1855年底到1856年初攻打武昌,帶着士兵往上衝。衝了三個月,傷亡3000多人,這個數字在中國近代史中並不是很可觀的,但是湘軍承受不起。因爲湘軍是子弟兵啊,3000多人的傷亡可能使一個村莊的青壯年全都拼光了,對帶兵的官來說,他們的精神壓力也是吃不消的,他們都是帶着家鄉人去打仗。所以湘軍還有一個特點,他們是死不起人的,是不能死人的。武昌之戰3000人的傷亡以後,還有一次就是湘軍歷史上最大的一個敗仗——三河之戰,又戰死3000人,此外都沒有重大傷亡,基本上是以很小的傷亡、很長的時間獲得一個最終的勝利。湘軍在武漢的外圍挖壕溝,挖內壕外壕,裏面的壕溝是對城裏的太平軍,外圍的壕溝是對城外來支援的太平軍。另外以水師切斷長江的通路。這個方法一直用了一年,從1855年8月份開始攻城,三個月後改挖壕,用挖壕的方法挖了一年把武昌打下去了。打九江也是這樣的,打安慶的時間更長。

毫無情趣的人

他的戰術非常非常簡單,挖溝就行了,他的戰略也是很簡單的。在他看來,長江把中國分成南北兩部分,長江上有三大鎮,上鎮是荊州,中鎮是武昌,下鎮是南京,中鎮還包括九江,下鎮還包括京口,總共五個城市。曾國藩看到太平天國已經佔據了南京、九江、安慶,如果再向上游發展,佔領武昌和荊州,那清朝就亡了。

對於這一點曾國藩有一系列的解說,但是這些解說有時候是說給別人聽的,有時候是說給自己聽的,很多是附會的說法,但是有一點他很清楚,如果長江被斷,全國就分成南北兩部分,中國是一箇中央集權的國家、是專制主義的國家,首先一定要保證各種指令的到達,如果收不到皇帝的諭旨,那下面就亂了。中國從來都不是地方自治的,沒有地方自治的能力和經驗,所以要保住長江,保持南北的文報相通,保證中央指令最終能下達到地方,這是曾國藩要做的,所以他就要長江。

湘軍中有一支很重要的部隊,就是水師。湘軍用水師控制長江。在控制長江的過程中,他又是從湖南出來的,沿江向東發展作戰成爲基本戰略。從湖南出來以後第一個大的城市就是武漢,下面就打到九江,然後就是安慶,安慶往下打就到南京了。在這個過程中,湘軍的後方基地是很堅固的,他不要考慮其他的因素,所以他對長江控制權是非常非常重視的。

問題在什麼地方呢?問題是他的這個想法本身不復雜,但是要實現這個想法很不容易,他是戰略的制定者,而決定戰略的人又不是他。咸豐皇帝經常調湘軍去作戰,咸豐帝希望曾國藩能儘快把戰爭發展到江蘇來,把湘軍能戰的部隊一直攻到南京城下,對於這一指令,咸豐帝也沒有說得很明顯,曾國藩當時跟他鬥來鬥去的。後來到1860年,太平軍打到上海去了,這時候咸豐帝頂不住了,任命曾國藩爲兩江總督,潛在的意思是,如果曾國藩不想做掛名的兩江總督,就得把南京打下來。但曾國藩還是不理會,他的戰略思想是非常強悍的。

曾國藩是一個毫無情趣的人,絕對不是一個顯得栩栩如生的人物,他的生活極爲乏味,這個人一直過得很苦,他有牛皮癬,每天抓癢都抓不過來,高興的時候找人下下棋,或是讀讀書,不會很過分。他是一個很寡慾的人,他做的事情也是建立在“傻”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聰明的基礎上。這就使我們看到的一種真正的智慧。

人類的大智慧絕對是要做在最基本的點上,不要討巧,不要取巧,不要用很多方法。他就是這麼一個人。在他這樣做的過程中,結果就造成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他是一個萬衆矚目的人。後人的附會、後人對他的神話從來沒有停止過,但是我們要知道,這是一個飽讀經書、做事紮實、稍微有點土有點呆的人。

安慶在很長一個時期是安徽省的省會,在太平天國打下安慶以後省會才搬家。安慶在長江的北岸,東面有一個小城市叫樅陽,在它南面長江南岸有一個小地方叫祁門,曾國藩大本營駐紮在祁門,合肥在安慶之北,武昌在它的上游,天京在它的下游,“天京”是太平天國的天京,現在叫南京。

曾國藩打安慶的時候已經把九江打下來了,第一支部隊是曾國荃的5000人,開到安慶城北;第二支部隊是楊載福的水軍1萬人,打下了樅陽;清軍主力在安慶的北方,一個是多隆阿,一個是李續賓。曾國荃到安慶以後在三個月之內挖壕溝,到八月份總算把壕溝挖完了,楊載福在樅陽把長江控制了,安慶南面過不去了,太平軍要救安慶,只有從北面攻。安慶是太平天國很重要的城市,清軍知道太平軍一定會來救,所以他們把主力放在北面。

安慶之戰是太平天國和湘軍的戰略決戰,這一仗打完了太平天國就註定大勢已去了,所以雙方都使用主力來作戰。湘軍先後動用的軍隊超過10萬,太平天國動用的軍隊大概五六十萬人,湘軍攻城的主力部隊大概4萬人,外圍還有一些部隊。這時候在天京的將領就考慮怎麼救安慶,安慶是陳玉成的地盤,陳玉成救安慶很積極的。

太平天國後期主要是三個人,第一是陳玉成;第二是李秀成,李秀成想先到南邊去,到危急的時候再救安慶;第三是洪仁玕,他想先到上海,買20艘小輪船,從水路突破長江的防線,但是實際上是實現不了的,他沒有錢。結果陳玉成待不住了,他帶着大隊人馬前去救援,一打打了幾個月。

打不進去,怎麼辦呢?他跨到清軍主力直奔武昌,一直打到黃州。清軍想圍城打援,陳玉成則攻其必救,但是到了黃州的時候遇到一個英國人巴夏禮,他說你不可以打武昌,他想也是,就回去了。此後就持續在安慶之北交戰,一直打不進去。安慶在東北角有一個地方叫菱湖,安慶的太平軍守軍和陳玉成的部隊都能夠隔湖相望了,但楊載福的部隊把菱湖從水上截斷,還是打不進去。在長江以南,楊輔清、李世賢、劉官芳的部隊配合李秀成,從南面攻打武昌。其中有一支打到祁門,曾國藩當時已經寫遺書了,準備跳水,不過李秀成的部隊打到了武昌附近。

當時太平軍的救援部隊只有一條路可以進安慶,即北線,但這條線是根本過不去的,如果真的把武昌打下來,湘軍會不會動?肯定會動,因爲楊載福的水師已經開始動了,李續賓也已經開始動了。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到,雙方都沒有真正的險招,不是比智慧,就看誰傻,一條心就這樣幹下去,誰幹到底誰就幹成了。

太平軍到了祁門大營附近曾國藩還是不動。從這個戰略中我們可以看到湘軍最基本的特點,也可以看到曾國藩做事的方法和思維的特點。在那個時代,有很多時候還是笨點好。曾國藩一輩子打了無數的敗仗,他就打過四次勝仗,第一次打下武昌、第二次打下九江、第三次打下安慶、第四次打下南京。

曾國藩的湘軍數量很少,爲什麼戰鬥力很強?曾國藩辦團練之前,並無帶兵經驗,完全一書生,他是自學成才,老師便是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所以我們看到,兩支軍隊各方面都很相似。

首先,兩支軍隊都奉行精兵戰略,兵力都很少。曾國藩帶領湘軍打了那麼多年,部隊數量一直不上萬,他按照戚繼光的方法,堅持精兵策略,打下武漢後,面對十餘萬太平軍,他把湘軍從八千裁撤到五千。他的老師戚繼光,與倭寇打了多年,部隊數量甚至從未超過四千。

第二,嚴格選擇士兵。戚繼光的部隊,並無多少武林高手,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曾國藩的士兵主要是山民,將士之間大多是同鄉、親戚、師生關係,依靠鄉黨宗族力量維持凝聚力。同時期的其他部隊,主力是遊手好閒之徒,因爲“好男不當兵”,他們平時偷雞摸狗,打仗時卻一觸即潰。

第三,嚴格選拔將領。湘軍將領幾乎全是讀書人出身的儒將,他們練兵認真,更擅長在部隊做思想工作。在曾國藩看來,能夠用思想凝聚全軍,纔是最好的將軍。將軍們仿效曾國藩,每天對手下士兵訓話,所以湘軍的紀律和凝聚力都很好,戰場上往往以少勝多。

第四,將士們的高工資。光玩虛的不行,必須有實在的物質基礎。戚家軍與湘軍,將士們的工資都很高,其實做到這一點很難,湘軍早期只是團練,朝廷不撥付軍餉,主要依靠地方士紳捐款。湘軍普通士兵的月薪是4.2兩,是綠營兵的3倍,可以養活一個四口之家。這樣,士兵們也就能心無旁騖地訓練、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