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漢武帝爲什麼要選擇儒家作爲主導思想呢?

漢武帝爲什麼要選擇儒家作爲主導思想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董仲舒創建了一個以儒學爲核心的新的思想體系,深得漢武帝的讚賞,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被漢武帝所採納,使儒學成爲中國社會正統思想,影響長達二千多年。

漢武帝爲什麼要選擇儒家作爲主導思想呢?

漢武帝上臺後,他急需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解決諸侯封國的問題。佔據西漢一大半領土的諸侯封國,已經嚴重地阻礙了作爲一個大統一國家的西漢王朝的發展,並且還有各自爲政,分崩離析的可能。雖然漢武帝他爹漢景帝打贏了“七國之亂”的戰爭,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當時漢武帝四處徵求意見,怎麼非常合理地來解決這個問題。也就在這種情況下,一直進行着傳道受業,天下聞名的大儒董仲舒,進入了漢武帝的視野。漢武帝先後三次召見了董仲舒,而且很快就喜歡上了董仲舒的主張。

董仲舒向漢武帝上了什麼主張呢?一是“天人感應”,二是“大一統”,三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爲什麼會喜歡董仲舒這個主張呢?因爲董仲舒說的意思是,君權是上天賜予的,不容動搖的。在這種情況下,天下是要實現“大一統”的。爲了實現“大一統”,最好的辦法,就是“獨尊儒術”。董仲舒在理論上解決了漢武帝必須要削藩,必須要實行皇帝高度集權的問題,所以漢武帝非常喜歡,開始實施董仲舒的主張。

不僅如此,漢武帝還讓董仲舒去參與實踐他提出的理論。這就是把他放去當江都易王劉非的國相。劉非就是一個想稱霸造反的諸侯,董仲舒去了後,他大爲高興,把自己比作是齊桓公,把董仲舒比作是管仲。這顯然與董仲舒提倡中央集權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就多次規勸他。

可以說,漢武帝派董仲舒去後,目的基本達到了。這時候,漢武帝決定把董仲舒提拔到中央來,擔任更重要的職位。不過,這時候,董仲舒遇到了一個人,這個人是主父偃。主父偃也是想做大的,他當然不願意董仲舒做大,於是就把董仲舒剛給漢武帝寫好的一份奏摺,拿去提前交給漢武帝。交給漢武帝后,漢武帝大怒,罷了董仲舒的官。

漢武帝爲什麼會大怒呢?原來,當時皇帝祭祖的地方長陵高園殿和遼東高廟發生了兩次大火。董仲舒便想借這兩次大火的機會,規勸漢武帝實施仁政,否則,會受到上天的處罰。照理說,這話也沒錯啊,漢武帝爲啥要生氣呢?原來,漢武帝和董仲舒都是極其聰明的人,他們都在打着各自的算盤。

董仲舒提倡“天人感應”,有表示“君權神授”的意思,同時也有“神權”約束“君權”的意思。就是說,皇帝你不能爲所欲爲,要受上天的制約。但問題是,這個“上天”在哪裏呢?沒在哪裏,在大儒的口裏。大儒說,這是“上天的懲罰”,便是“上天的懲罰”。這樣一來,董仲舒這樣的大儒,就成了控制皇帝的人。這還了得!所以,漢武帝要罷董仲舒的官。漢武帝這樣打擊董仲舒,是要董仲舒明白,你的主張,只能對削藩起作用,不能對控制“君權”起作用。

罷官不久,漢武帝又啓用董仲舒,讓他擔任另一個諸侯王膠西王劉端的國相。劉端這個人,更兇殘,想造反的心更大。漢武帝是想讓董仲舒再幫他勸化一個諸侯王。不過,這時候,董仲舒對漢武帝曲解他的主張,已經有些灰心喪氣,所以,只幹了四年,就辭官回家,只做學問,再不趟政治這渾水了。

再說主父偃。他阻止了漢武帝重用董仲舒後,自己獲得了漢武帝的信任。他是如何獲得漢武帝信任的呢?原來他給漢武帝出了一個“推恩令”的主意,不是從“道”的層面,而是從“術”的層面,徹底解決了西漢諸侯國的問題。顯然,漢武帝覺得,這比董仲舒的好用多了。

漢武帝爲什麼選擇了董仲舒的儒學?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漢武帝看中董仲舒的究竟是什麼?秦末的亂世留給漢高祖劉邦的就是一堆爛攤子,人口從2000萬減少到1300萬,大量的荒地無人耕種。劉邦和他的子孫文帝、景帝,只能對內與民生息,對外韜光養晦。他們對北方的匈奴好生相待,以金帛換和平,還送公主嫁給匈奴的首領,好不容易贏來了五十年左右的太平歲月。

漢武帝是一個有福的君主。等到他即位,國家有實力了,國庫堆滿了金銀財寶,人口也增長到3600萬。野心勃勃的漢武帝想振奮一把,重溫大秦的帝國夢想。要實現帝國夢光有實力不行,還得有一套治理國家的理論。懂得一點政治學的都知道,成功的政治統治,最重要是靠兩塊基石:一是具體的治理術,二是抽象的合法性理論。

秦始皇當年靠法家的治理術統一了天下,但漢武帝是明白人,他非常清楚,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垮臺這麼快,就是因爲法家不能收服人心啊!要天下衆生服服帖帖,認定大漢王朝具有統治的合法性,代表天命,就需要有一個大理論。如何治理國家,漢武帝很內行,但合法性理論,他完全外行,要有真才實學的人獻計獻策,爲他幫忙。

可能你會想,孟子講的王道政治不是一套合法性理論嗎?漢武帝爲什麼不現成拿來用?你一定記得,在孟子看來,只有對百姓施仁政,才符合天命,而漢武帝要北征匈奴,南伐蠻夷,顧不上百姓的利益。何況孟子還認爲人人皆可爲堯舜,也可以代表天命。漢武帝很討厭在政治權威之外,還有另一種跟自己過不去的思想權威。他想獨霸天命,尋找一個讓君權直通宇宙的壟斷性理論。於是,儒家要爲君王所用,就要調整自己的理論,提出一種君王能接受的儒學新形態。董仲舒就是完成這個內部調整的人。

董仲舒又是如何調整儒家學說的呢?

董仲舒是博覽羣書的大儒,據說他“三年不窺園”,三年裏都埋頭苦讀,不到園子裏逛,這樣寫出了一部大書《春秋繁露》。慕名而來的粉絲很多,董仲舒故作神祕,像慈禧太后的垂簾聽政一樣,隔着帷帳給學生上課,衆多門生只聞其聲,未見其人,把董仲舒奉爲聖人。消息傳到漢武帝那裏以後,漢武帝馬上下旨:把他找來,我要考考他!

在年輕有爲的漢武帝面前,董仲舒從容不迫,侃侃而談,拿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論。其中最重要的是兩個亮點:一個是“天人感應”,另一個是三綱說。古代中國人最看重的是天與人的關係。孔子提出仁,打破了巫師的傳統,可以繞過君權,通過人的心靈和天命合一。這叫做“天人相通”。但是董仲舒卻認爲,人與天的關係和心靈無關,必須經過君權的中介。天人之間,只是外部感應的關係,比如說天上掉了一顆流星,就是人間死了一個偉人。這就叫“天人感應”。

爲什麼流星跟偉人有關係呢?因爲董仲舒把先秦的陰陽五行說,引進了本來具有人文主義傾向的儒學,發明了一套體系龐大的陰陽五行宇宙論。董仲舒接着陰陽五行的說法,說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一樣,每一朝代都代表五行中的某個天命。五行就是天命中的五種道德,朝代的更替就是天德的輪替,木德、火德、土德、金德、水德,循環往復,這叫做“五德終始”。

比如,夏朝是木德,被金德的商朝所克;而金德的商朝又被火德的周朝所替代。秦朝太短命了,不能算有德的朝代,於是,取代周朝的漢朝就是水德王朝。玄乎乎的陰陽五行說到了漢代,經過董仲舒的理論包裝,竟然成了漢代官方思想的一部分。現在來看,漢朝的人,無論朝廷的皇帝,還是民間的百姓,都有點神祕兮兮。漢武帝也和秦始皇一樣,迷信鬼神,到處求仙,恨不得自己萬歲萬萬歲,大漢王朝也能千秋萬代,永世長存。儒生也投皇上所好,把比較理性的儒學搞成神祕主義的政治神學。

漢武帝爲什麼要選擇儒家作爲主導思想呢? 第2張

你可以說這種神神道道的政治神學幾乎是回到了巫師傳統,是儒學的大倒退。不過呢,融入了陰陽五行的董仲舒儒學,在漢代卻比孟子的仁政更有說服力。秦漢畢竟距離遠古不遠,那時候更能打動人心的,不是心靈中的道德自覺,而是冥冥中的神祕力量。

漢代的社會政治秩序,也是建立在這種神祕力量基礎上的,那就是你非常熟悉的“三綱說”。

在這之前,西周有一套以禮樂爲中心的秩序,孔子也提出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荀子認爲,在仁和禮之間,首先應該解決禮的問題。到了董仲舒,又給這套秩序安上了一個宇宙論的基礎。董仲舒說:天上有三光,日、月、星辰,對應着人間有“三綱”,就是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婦綱。禮的社會秩序,就成了政治神學的一部分。三綱說後來被稱爲“綱常名教”,從漢武帝之後,歷經兩千年而不衰,成爲儒家思想的核心。

“天人感應”和“綱常名教”,董仲舒的這兩部分思想,後來的命運截然不同。天人感應這套,偏離了儒學人文理性的本色,被後世的宋明理學看不起,看作是歪門邪道。但是三綱說卻一直延續,成了古代社會秩序的核心。現在你明白了,爲什麼董仲舒把儒學引入了廟堂,但總體來看,後世對他的評價並不高。他讓儒學被皇帝接受,但是也付出了代價,犧牲了儒學人文和理性的本色。

爲什麼漢武帝會看上董仲舒的學說?簡單地說,董仲舒提出兩套方案都是漢代統治者急需的,陰陽五行宇宙論作爲一套形而上的政治理論爲漢朝解決了統治合法性的問題;而作爲形而下的三綱說解決了社會秩序的問題,而且一直延續下來,成了古代社會秩序的核心。漢代儒學沿着董仲舒的思路,變得越來越神祕,這決定了它的命運難以長久。從魏晉到唐末,儒學受到佛教衝擊,經歷了八百年的低潮期,到北宋才重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