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朱元璋聽到常遇春的死訊,爲何卻心如絞痛以及哭溼草木?

朱元璋聽到常遇春的死訊,爲何卻心如絞痛以及哭溼草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但是這個時候的朱元璋還不是一個真正的皇帝,因爲在他的頭上,還有另一個元朝皇帝。此時的元朝已經在崩潰的邊緣,而南方的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張士誠,獲得與元朝決戰的資格。朱元璋北伐勢在必行,以徐達、常遇春爲統帥,派出25萬大軍進攻元朝。帶兵打仗,統籌全局,徐達在當時可以說是第一人;三軍奪帥,衝鋒陷陣,常遇春必定排在首位,這樣的兩員猛將聯手出征,何愁北方不定。原本他們都可以一直跟隨朱元璋,遺憾的是,常遇春在兩年後班師回朝時死於柳河川,連心如鐵石的朱元璋聽到常遇春的死訊,都心如絞痛,爲其哭溼草木。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元朝末年,民不聊生,在實行“四等人”制度的元朝,漢人是沒有什麼地位的。常遇春從小就身手不凡,史書稱他“猿臂善射”,即使是這樣,也免不了被元朝官兵欺負。無奈之下常遇春只能落草爲寇,但是一輩子當草莽也不是辦法,自己一身本事無處施展確實可惜。直到1355年,常遇春在和州打家劫舍,剛好朱元璋也帶兵來到此地。常遇春早就聽說過朱元璋平易近人,不會殘害百姓,經過幾天的觀察,發現事實確實如此,於是決定投靠朱元璋。朱元璋剛看到常遇春時並沒有給他什麼好臉色,以爲他就是個想混飯吃的人,雖然收留了他,但是並沒有重用,直到“渡江之戰”朱元璋纔對常遇春大爲改觀。

朱元璋聽到常遇春的死訊,爲何卻心如絞痛以及哭溼草木?

此時的朱元璋手下雖然有幾萬兵馬,但是對於元朝來說,朱元璋只是“匪患”,並不值得重視。朱元璋正是利用元朝這樣的心態,一點一點地壯大自己,而這個時候,朱元璋需要進攻的地方是採石磯。想要進攻採石磯就必須渡過長江,然而元軍“半渡而擊”,朱元璋置身於危險之中,此時的常遇春駕駛一條小船,衝到朱元璋面前,幫助朱元璋順利登岸,奪得采石磯。可以說此戰常遇春功不可沒,很快就被任命爲“總管府先鋒”,成爲朱元璋手下的一員大將。

朱元璋聽到常遇春的死訊,爲何卻心如絞痛以及哭溼草木? 第2張

在明朝的開國名將中,最擅長衝鋒陷陣的必定是常遇春。衝鋒陷陣,需要的首先是強大的武力,其次入場的時機也非常重要,需要找到敵軍兵力較爲薄弱的地方,一機而中,否則的話就是魯莽,還會白白送掉性命。朱元璋和陳友諒之間最大的一場戰役“鄱陽湖之戰”,朱元璋能夠以少勝多,常遇春功不可沒。

當時的朱元璋實力遠不如陳友諒,雖說有水軍,但是戰船都是從陳友諒那裏搶來的中下等的船隻,而且數量稀少,其餘的大部分是漁船。而陳友諒的戰船分上中下三層,並且隔音效果很好,即使上層打了敗仗,下層也根本聽不到,依舊會拼命抵抗,可以說陳友諒確實是個鬼才。在此次戰役中,陳友諒的大將張定邊一眼就認出了朱元璋的船隻,命令戰船衝向朱元璋,要命的是朱元璋的船隻太小,不慎擱淺了,想逃命都不行。這個時候常遇春拈弓搭箭,一箭射中張定邊,趁機衝殺敵陣,救出了朱元璋。

在和元朝大決戰之前,朱元璋最大的對手就是陳友諒和張士誠,但是他們倆都對常遇春頭疼不已,因爲常遇春這個無雙猛將真的太能打了,完全招架不住。在進攻元朝的過程中,元朝三大都:大都、上都、中都,其中兩個都是常遇春打下來的,朱元璋如果沒有常遇春,能不能打過陳友諒真的很難說。朱元璋自己也曾說:“開國的功勞算作十分的話,那麼常遇春應該佔七八分”。雖然有誇張的成分,但也看出常遇春對明朝的貢獻有多大,只可惜天妒英才,一代猛將凋零過早,令人扼腕嘆息!朱元璋聽到此噩耗,哭溼草木,可見兩人感情之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