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揭祕:春秋時期的一些小國如何生存的?

揭祕:春秋時期的一些小國如何生存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1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發生於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的假途滅虢,是春秋時期非常著名的典故,。

事實上,假途滅虢並不是春秋時期大國找藉口欺負小國的開端,類似的事情楚國早就做過。

在莊公六年(公元前688年),楚國國君楚文王想滅掉申國(今河南南陽附近),卻必須經過鄧國(今河南鄧州附近)。

於是乎,楚文王聯繫鄧國國君鄧祁侯,希望可以借道。

晉獻公找虞國國君借道時,還要送上大批美玉和名馬,而楚文王借道卻什麼都沒給,因爲楚文王是鄧祁侯的外甥。

楚文王伐申,過鄧。鄧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

我在假途滅虢的時候就說過,大國找小國借道,那就是標準的不安好心,任何智商正常的人都不會答應這種無理要求的。

虞國國君之所以願意借道,那屬於沒有辦法;鄧祁侯願意借道,完全是希望楚文王看在親戚關係的份上,能因此放過鄧國。

就好像虞國出了宮之奇這種所謂的“聰明人”一樣,鄧國也冒出來三個聰明人,分別是騅甥、聃甥和養甥,史稱“三甥”。

當楚文王進入鄧國地盤之後,鄧祁侯設宴款待自己的外甥,而三甥卻在這個時候對鄧祁侯說:楚文王這貨不是好東西,趕快殺了他,否則將來我們會被他滅國的。

鄧祁侯一聽到這種言論,當時就急眼了:你們開什麼玩笑?楚文王好歹是我外甥,多少能給我點面子。要是殺了他,換一個和我沒親戚關係的人當楚王,並派大軍前來爲楚文王復仇,我們該怎麼辦?

騅甥、聃甥、養甥請殺楚子,鄧侯弗許。三甥曰:“亡鄧國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圖,後君噬齊。其及圖之乎?圖之,此爲時矣。”鄧侯曰:“人將不食吾餘。”對曰:“若不從三臣,抑社稷實不血食,而君焉取餘?”弗從。

鄧祁侯這種想法對不對?當然對啦!

鄧國和楚國最親的關係,就是鄧祁侯與楚文王之間的甥舅關係,如果鄧祁侯不管不顧,前腳答應借道給楚國,後腳就趁飲宴之機把人家國君給砍翻了,這叫什麼事兒呢?

關鍵是:如果楚國以此爲藉口,派大軍討伐鄧國,你說誰敢管這閒事?這事說到哪都是楚國有理啊!

正因如此,鄧祁侯並沒有殺楚文王,而是在宴會過後,安安穩穩地把他送走了。

結果如何?十年之後的莊公十六年(公元前678年),楚國出兵滅了鄧國,楚國當時的君主還是楚文王。

還年,楚子伐鄧。十六年,楚復伐鄧,滅之。

揭祕:春秋時期的一些小國如何生存的?

故事講到這一步,相信不少讀者會拍着大腿喊道:“怎麼樣?鄧祁侯不聽三甥的建議,認爲自己和楚文王有親戚,結果被人家滅了吧?”

這話說得有沒有道理呢?自然是有的。

可就算鄧祁侯聽從了三甥的建議,就能避免鄧國被滅亡的命運嗎?同樣不行。

還是那句話,實力弱小就是原罪。當狼想吃羊的時候,藉口是要多少就能找多少的。

地區兼併統一已是當時的大勢所趨,而楚國早已成爲當地無可爭議的霸主。從這層意義上講,楚國統一相關地區的趨勢同樣是無可逆轉的。

這種觀點或許會讓許多人感覺喪氣:什麼叫楚國統一相關地區的趨勢無可逆轉?你這不是赤裸裸地宣揚宿命論嗎?

可問題是:從春秋時代開始,楚國的霸業就開始了。他們今天滅了這個小國,明天滅了那個小國,直到秦始皇時期,楚國好像也沒有任何衰亡的跡象啊!

吳國和越國都曾是稱雄一時的強國,吳國還曾一度攻破楚國國都,逼得楚昭王逃到隨國避難。然後呢?吳國被越國滅掉,越國被楚國滅掉。

我之所以要強調楚國的強大,只是告訴大家一點:所謂的周邊小國可以通過個人能力避免亡國,實在是有些異想天開。

至於把希望寄託在斬首楚國國君一事上,更是天方夜談。

從春秋到戰國,楚國出現的內訌太多了:爹和兒子相愛相殺,哥哥弟弟互相攻伐,叔叔侄子反目成仇,都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楚國的下限依舊是地域性強國之一。

這就是大國的底蘊所在。

或許有人會發出疑問:楚國雖強,但也發生過數次滅掉小國,又不斷讓小國復國的事。

楚國如果真有你所說的這麼強大,他爲什麼不一勞永逸地解決掉周邊所有小國呢?

關於這一點,我們來看看蔡國的命運就知道了。

據說春秋時期有四大美女最爲出名,分別是息嬀、夏姬、西施和文姜,其中息嬀是陳國國君陳莊公的女兒,後來嫁給了息國國君,也因此被稱爲“息夫人”。

在息夫人出嫁之前,她有個姐姐嫁給了蔡國國君蔡哀侯。到了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息夫人準備出嫁時,恰好路過蔡國,所以息夫人就到姐姐家裏吃了頓便飯。

結果呢?由於息夫人過於漂亮,蔡哀侯有點把持不住自己,非禮了息夫人。

蔡哀侯娶於陳,息侯亦娶焉。息嬀將歸,過蔡。蔡侯曰:“吾姨也。”止而見之,弗賓。

當然了,具體是怎麼非禮的,非禮到什麼程度,史書沒有寫。但息國國君得知這一消息之後非常憤怒,就決定教訓一下蔡哀侯。

可息國是一個小國,打不過蔡國,所以息國國君就希望楚文王能夠出面,幫助自己教訓一下蔡哀侯。

如果直接求援還好,可息國國君非要玩一出騷操作,他對楚文王說:“請您假裝攻打我,然後我去向蔡國求援,到時候你放過我,把蔡國軍隊打殘就行了。”

息侯聞之,怒,使謂楚文王曰:“伐我,吾求救於蔡而伐之。”

楚文王聽到這消息之後是什麼反應?我估計他老人家的門牙都快要笑掉了。

當初自己越鄧伐申,是靠着甥舅關係軟硬兼施才實現的;晉獻公假途滅虢,是拿着美玉名馬軟硬兼施才實現的。

現在可好,兩隻羊起了衝突,其中一隻羊居然打算請狼來幫忙當裁判,這就叫“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楚國出兵自然手到擒來,蔡國軍隊被打得大敗而回。

秋九月,楚敗蔡師於莘,以蔡侯獻舞歸。

據說,楚文王本來沒打算趁機滅掉息國,是蔡哀侯被打敗之後想報復息國國君,就對楚文王說:“您知道我爲什麼要非禮息夫人嗎?實在是因爲她太漂亮了!”

蔡哀侯爲莘故,繩息嬀以語楚子。

同是色中餓鬼的楚文王找機會見了息夫人一面,立刻驚爲天人,於是在莊公十四年(公元前680年),楚國正式滅掉息國,楚文王也把息夫人給收編了。

息夫人入楚之後,生下了兩個了不起的兒子,一個叫熊艱(楚堵敖),另一個叫熊惲(楚成王)。

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滅息。以息嬀歸,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

入楚之後,息夫人一直悶悶不樂。楚文王問她爲什麼不開心,息夫人說:“我一女嫁二夫,有什麼值得開心的呢?”

楚文王認爲,這一切的根源都在於蔡哀侯,要不是這個老小子非禮息夫人,哪來這麼多的破事呢?於是再次率軍攻打蔡國。

楚子問之,對曰:“吾一婦人而事二夫,縱弗能死,其又奚言?”楚子以蔡侯滅息,遂伐蔡。秋七月,楚入蔡。

這個故事的狗血味十足,我們暫且不加討論,單說蔡國的結局。

當初楚文王一再打敗蔡國軍隊之後,卻始終沒把蔡哀侯怎麼樣,俘虜了之後又把他放回去。

楚文王爲什麼要一再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而不是直接滅掉蔡國呢?

這個問題我暫時不回答,請大家帶着問題繼續往下讀。

蔡哀侯去世之後,他的兒子蔡穆侯繼位,並將自己的妹妹蔡姬嫁給了已成霸主的齊國國君齊桓公。

按常理推斷,蔡國找了齊國當靠山,自然就不再畏懼楚國了,可沒過多久,蔡姬就惹禍了。

僖公三年(公元前657年),齊桓公和蔡姬乘船遊玩。據說齊桓公不會游泳,所以非常害怕掉到水裏,而蔡姬想逗逗他,所以就站在船上左搖右晃。

齊桓公嚇得臉色都變了,要求蔡姬別這樣做,可蔡姬恃寵而驕,反而把船晃得更厲害了。齊桓公勃然大怒,直接把蔡姬趕回了孃家。

齊桓公雖然把蔡姬趕回了孃家,卻沒有明言要休掉她,但蔡穆侯以爲齊桓公這種做法,就等於是休掉了自己的妹妹,於是安排蔡姬嫁給了別人。

齊侯與蔡姬乘舟於囿,蕩公。公懼,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未絕之也。蔡人嫁之。

感覺自己丟了面子的齊桓公立刻以此爲藉口,發兵攻打蔡國,並直接俘虜了蔡穆侯。

四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侵蔡。

看到息夫人和蔡姬的故事時,我總有一種欲言又止的感覺。

這兩個故事實在是太像了:因爲一個女人,打了一場戰爭,俘虜一位國君,最終卻沒能滅掉國君所在的國家。

在這兩個故事裏,被俘虜的國君都是蔡國國君,而且是父子倆,沒能被滅掉的國家也是同一個國家——蔡國。

在我看來,狼喜歡吃羊是一種天性,沒什麼道理可講,更不值得批判。

但根據息夫人和蔡姬的故事來看:狼之所以喜歡吃羊,是因爲羊不講衛生,還經常用難聽的叫聲打擾鄰居。狼爲了捍衛草原上的美好環境,這才決定吃羊。

事實上,楚國和齊國不滅蔡國的原因很簡單:蔡國的地理位置過於敏感。

蔡國位於今天的河南上蔡縣附近,地處淮河以北。無論是齊國還是楚國,只要他們滅掉了蔡國,就必須直面另一國家的兵鋒。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齊國或楚國其中一個國家兼併了蔡國,另外一個國家肯定會非常不高興,蔡國周圍的一堆中原二流國家(陳、衛、鄭、許、曹等)同樣會沒有安全感。

所以當楚文王俘虜蔡哀侯的時候,會有一堆小國國君出來說情;當齊桓公俘虜蔡穆侯的時候,同樣有一堆小國國君出來說情。

從這個角度來看,蔡國挺悲哀的,夾在齊楚兩個大國之間,活得毫無尊嚴。

但我們必須得說,這也是蔡國的幸運。若非蔡國佔據如此敏感的地理位置,那麼“假途滅虢”和“越鄧伐申”之類的故事主角,肯定有蔡國的戲份。

這也是齊楚雖強,卻不會兼併周圍所有小國的主要原因。他們都受制於生產力,其領土擴張的界限一旦達到,不在範圍內的小國就會相對安全一些。

當然了,這些小國雖然可以暫時保平安,但像蔡哀侯和蔡穆侯父子倆接連被俘虜這種恥辱,這些小國肯定也是一點都不會少的,我們以後會逐一講到。

我之所以突然決定寫春秋戰國的歷史,主要是因爲這一時期並沒有類似於諸葛亮或岳飛那樣的圖騰級歷史人物

在這種背景下,我反對英雄史觀,並不會引發太多英雄粉絲帶來的爭議。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春秋戰國這段歷史就是中華民族的內戰,並不涉及民族衝突,更沒有正義邪惡之分。

在這種背景下,誰滅了誰都談不上多大的事,因爲大家對於統一這件事的認識,並沒有什麼分歧。

當看到吳國滅掉楚國的時候,湖北人不會傷心落淚;當看到齊楚反覆欺負蔡國的時候,河南人不會黯然銷魂。

在儘量不涉及現實影響的前提下,我自信能夠讓讀者看到更爲純粹、原屬於國家層面的博弈本質。

春秋時代的絕大多數國家,都是無聲無息中被強國兼併,以至於有些國家連個國號都留不下來。

只有某幾個相對幸運的小國,因爲其滅亡具有傳奇性和戲劇性,才被傳統史書所記載,更是口口相傳直到今日,並引來讀者們的幾聲哀嘆。

事實上,只有將利益點代入國家內部的各個階層之後,我們才能深切領悟到:被滅亡的小國統治者,他們到底有多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