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李白曾經追悼過晁衡,爲何晁衡後來卻活着回來了呢?

李白曾經追悼過晁衡,爲何晁衡後來卻活着回來了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作爲同時期全世界最爲強大的國家,全世界都在瘋狂來到唐朝進行學習,我們鄰居日本尤甚,日本又是一個特別善於學習別人的國家,因此,唐朝給日本留下了很深的影響。

日本封建王朝自公元646年大化改新後,全國上下積極吸收文化。當時日本的鄰居華夏唐王朝是世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並且彼此之間挨的很近,所以在統治者的號召下,日本百姓都開始學習華夏文化,他們把中國作爲榜樣,按照隋唐王朝的政權形式,建立起新的制度,並不斷派出大批使節到中國實地考察,這些人被統稱爲“遣唐使”,細分點又包括大使、副使,以及大使之上的持節使,他們都是天皇的大臣,或者是一些學生、工人等。

李白曾經追悼過晁衡,爲何晁衡後來卻活着回來了呢?

公元713年,也就是唐玄宗開元元年,日本一位17歲的學生跟隨者使節團隊來到唐朝,他叫阿倍仲麻呂,日本的名字都難記,下文換稱呼。

阿倍來到唐朝後,受到當地百姓的歡迎和隆重接待。一些大臣官員提供便利,將他們送到首都長安。

按照當時的規矩,來到中國的日本學生都要進入國子監學習,這個國子監也就相當於今天的清華北大,是政府機構建立的全國最高的學府,能進入裏面學習,也是很不容易的。阿倍也不例外,經過在國子監好幾年的勤學苦練,他和許多同學一起參加學校舉辦的考試,儘管題目很難很偏,充滿了政治元素和文化語言上的差異,但他還是考出了不錯的成績,以高分賜進士及第。從此阿倍在政府擔任大臣,成了皇帝身邊的一個侍從,官是不大,不過很輕鬆,算個美差事,後來因爲工作認真,被玄宗賞賜了一個漢人名字,叫晁衡。

說起晁衡,或許不少人腦海中就有些印象了,這個晁衡是盛唐時期的一位詩人,與當時的大師李白、王維、杜甫、儲光羲等人都有來往,感情很深厚,雖然晁衡在詩歌上的成就和名氣比起這些人來說差的太遠,但哥幾個還是有事沒事就聚在一起,喝喝酒,也吟吟詩。一晃,晁衡就在中國待了幾十年,中間也沒有回到日本,心中的思鄉之情非常旺盛,如果讓小編在外邊待上半年不回家,小編一定天天以淚洗面。

晁衡提出回家的請求後,唐玄宗答應了他,在李白、王維等人的告別後,晁衡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王維即興寫了一首詩贈別。

原文如下:《送祕書監還日本國》 銜命將辭國,飛才添侍臣,天中留明主,海外憶慈親。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回國晁衡一點也不孤單,還有一位中土高僧鑑真和尚也和他同行。這位65歲的高僧已經是第六次前往日本了。

在回日本的海路上,船隊遭遇大風暴,他們被衝散,鑑真一路漂泊,到最後竟然也來到了日本,而晁衡卻一直下落不明,似乎消失在了海上。

李白曾經追悼過晁衡,爲何晁衡後來卻活着回來了呢? 第2張

第二年初春,晁衡遇難的消息傳回了唐朝,他的朋友都非常悲傷,李白則是痛心疾首的寫下了一首《哭晁衡卿》詩:日本晁衡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然而老天並沒有那麼絕情,晁衡其實沒有遇難,而是漂流到了越南國。公元755年,晁衡再次回到中國,繼續了他的官宦生涯,只可惜以後的生活再也不能安穩快樂,因爲安史之亂就在那一年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