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西夏王朝的奠基者:李繼遷到底有多牛?

西夏王朝的奠基者:李繼遷到底有多牛?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夏是一個古老而神祕的國家,在北宋初期建立,憑藉着西北一隅之地,與當時東亞最大的幾個國家——宋、遼、金以及後來橫掃天下的蒙古帝國周旋抗衡,在大國的夾縫中生存了近兩百年,實屬難得,它的狡猾、勇氣與堅強都來源於他的奠基者——李繼遷。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西夏王朝的奠基者:李繼遷到底有多牛?

西夏的開國君主是李元昊,党項人,但是實際創立者是他的爺爺李繼遷。党項是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關於党項人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一說党項是羌族的一支,另一說是鮮卑拓跋氏的後代,不管哪種說法,總之党項是一個神祕的少數民族。

李繼遷的遠祖叫拓跋思忠,是唐朝末年的党項領袖拓跋思恭的弟弟,拓跋思恭因幫助唐朝皇室鎮壓黃巢起義有功而被賜姓李,拜夏州節度使,不久之後李思恭就去世了,他的一個弟弟被封爲定難軍節度使,之後在五代亂世中定難五州(夏、綏、靜、宥、銀)就成了李(拓跋)家的地盤。

李繼遷少年而胸懷大志,當族兄李繼捧向北宋納土投降時,他非常憤懣

但是無奈城池已經被宋軍接管,他作爲党項貴族是重點監控對象,正常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出得城去,於是李繼遷使用了他一生中最爲擅長的手段——詐降。

?

在宋軍接管之後,李繼遷十分的老實。有一天,李繼遷帶着十幾個家奴,擡着一口棺材來到了城門口,對守門官兵說要出城去葬了自己的乳母,面對如此聽話而且孝順的年輕人,守城的宋軍覺得放他出去葬一口棺材也不是什麼大事,於是李繼遷一行得以出城,誰知道出城之後沒多久,李繼遷一行人就從棺材中拿出武器,消失在茫茫的戈壁之中,

然後帶幾十騎隨從逃往了夏州東北三百里的地斤澤(今內蒙古巴彥淖爾),扯旗造反,織党項各部叛宋。

但在強大的北宋軍隊面前,李繼遷屢戰屢敗。但李繼遷激發起了党項人反抗宋人的信心,一時各部紛紛起事響應李繼遷。

北宋又重新任用正統繼承人李繼捧爲夏州刺史、定難軍節度使,鎮壓李繼遷。

李繼捧到了夏州後不久便向朝廷說李繼遷已經同意投降。宋太宗趙光義重新封李繼遷爲銀州刺史。李繼遷以此爲計詐降,然後殺受降宋使,銀州被李繼遷攻克。

此時宋太宗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收復幽雲十六州和對付遼國上,這讓李繼遷有了發展的機會。李繼遷趁機在政治上施行聯遼反宋,向遼國稱臣。遼聖宗爲了削弱北宋在河西的控制力,授繼遷爲定難節度使、夏銀綏宥靜五州觀察使、特進檢校太師,都督夏州諸軍事。

990年(北宋淳化元年、遼統和八年)李繼遷即位爲夏國王。

在遼、宋戰爭時期,李繼遷趁火打劫,在夏州大敗宋軍安守中部,一度收復夏州。至道二年(996年),又搶了宋軍送往靈州的四十萬石粟,迫使宋廷派出五路大軍圍剿李繼遷,李繼隆出環州(今甘肅環縣),丁罕出慶州(今甘肅慶陽),範延召出延州(陝西延安),張守恩出麟州(陝西神木境),王超出夏州(今陝西靖邊東北)。

但李繼遷善於游擊戰,五路大軍只有王超、範延召遇到了李部小股部隊,其他皆無功而返。

有了遼的支持,李繼遷實力日強。宋得到五州之地後沒能有效實施控制,尤其對五州之地上的五萬党項人也沒能有效管控,使這五州之地成爲雞肋。

經過十五年游擊戰,到了至道三年(997年),爲和遼國爭取李繼遷,宋真宗將五州賞還給李繼遷。李繼遷與宋廷達成了停火協議,條件是李繼遷向北宋稱臣,北宋封其爲定難軍節度使,並將夏、銀、綏、宥四州還給李繼遷,党項纔有了立國的基礎

得到五州後的李繼遷並不就此收手。宋鹹平四年,李繼遷連破宋屬定州、永州、清遠軍(今甘肅環縣西北),並在鹹平五年(1002年),率部攻下了北宋所屬的靈州(寧夏靈武)。

佔據靈州後,党項人的勢力進入了河西地區。

西夏王朝的奠基者:李繼遷到底有多牛? 第2張

宋代的河西地區是指黃河以西的州郡:興州(今寧夏銀川)、定州(今寧夏羅平)、懷州(今寧夏銀川)、永州(今寧夏永寧)、涼州(今甘肅武威)、甘州(今甘肅張掖)、肅州(今甘肅敦煌)。當時的河西地區由吐蕃、回鶻等少數民族政權所佔據,均臣服於北宋王朝。

河西地區是歷代中原王朝的戰馬基地,尤其是北宋失去了幽雲十六州後,在戰馬給濟上最爲依靠河西地區。對於党項人來說,控制了河西地區,不僅直接掐斷河西地區對北宋戰馬的輸送,自己更獲得了巨大的物資糧食倉庫。而軍事上,佔據了河西地區,党項人就擁有了與宋人和遼人平起平坐的本錢,可以與遼聯合,西北兩面夾擊北宋,也可以和北宋聯合攻遼。

北宋丟掉靈武之後,扶植吐蕃六穀部酋長潘羅支(一名巴拉濟)來對付李繼遷。公元1003年,李繼遷以聲東擊西的戰術,襲破了“畜牧甲天下”的涼州(今甘肅省武威縣)。之後吐蕃六穀部潘羅支部僞降,李繼遷不以爲備,在檢閱部隊時被潘羅支一箭射中左眼,大敗逃回靈州,於次年正月逝世。

北宋雖然滅了李繼遷,但党項據有夏、綏、銀、宥、靜、靈六州,已成氣候,宋朝丟失靈武,在河西再無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