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韓國的武器技術在戰國領先諸侯,爲何還能首個被滅?

韓國的武器技術在戰國領先諸侯,爲何還能首個被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韓國冶煉技術先進,爲啥首個被滅?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縱觀整個戰國時期,七雄中最弱的選手,就是韓國。秦國百年的東進史,也是韓國不斷被爆錘的血淚史;到了秦始皇在位時,韓國首當其衝,帶頭被完全吞併。

韓國有多菜?從一個微妙的現象就可見一斑。後世持續上千年的大小封建政權中,齊、楚、燕、趙、魏、秦甚至宋的名字被多次選爲國號,唯獨“韓”這個字眼,彷彿被大家默契的避開了一樣。

主要的原因,就是韓國太弱了,以至於讓人們覺得“韓”這個字太不吉利了。

可能有人要說了,韓國的武器技術不是在戰國領先諸侯嘛?在歷史上,憑藉裝備上的優勢,往往能建立碾壓性的優勢,就像後世英軍在八里橋血洗清軍那樣。按理說,韓國掌握了武器製造這一當時的核心軍工科技,怎麼着也能穩居一線強國之列吧?

韓國的武器技術在戰國領先諸侯,爲何還能首個被滅?

事實並非如此。首先,韓國並沒有什麼所謂的技術優勢;其次,韓國的弱,是弱在懸殊的綜合國力,以及天生短板的地緣政治劣勢。而這些,幾乎是難以改變的。

在戰國時期,冶煉技術並不是什麼被壟斷的核心技藝

關於韓國在武器方面的優勢,主要來源於蘇秦的那番話。公元前333年,他在鼓動韓宣惠王參與合縱時這樣說:

韓地方九百餘裏,帶甲數十萬,天下之強弓、勁弩、利劍皆從韓出。

天下的優良兵器皆出自韓國,聽起來好像韓國壟斷了當時的高端武器製造技術一樣。其實這段話應當打個問號,根據《史記》,韓國在這方面並沒有留下任何獨樹一幟的記錄。

《史記·貨殖列傳》中稱,中原的礦產資源極爲豐富:“銅、鐵則千里往往山出釭置”,即銅和鐵分佈在周圍千里遠近,山中到處都是,礦點如同棋子般密佈,並不爲某個/多個諸侯所壟斷。

而豐富的礦產資源,爲各國獨立發展冶煉業創造了物資基礎。邯鄲郭縱以冶鐵起家,加上與王室關係密切,其家族財富可與諸侯王相比;卓氏也是趙國的冶鐵家族,甚至在秦統一六國後,他們在蜀地再度憑藉這一產業崛起;此外還有山東地區的程鄭、魏國孔氏、魯地曹氏等均憑藉冶煉業富可敵國

至於秦國,根據現在從兵馬俑等古蹟出土的文物情況來看,那時他們的青銅技術已登峯造極,強弓硬弩以及長劍的製造獨樹一幟,據說在箭頭的生產方面,已經實現了標準化、規模化,並且在外形設計上與如今的空氣動力學理論極爲吻合。

韓國的武器技術在戰國領先諸侯,爲何還能首個被滅? 第2張

退一萬步說,即使韓國的武器真的超一流,那說到底也還是冷兵器,並不像後來西方的火槍與滿清的弓箭那樣形成技術代差。畢竟根據史料記載,每次秦、韓交戰,落敗、甚至慘敗的基本上都是韓國一方;即使韓國兵器真的能夠削鐵如泥,秦軍手上的也不是燒火棍。

那麼,蘇秦爲啥要專門提及韓國的武器水平呢?也許有兩個原因:

其一,蘇秦爲了讓各國鼓起勇氣聯合抗秦,去到哪都將對方的優勢大肆吹捧一番,事實是否真的如他所說的那樣,也許真得打個問號;

其二,蘇秦去其他國家,大多誇獎對方人口多、地形險要,但韓國這兩方面都沒有優勢。咋辦呢?沒有優勢,創造優勢的也得上,因此只能扯扯冶煉這類似是而非、沒有計量標準的所謂“優勢”。

其實,這也側面反映出韓國的最大短板:天生實力不足問題。

位居天下中心,卻成了韓國的要命七寸

公元前270年,范雎在爲秦昭襄王制訂“遠交近攻”戰略時,如此形容韓國的地理位置:

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

韓魏,處於天下的正中心。自夏商周以來,華夏政權的核心地區基本圍繞着黃河、涇渭水而建,《史記》稱“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內,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這裏所指的三個地點分別是晉陽、殷墟及洛陽,經過上千年的發展,這一塊狹窄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了大量人口。

在春秋時期,這一區域被周天子以及其頭號保護神晉國佔據;三家分晉後,韓、趙、魏繼承了晉國的衣鉢,周天子的地盤則日漸萎靡,甚至幾乎成了韓國的“國中之國”。也就是說,華夏族最富庶的傳統核心區,幾乎被韓魏佔據,這也一度讓其他諸侯國豔慕不已。

韓國的武器技術在戰國領先諸侯,爲何還能首個被滅? 第3張

但對經濟發展方面的便利,在戰略及國土安全方面往往是弊端。

蘇秦說過:“秦之攻韓、魏也,無有名山大川之限,稍蠶食之,傅國都而止”,秦國與韓魏之間的天然阻礙,主要是崤山,而其間的要塞函谷關則被秦國牢牢掌握;而連接黃河的涇渭兩水,也處於秦國的領土內,所以如蘇秦所說,秦國攻韓,可以勢如破竹、長驅直入。

而其他諸侯國的處境則好得多。比如齊國就是“四塞之國”,山脈、海洋構成了天然的防線;楚國則戰略縱深夠大“地方六千餘裏”,輔以南方窮山惡水的自然力量加持;燕國偏居東北一隅,搞定齊、趙就能高枕無憂;趙國則南有韓魏屏蔽、東邊燕國較弱,往北得以策馬狂奔,從當時尚弱小的遊牧民族那裏佔盡便宜。

而韓、魏不僅沒有天險的保護,而且地處正中央,成了標準的“四戰之地”,在國家安全上這是最不利的處境:

四戰之國貴守戰...四戰之國好興兵以距四鄰者,國危。四鄰之國一興事,而己興四軍,故曰國危。

四面都與他國接壤的國家,等同於被團團包圍,如果輕易對周邊動武,必定會事倍而功半,直面生死存亡的危機。

而在戰國初期,韓國的鄰居魏國依仗魏文侯時期變法打下的基礎,採取對外主動出擊的方式,往西把秦國趕回關中,往東持續打壓齊國,往北則從中山國割肉,其主要出發點,就是要搶佔地利、拓寬戰略縱深;

而韓國則沒有這方面的實力。當初三家分晉,韓國到手的土地和人口完全比不上魏國;其後夾在秦、魏、楚三強之間,使韓國在大多時候,只能作爲三晉之一跟着魏國混口飯吃;隨着魏國戰略的改變,韓國不得不向曾經的敵人齊國求助;而在魏國轟然倒下後,韓國也徹底失去了最大戰略依靠,淪爲了諸強的魚肉。

韓國的武器技術在戰國領先諸侯,爲何還能首個被滅? 第4張

曾經,在秦國商鞅變法後不久,韓國也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申不害變法,但作爲法家“術”流派的代表,申不害的變革僅限於君主對人才的選用與駕馭方面,並未對政治體制、經濟基礎、獎勵機制等帶來質的改變。最終“人亡而政息”,申不害和韓昭侯相繼去世後,韓國失去了鹹魚翻身的最後一絲希望。

在戰國中後期,韓國與難兄難弟魏國,完全淪爲了大國博弈的棋子、秦國奪取天下的跳板、秦軍虎狼之師的軍功提取機。按照實力而言,秦國其實早就可以吞併韓國,只是受限於大國實力均衡的需要,才最終拖到秦始皇時期。

概而言之,國家間的競爭,是綜合實力的比拼;一國在某方面的些許優勢,除非形成技術代差,否則根本無法彌補在綜合力量、地緣戰略等方面的巨大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