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戰國末期,齊國爲何對於其他諸侯國的滅亡袖手旁觀?

戰國末期,齊國爲何對於其他諸侯國的滅亡袖手旁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齊國分爲姜齊和田齊兩個時代,戰國時期的齊國十分強大,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當我們回顧戰國數百年征戰的歲月,能夠發現的是,實際上並不是只有秦國一國具有一統天下的潛力。在戰國第一個霸主魏國,開始衰弱之後,坐擁山東半島的齊國,則迅速的在東方強勢崛起。以至於,齊國最爲強勢的時候,對於秦國都形成了泰山壓頂之勢。甚至齊國糾集三國聯軍,對秦國發動了強大的攻勢,使得當時的秦昭襄王不得不割地了事。但是,當我們回顧這段氣勢恢宏的歲月時,卻發現齊國在戰國的崛起,同他在春秋時期一樣,都是曇花一現的存在。

戰國末期,齊國爲何對於其他諸侯國的滅亡袖手旁觀?

這樣的情況,在於五國合縱伐齊之後,齊國似乎開始置身天下之外。在秦昭襄王后的幾十年中,秦國明顯的加快了統一六國的步伐,到秦始皇繼位的時候,山東列國則完全成爲了魚肉。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秦國大軍先後攻滅了除卻齊國外的列國,後又率領軍隊由燕地南下滅齊,齊國無奈之下只得向秦國投降。由此可見,在合縱攻齊之後的幾十年歲月中,齊國對於秦統一六國的過程,沒有進行國任何干涉,以至於直到其餘五國,相繼滅亡後,齊國的君主才恍然大悟過來。那麼,強大的齊國,對於其他諸侯國的滅亡,爲何一直袖手旁觀?

首先,五國合縱伐齊之戰,對於齊國的打擊是致命的。當時,樂毅領導的聯軍,在極短的時間內,便橫掃當時齊國七十餘座城池。雖然,齊國依仗田單得以復國。但是,齊國的國力,在這段時間中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尤其是對於泗水流域的失去,成爲了齊國最大的痛楚。並且,此前齊國吞併的宋國,在這之後也被楚國佔據。同時,齊國國內因受到戰火的遷延,即便到了田單復國的時候,齊國民生凋敝、人口大量損失的情況依然很嚴峻。

戰國末期,齊國爲何對於其他諸侯國的滅亡袖手旁觀? 第2張

同時,在五國合縱伐齊之後,齊國戰略的頂層設計,也由過去的激進擴張,轉變爲固守一隅。因爲,在這之後的齊國,似乎對天下局勢,一直都採取置身事外的態度,固守一隅的情況,成爲了齊國在戰國末期最爲真實的寫照。而且,作爲此前合縱攻齊的產物,齊國同當時的列國之間,也明顯心生間隙。以至於,在秦始皇掃滅六國的過程中,齊國一直對此都是保持沉默的。

並且,齊國的戰略高度,始終都是齊國崛起過程中的一個巨大問題。這樣的情況,在齊湣王與齊王建身上都有體現,前者窮兵黷武瘋狂對外擴張,以至於使齊國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而後者,作爲齊國的最後一位君主,其在位數十年的時間中,一直都不修兵事,對列國的求援也置若罔聞,最終落了國破的命運。實際上,回顧齊國這兩位君主的人生經歷,我們就會發現,戰略高度上的缺失,使得齊國完全陷入了被動的局面。

戰國末期,齊國爲何對於其他諸侯國的滅亡袖手旁觀? 第3張

實際上,我們回顧戰國的歷史時,能發現齊國的基礎是當時最好的。在坐擁中原富庶之地的同時,也沒有邊患的問題存在。但是,戰略高度上的缺失,則使得齊國最終從戰國的舞臺上,提前走了下來。而對於秦滅列國時的袖手旁觀,則更將齊國的短視展現的一覽無遺。

歷史就是這樣,齊國的袖手旁觀間接也使得自己淹沒在了歷史的洪流中。齊國的悲劇,只不過是一個戰國末期的一個縮影,而也正是齊國的袖手旁觀,在不經意間加速了秦國的統一步伐。或許,這就是屬於齊國的悲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