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秦國耗費了幾代人的心血才完成統一,爲什麼劉邦只用了幾年就建立的漢朝?

秦國耗費了幾代人的心血才完成統一,爲什麼劉邦只用了幾年就建立的漢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劉邦,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秦國能夠成爲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秦始皇能成爲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這背後秦國的付出可以說都是非常巨大的,秦國用了幾百年的時間,耗費幾代人的心血,才最終完成了這樣一個統一大業,然而秦國滅亡之後,劉邦只用了七年時間就建立了漢朝,這兩個朝代各自統一的相差的時間也實在是太多了,爲何劉邦那麼快就能完成了呢?

中國古代,在一些帝王眼裏,也許偏居一方、苟且偷安就已足夠。但對於許多有作爲的君主來說,“囊括四海,併吞八荒”的大一統纔是他們的終極夢想。

戰國時期,有秦一國,曾經“奮六世之餘烈”,因此得以擊破諸國,築就大一統的秦朝。無獨有偶,近三十年後,小鄉長劉邦,僅憑几年就打贏楚漢之爭,一統天下。

一個是坐擁上佳資源的秦國君主,一個是拉攏人心、出身草根的鄉長,他們都實現了大一統的夢想。但秦國圓夢用了“六世”,劉邦卻僅用了幾年,這是爲什麼呢?

秦國耗費了幾代人的心血才完成統一,爲什麼劉邦只用了幾年就建立的漢朝?

1、秦朝的建立

1.秦孝公

秦孝公是六世的第一世,二度採用商鞅變法。商鞅樹立嚴密的法令,勸民農耕,鼓舞士兵作戰,所以秦國山間無盜賊,百姓願意爲國而戰,鄉邑得以大治。這時的秦國,內憂減少,百姓富裕,士兵勇猛,達成了一種民——兵——君之間的和諧,在各國間的聲望也大大提高。

2.秦惠文王

到了秦惠文王時,商鞅死了,但變法成果被保留下來。在實力空前壯大的情況,可以看到秦國既得義渠二十五城等,佔領外族之地拓展疆域;“又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等,奪取更多中原土地來鞏固自己在諸國間的地位。秦惠文王的措施十分有效。他的兒子秦武王繼位,韓、魏、齊、楚、越五國“皆賓從”。

3.秦武王

秦武王把通三川、直逼周王室的野心當成自己“死不恨矣”的志向。他攻佔宜陽,渡過黃河,修煉城牆,一步步向夢想邁進。可惜他不壽無子,舉鼎受傷而死。

4.秦昭襄王

接下來秦昭襄王登上了政治舞臺。他擁有的是實力依舊但風雲四起的秦國。他登基二年,秦國發生了變亂,“庶長壯與大臣、諸侯、公子爲逆”。

鎮壓叛亂後,秦王採取還地、掠地等軟硬兼施的政策,在繼位十九年稱“西帝”。大概覺得時機未到,他不久又放棄帝號。在位期間,他雖然沒有再稱帝,卻滅亡二週,讓人們意識到從前主掌天下的主人已經消失了。在這種情況下,天下紛紛來歸順,而秦王稱帝,似乎只是早晚的事。

5.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於公元前250年即位,可惜登基三日後去世。

6.秦莊襄王

秦莊襄王異人,本是趙國質子,卻在呂不韋的幫助下成爲秦王。他在位僅僅三年,沒有統一六國。

在秦莊襄王后,秦國迎來了偉大的秦始皇。秦始皇的故事幾乎衆人皆知。秦始皇採用了丞相李斯的“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的戰略,水到渠成地滅六國,建立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秦朝。

除此之外,秦始皇還擊匈奴,徵百越,增加了南北兩方的疆界,在原有基礎上又得到了土地。漢秦始皇十分英明,可他的後代秦二世統治黑暗,社會很快就分崩離析,秦朝僅僅存在二十餘年就被推翻。

秦朝時的江蘇地方,一個好酒色、到了壯年才成爲小官泗水亭長的平民男子,看到秦始皇驚呼“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漢高祖劉邦。他響應秦末陳勝、吳廣起義,自稱沛公。他先後投歸項梁、楚懷王軍隊,後因先入關中被封爲漢王。與項羽對戰四年後,劉邦奪得了天下。

秦國耗費了幾代人的心血才完成統一,爲什麼劉邦只用了幾年就建立的漢朝? 第2張

2、秦國和劉邦面對的敵人

(1)秦國:六個敵人

秦國方面。戰國時期,國家林立,大國對秦國虎視眈眈。比如說秦惠文王時,趙、韓、楚等六國合縱遏制秦國擴張。張儀於是提出要瓦解六國合縱的建議:“舉趙亡韓,臣荊、魏,親齊、燕,以成伯王之名,朝四鄰諸侯之道。”

強大如秦國,也只得採取軟硬兼施的法子,不能一下子就消滅所有的敵人,稱霸天下。而小國爲了得利,也經常隔三岔五和大國一起騷擾秦國。比如說秦昭襄王繼位十一年,齊、韓、趙等五國共攻秦,秦國被迫割地求和。

(2)劉邦:一個敵人

劉邦作爲一個新王朝的建立者,最大的敵人並不是舊的秦朝政權。而秦軍敵人太多,要同時應付起義軍和諸侯軍,心有餘而力不足。

一是諸侯實力保存尚可。秦始皇統一六國時多用巧計,比如在各國收買門客,使得“客皆爲反間,勸王去從朝秦,不修攻戰之備,不助五國攻秦”。所以六國原有勢力保存狀況尚好。於是秦末,各國諸侯由於實力尚可,都懷着念舊之心,反叛秦朝。

二是秦末農民起義可謂是強大的反秦勢力。先是陳勝、吳廣開了頭,再是項羽在鉅鹿之戰大敗秦軍,爲摧毀秦軍立下大功,得到諸侯讚賞。

顯而易見,滅亡秦朝後,要想一統天下,劉邦面對的主要的敵人,就是在起義軍和諸侯中都頗有威望的項羽。

秦國耗費了幾代人的心血才完成統一,爲什麼劉邦只用了幾年就建立的漢朝? 第3張

3、敵方實力和策略分析

六國

相信大家都對“戰國七雄”這個名詞很熟悉。秦國的敵人,主要就是除了自身外的六個大國:齊、楚、韓、燕、趙、魏。

到了戰國中後期,這些國家弊亂叢生,紛紛改革,不想坐以待斃,於是紛紛改革,增強國力。

在戰略上,六國早期採取過正確的戰略。縱橫家蘇秦逐個說服等諸侯採取合縱策略。這個策略是有效果的。秦兵於是暫停了前進步伐,“不敢闚函谷關十五年。”

可惜後來,韓、魏、楚割地、齊國不助、燕國刺殺秦王、趙國無將,六國有了嚴重的戰略失誤,這才被秦國滅亡。

項羽

項羽在鉅鹿之戰後,爲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在諸侯中頗有人心,在地位上看起來是比劉邦有優勢的。項羽的戰鬥力也很強。劉邦曾經派出大軍五十六萬人伐楚,項羽卻絲毫不怯,以精兵三萬人應戰劉邦五十六萬大軍。

在軍隊數量比劉邦少五十三萬人的情況下,項羽讓劉邦在損失十餘萬兵力,傷亡士兵填滿睢水,使其不流,可見項羽之強悍。在策略上,項羽主要採取幾點策略,這幾點戰略都有一定失誤。

首先,“項王欲自王,先王諸將相”

他想要自立爲王,認爲滅秦都是自己和諸將領的功勞,於是“王九郡,都彭城”,自立爲西楚霸王,而分封自己的將領爲主要地區的諸侯王。而六國貴族後代被分封到了偏僻的小地方,引起後代不滿。

加之項羽管理一般,所以導致維持統治成本高。比如項羽聽聞附屬的齊、趙國等國叛變後馬上派兵回擊,可想而知項羽要爲自己的衝動付出多少財力、物力。

其次,立漢王,放走劉邦

范增一直懷疑劉邦能夠平定天下,於是給項羽出了一些主意,如立沛公劉邦爲漢王,使其王巴、蜀,以及殺劉邦等。但項羽讓劉邦佔據巴蜀之地反而使其有了充足的糧食,鴻門宴未殺劉邦又給自己留下隱患,可謂是大的戰略失誤。綜合秦王和劉邦的對手看,秦王的對手實力和戰術都優於實力強戰略弱的項羽,所以秦王面對的挑戰更大,統一需要更長的時間。

秦國耗費了幾代人的心血才完成統一,爲什麼劉邦只用了幾年就建立的漢朝? 第4張

4、面對的社會狀況不同

春秋戰國時期,國家分裂,各國人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和愛國熱情,對於統一的“中國”沒有明確的概念。秦王“奮六世之餘烈”以此“吞二週而亡諸侯”,實行郡縣制,將六國人第一次置於統一的情境下,初步培養了六國人的愛“大”國情結,也讓天下百姓知道統一是有可能的。

秦亡,劉邦在統一的趨勢下乘風破浪,奮起前衝,能夠迅速統一,建立漢朝也就不奇怪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