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曹丕爲什麼沒有趁着劉備落敗之時,攻打蜀漢呢?

曹丕爲什麼沒有趁着劉備落敗之時,攻打蜀漢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曹丕,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清朝陳澹然在《寤言二·遷都建藩議》中寫道:“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表明了身爲領導者,每個決定都關乎無數人的生死,這就要求領導者要有超前的戰略眼光,要有長遠的打算,才能帶領自己的集團走向輝煌。

01

縱觀歷史,帝師在教導君王時總會告誡他們君王切忌感情用事,但劉備在這點上就做得很不好,因爲兩位義弟之死都與東吳脫不開關係,而此前吳蜀一直是同盟關係,背叛者從來都最可恨,因此劉備沒有聽從屬下的勸阻,發動了報復東吳的夷陵之戰。

無論劉備真的是因爲兩位義弟之死而喪志理智,還是爲了貫徹自己在世人面前的仁義形象,或者無法承擔失去荊州的損失,他都有理由對東吳發兵。但是在兩弱國聯盟對抗曹魏的大背景下,這種決定顯然是錯誤的。事實上,無論這一戰的勝敗,最後的受益者都只會是曹魏。

曹丕爲什麼沒有趁着劉備落敗之時,攻打蜀漢呢?

相較之下,三位傳奇雄主的晚輩曹丕就要理智多了。弱國時刻面臨被強國吞併的風險,在夾縫中小心謹慎地生存極爲不易,但並不是說強國就能隨心所欲的行事了。曹丕手中掌握的曹魏就是當時的強國,因爲曹魏被西蜀和東吳共同視爲大敵,兩邊聯起手來曹魏想要如魚得水的應付也很是艱難,所以曹丕也必須小心翼翼地分化敵人。事實上,荊州之戰就是一個很典型的分化案例,不但除掉了名將關羽,而且讓聯盟產生了破裂。

02

當時,剛剛上位完成稱帝大業的曹丕面臨的就是吳蜀窩裏斗的局面。夷陵對戰時,孫權藉着荊州之戰建立的良好關係向曹魏求援,可惜最後沒用上,孫權也沒想到這麼輕鬆就打敗了劉備。此時劉備敗落,蜀國軍心惶惶,按理來說應該是進攻蜀國的最好機會,可是曹丕卻壓根沒有借勢率軍攻打征討蜀國,難道是曹丕失策了嗎?其實並非如此,對此專家表示,他是聰明人,這纔是真高明。

曹丕爲什麼沒有趁着劉備落敗之時,攻打蜀漢呢? 第2張

戰國時期,最爲耀眼的就是鬼谷子一脈的縱橫家。“合縱連橫”是相當高明的戰略,被後世所廣泛應用。其中“連橫”的訣竅正是在於遠交近攻、弱交強攻,當對手太多時只能一點點蠶食,與天下爲敵是非常不智的做法。先攻打距離近的敵人很好理解,那麼爲什麼柿子不先撿軟的捏呢?因爲作爲強勢的一方,需要儘可能地消滅大威脅,而弱小的敵人本來就不具備威脅,而且註定只能依附於強者存在,如果先對這種對手下手,他們會被推向強敵的一邊,相當於給對手增加了實力,而先對弱小的對手示好,這樣在消滅強大的對手後,弱小的對手就可以任意搓捏。

三國時期的形勢正是如此。曹魏佔據了中原,而中原北方大地因爲有養馬之地,民風彪悍擅長騎射,加上北方人的體格也強於南方人,所以在地利上就佔據了極大的優勢,曹魏也因此成爲了三國中最強的一方。而剩下的兩方中,孫吳佔據了江東,也就是今天的江南之地。這裏的人雖然不如北方善戰,但優勢在於富庶。後世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足以說明江南的糧食資源之豐富了。佔據了江東,別的不說,吃饅頭可以吃一個扔一個,紅糖白糖想蘸哪個蘸哪個。最後是西蜀,既沒有北方人的彪悍,也沒有江東人的富庶,唯一的優勢可能就是四川的地利了,畢竟這裏易守難攻。所以劉備死皮賴臉也要騙走荊州,也就不難理解了。

此外,江東還是西楚霸王的興起之地。三國距離秦末也才400年,西楚霸王的名頭依然響亮,加上孫策還有“小霸王”之稱,從這一點來看也是值得重視的對手。東吳也是良才輩出。孫氏父子統治江東已歷三代,人心歸附,而且四任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個個都是大才,他們是聯蜀抗魏、二分天下戰略最堅定的支持者。

曹丕爲什麼沒有趁着劉備落敗之時,攻打蜀漢呢? 第3張

夷陵之戰孫權求援時提出以孫登爲人質送到曹魏,結果最後不了了之,這正好給了初登基的曹丕一個很好的開戰藉口。可惜天不遂人願,因爲天氣、疫病等種種因素影響,曹丕沒能完成消滅東吳的計劃就英年早逝了。後來的司馬懿從內部瓦解了曹魏,最終司馬氏奪得了天下。但司馬懿也不得不感嘆曹丕的高明,如果當初曹丕真完成了戰略,天下早就統一了,也就沒有司馬傢什麼事了。

結語

雖然在小說和影視劇裏也許曹丕並不出彩,但實際上作爲曹魏的開國皇帝又怎麼可能會是個庸碌之輩呢?從曹丕能走一步看三步的戰略眼光就知道,他完全對得起曹操打下的家業與對他的栽培。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