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人認爲離別是很重要的事情,古代對送別有哪三種習俗?

古人認爲離別是很重要的事情,古代對送別有哪三種習俗?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不管是交通還是通訊都沒有我們現在方便,人們把離別當作很重要的事情對待,因爲這次分別後,不知道下次見面會是何時。古時的送別有三種習俗,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折楊柳”——漢代已形成的送別風俗】

《送別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折柳送別”風俗的形成,與時節和柳本身均有關係。柳樹是中國古老的原產樹種之一,生命力極強,插土即活,是古代行道樹的主力樹種之一,路邊河畔都可見到柳樹。古人送別親友,從路邊生機盎然的柳樹上折一枝柳條相送,就是希望遠行人能像楊柳一樣,很快適應,隨遇而安。

古人認爲離別是很重要的事情,古代對送別有哪三種習俗?

折柳送別與古人的辟邪訴求也有密切的關係。對遠行親友最好的祝語是“一路平安”,但路途艱險,難免會遇到麻煩,古人認爲這是邪氣侵擾,路鬼作祟,如何辟邪驅鬼?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帶上辟邪物。桃枝、柳枝等在古人眼裏皆具驅鬼功能,南北朝已有插柳辟邪風俗。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柳》引《術》稱:“正月旦,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所以,送別時折柳寓意很明白,就是祝遠行人路上平平安安。

【“攀花”——唐代流行的送別風俗】

所謂“攀花”,就是採折花草。古人喜歡攀花弄草,宋王安石《杖策》詩中就有“杖策窺園日數巡,攀花弄草興常新”。攀花送別之俗起源於何時?準確時代一時也難以說清,至少在唐朝已頗爲流行。唐張籍《送從弟刪東歸》稱:“春橋欲醉攀花別,野路閒吟觸雨行。”李白《江夏送張丞》亦稱:“藉草依流水,攀花贈遠人。”類似的還有耿湋的《薦福寺送元偉》:“送客攀花後,尋僧坐竹時。”

但古人送別時不僅只會送柳枝,也會送各種各樣的花來表示送別之情,望遠行的友人能夠一路順利。

古人認爲離別是很重要的事情,古代對送別有哪三種習俗? 第2張

而且送花也並不一定就是送桐花,梅花、牡丹、山茶花、桃花、杏花、櫻桃花甚至不知名的野花只要隨手可摘,都可以送。如唐代詩人元稹曾用櫻桃花送別,其《折枝花贈行》詩寫道:“櫻桃花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元稹還曾折牡丹花送別,其《贈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餞行》詩稱:“鶯澀餘聲絮墮風,牡丹花盡葉成叢。”

【“祖餞”——先秦時期屬“行祀禮”】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代詩人王維請酒送行,古謂“餞飲”,是古代最爲常見的一種送別方式,至今仍流行。這種送別方式一般在遠行者上路前舉行,最早源於先秦時已流行的一種叫“祖”的風俗。

“祖”,原本是出行時祭祀路神的行爲,目的是祈求旅途平安,唐司馬貞《史記索隱》稱:“祖者,行神,送行之祭,故曰‘祖’也。”後來乾脆將送行喝酒稱爲“祖”,東漢學者鄭玄即稱:“將行而飲酒,曰‘祖’。”

“祖”,又稱“祖行”,在先秦時屬“七祀”(或“五禮”)之一,爲“行祀禮”,時人出行必不可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