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盤點古代選官制度 古人除了科舉外還有哪些做官方式

盤點古代選官制度 古人除了科舉外還有哪些做官方式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人做官,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在現代我們想要當官就首先要考公務員,那麼在我國古代想要做官都有哪些途徑呢?說起古代如何在古代當官,大家通過閱讀歷史類小說以及觀看古裝電視劇,對我國古代選官制度多少有一些瞭解,很多古代歷史劇中就有許多有關選官的情節,其中很常見的就是科舉考試和殿試的場景。

其實科舉考試只是我國古代選官制度之一,科舉制度是吸取之前選官制度的經驗,經過歷史的考驗而確定的在當時比較公平而科學的選官制度。現在就爲大家盤點一下我國古代主要的選官制度。

一、禪讓制

禪讓制是中國上古“五帝時代”產生統治者的制度,產生的是國家領導人,因此嚴格上來說並不算選官制度,但它是在上古時期選取統治者的主要方式。禪讓制指的是在任的統治者把部落首領的位置主動的、自願地讓給有才華,有能力的人,讓更賢能的人來統治國家。

盤點古代選官制度 古人除了科舉外還有哪些做官方式

上古部落聯盟首領堯到年老時候,讓大家推選下任繼承人,大家一致推薦了舜。堯把自己兩個女兒嫁給了舜,又對他進行了長期的考察,最後才放心地把部落首領的位置禪讓給舜。後來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治水有功,所以舜就將位置傳給了禹。禪讓制就是這樣以無血緣的繼承的方法選出統治者的。

二、世襲制、世卿世祿制

世襲制與世卿世祿制是夏、商、西周時期的選官制度。世襲制是君王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子孫的傳承製度,世卿世祿制與世襲制不同,世卿世祿制是最高統治者按照血緣關係的遠近貴分封自己的親屬,中央與地方各級爵的權力掌握在貴族手中,貴族的爵位、封地、財產通過父傳子,子傳孫的形式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而且不能隨意地任免。

在世卿世祿制中統治者將權力分給諸侯,而諸侯則有義務對中央的統治者定期納貢、守護疆土、朝見述職以及保護君主安危。周幽王爲博美人褒姒一笑而“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就體現了世卿世祿制下諸侯與君主的關係。

三、養士制

養士制主要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周朝君王如同虛設,有能力的諸侯佔據一方 ,戰亂頻繁。那個時候的文人和謀士都是自由職業者,他們浪跡各個諸侯國,主動爲名門望族或大戶人家出謀劃策,而貴族則爲他們提供衣食住行。文人、謀士與有權力的貴族各取所需,這就是養士制。毛遂自薦的主人公毛遂是平原君的門客,荊軻刺秦的荊軻燕太子丹的門客,他們都是養士制的體現。

盤點古代選官制度 古人除了科舉外還有哪些做官方式 第2張

四、軍功授爵制

軍功授爵制是秦朝的選官制度,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軍功制,秦始皇統一六國靠的是他所向披靡的軍隊,而秦國軍隊中有一個殘酷而有效的激勵制度即“軍功授爵制”,軍功授爵制把軍中爵位分爲20級,按照在戰場上獲得的敵軍首級的數量逐級晉升,並且規定,爵位可以世襲,也就是說就算士兵戰死,家人也可享受爵位所帶來的利益。

盤點古代選官制度 古人除了科舉外還有哪些做官方式 第3張

軍功授爵制意味着普通的百姓也可以通過當兵殺敵取得軍功到達人上人的地位,源於對權力和財富的渴望,軍功授爵制極大地鼓舞了秦國士兵的勇氣,他們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爲秦始皇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察舉制、徵辟制

察舉制確立於漢朝,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覈再任命官職。受儒學思想影響,察舉制有一項重要的選拔標誌便是“舉孝廉”,推舉孝順父母的人做官。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年少喪父,他侍奉母親極爲孝順。

在戰亂中,江革揹着母親逃難,好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說:“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心殺他。後來,他遷居到江蘇下邳,他做僱工供養母親,即使自己貧窮買不起鞋赤腳走路,但是母親所需從不短缺。他在漢明帝時被推舉爲孝廉,在漢章帝時被推舉爲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盤點古代選官制度 古人除了科舉外還有哪些做官方式 第4張

徵辟制也是漢朝選拔官員的制度,朝廷徵召名望顯赫的人士出來做官,皇帝徵召稱“徵”,官府徵召稱“闢”。徵辟制有個例子便是司馬相如便是由蜀郡的楊得意向漢武帝舉薦,在漢武帝召見司馬相如的時候司馬相如自告奮勇作《上林賦》博得漢武帝的讚許,相恨見晚,於是當即爲司馬相如許官。

六、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它上承兩漢察舉制,下啓隋唐的科舉制,是中國古代重要的選官制度之一。中正是品評人才的官員名稱,由德高望重的人擔任。

盤點古代選官制度 古人除了科舉外還有哪些做官方式 第5張

九品中正制大體是指由各州郡分別推選大中正一人,從所有大中正再產生小中正。大、小中正產生後,由中央分發一種人才調查表,這個表將人才分爲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後由各地大、小中正將自己所知的人才登記,表上詳細記載年齡籍貫、評級等級,並且給予評語。之後交給吏部,由吏部依此進行官吏的升遷與罷黜。

七、科舉制

科舉制從隋朝開始一直沿用到明清,任何參與科舉考試選拔的人都有機會通過考試成爲官吏。科舉考試分爲四個級別,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盤點古代選官制度 古人除了科舉外還有哪些做官方式 第6張

考過院試的人爲秀才,秀才參加鄉試通過了爲舉人,舉人蔘加會試通過了爲貢士,只有考中貢士纔有資格參加最終的考試殿試,殿試由皇帝親自出題。如果在殿試中取得第一名那就是狀元,名揚天下,高官厚祿,衣錦還鄉。科舉制最有名的便是連中三元,鄉試第一名爲解元,會試第一名爲會元,殿試第一名爲狀元,歷史上連中三元的僅有18人,實在是太厲害了。

怎麼樣,看了這篇文章對我國古代的選官制度是不是有了一定的瞭解呢。如果大家對我國的選官制度有其他的瞭解歡迎在評論裏補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