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唐玄宗晚年時期爲什麼那麼器重安祿山?安祿山有何過人之處?

唐玄宗晚年時期爲什麼那麼器重安祿山?安祿山有何過人之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安祿山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唐玄宗晚年最寵愛兩個人,一個是楊貴妃。另一個是發動“安史之亂”的安祿山。

安祿山究竟有何本事,爲什麼能讓唐玄宗對他器寵有加?

史書記載安祿山:傾巧,善事人,人多譽之。也說就是說他爲人機巧,善於察言觀色,可謂八面玲瓏,深得別人的喜愛。

唐玄宗晚年時期爲什麼那麼器重安祿山?安祿山有何過人之處?

《安祿山事蹟》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安祿山少年時在蕃市互市牙郎時有偷羊的行爲,當時張守珪捉住,要動以極刑。結果安祿山在臨刑時大喊:“大夫不欲滅奚、契丹兩蕃耶?而殺壯士!”。張守珪聽他出言不凡,走近細看他,見他白白胖胖的樣子也很可愛,有點“壯士”的味道,於是不但饒他不死,而且還給他安排了工作——偵察兵將領。結果安祿山表現了他超人一等的聰慧才智,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和任務,張守珪一高興之下,居然認他當了乾兒子。從此,因爲有了張守珪這個乾爹做後盾,安祿山左右逢源,其官路變成了坦途了。

他通過“糖衣炮彈”賄賂和買通了各路官員,其中包括唐玄宗非常寵信的大臣。收之以禮,報之以桃。衆官於是都在唐玄宗面前美言安祿山,把他說的什麼都好。

唐玄宗聽多了,便詔安祿山入朝進覲。結果安祿山以奇怪的長相、胖廓的身材、滑稽的動作、搞笑的言語這“四不像”逗得唐玄宗捧腹大笑。而唐玄宗的寵妃楊貴妃也是笑得花枝亂顫。

結果就這樣,安祿山平步青雲,很快成了位高權重,手握精兵的平盧軍節度使,押兩蕃、渤海、黑水四府經略使。

當然,唐玄宗之所以麼器重他,是因爲安祿山還幹了四件非同小可的事。

唐玄宗晚年時期爲什麼那麼器重安祿山?安祿山有何過人之處? 第2張

第一件事:裝清純。安祿山發揮自己的優點,以胡人出身爲掩護,裝扮成一副天真的樣子,唐玄宗“尤嘉其純誠”。有一次,安祿山去見唐玄宗,當時有人提醒安祿山,皇帝身邊的人就是太子時,安祿山做出驚人之舉,遲遲不行禮。衆人都指責安祿山無禮,安祿山卻從容不迫地說了10個字:“臣愚,只知陛下,不知太子”。對此,唐玄宗笑得比花兒還燦爛。

第二件事:獻祥瑞。天寶三年三月,安祿山給唐玄宗打了一道很特別的奏摺,他十分懇切地說道,去年七月,轄區內發生了紫方蟲食禾苗的災害,自己焚香禱告:臣若不行正道,事主不忠,就讓紫方蟲吃掉臣的心;如果不欺正道,事主竭誠,那麼請讓紫方蟲自行消失。禱告才做完,天上就飛來許多大鳥,紅色的頭,青色的身子,直撲下來把紫方蟲都吃光了。這是上天顯靈啊,請您將此事載入史冊。安祿山說得煞有介事,其實他是在表白自己對皇帝的一片忠心,聽得唐玄宗越發覺得眼前這條肥碩壯實的大漢憨厚可靠,對其更加欣賞。

第三件事:造軍功。

安祿山迎和唐玄宗好大喜功的心理,經常劫掠邊境的弱小部落,向朝廷報功獻俘。如天寶七年秋,獻俘八千人於長安觀鳳樓下;天寶十一年十一月,獻男女一萬餘口於京師……這些所謂的大捷,使使玄宗越發覺得安祿山是個能打勝仗的帥才,對其更加器重。

同時,安祿山還深諦讀心術,採取恩威並施,引誘政敵歸降。《安祿山事蹟》有這樣的記載:“蕃人歸降者以恩煦之,不伏者以勁兵討之,生昨者皆釋而待,錫以衣資,賞之妻妾。前後節度使招懷夷狄,皆重譯告諭夷夏之意,因人而傳,往往不孚。奚人也好,契丹人也好,在安祿山恩威並施的勸說下,往往選擇了歸順了事,因此,“戰功”源源不斷地頻報朝廷。

唐玄宗知道後樂不可支,認爲他是不可多得的帥才。

唐玄宗晚年時期爲什麼那麼器重安祿山?安祿山有何過人之處? 第3張

第四件事:認乾孃。

安祿山爲了巴結寵冠六宮的楊貴妃,便主動上書請求唐玄宗讓他認沒有子嗣的楊貴妃當乾孃,要知道,安祿山比楊貴妃可大18歲,完全可以當楊貴妃的乾爹了。唐玄宗想也沒有想就答應了。

據悉,在認乾孃的儀式大典上,安祿山竟紮了小辮,戴上肚兜,打扮爲“小丑”,以極爲滑稽搞笑的動作參拜“母后”楊貴妃。

此後,每當見到唐玄宗和楊貴妃時,安祿山總是先拜楊貴妃。旁人問他是什麼原因,安祿山答:“蕃人先母而後父耳。”

從此,安祿山以“侍母”爲由,得已隨意出入後宮參見楊貴妃。據悉,安祿山投楊貴妃好歌舞所好,還教給楊貴妃跳胡人的“陀螺舞”,“母女”關係親密無間,可以用如膝似漆來形容。

楊貴妃和安祿山的緋聞在民間傳得沸沸揚揚,據《資治通鑑》記載:“自是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醜聲聞於外,上亦不疑也。”意思就是說,安祿山有時與貴妃對面而食,有時在宮中通宵達旦……

令人疑惑的是,楊貴妃和安祿山的風言風語這麼多,唐玄宗卻充耳不聞,一點也不猜忌。

唐玄宗晚年時期爲什麼那麼器重安祿山?安祿山有何過人之處? 第4張

總之,安祿山的“外若癡直,內實狡黠”這8個字迷住了唐玄宗,但天下人的眼睛卻是雪亮的,因此,當然有不少人告訴唐玄宗,說安祿山包藏禍心,有謀反之志。然而,在唐玄宗的眼裏,安祿山是個“乖孩子”,太忠厚老實了,絕對不會有反叛之心。

打臉的是,正是這個老實的安祿山卻發動了震驚天下的“安史之亂”。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