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開皇之治:隋文帝楊堅在北周的基礎上所開創的盛世局面

開皇之治:隋文帝楊堅在北周的基礎上所開創的盛世局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開皇之治,是指隋朝建立後隋文帝楊堅在北周的基礎上開創的政治穩固、社會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榮的盛世局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開皇之治:隋文帝楊堅在北周的基礎上所開創的盛世局面

隋朝開皇時期,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安定。隋文帝楊堅成功地統一了歷經數百年分裂的中國,結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鮮卑化政策,將被改成鮮卑姓的漢人大臣以及府兵將領(以及其所轄府兵)恢復漢姓。

另外,隋朝在選官上廢除九品中正制,設立分科考試製度選拔官員;在官僚制度上採用五省六曹制,後改稱五省六部制,是爲唐代三省六部制之藍圖。隋文帝建立了一整套規模龐大、組織完備的官僚機構,並且勵精圖治,崇尚節儉,發展生產,對社會各個領域的一系列改革,對削弱地方豪強勢力,加強中央集權起了積極的作用。

因此,社會富足,全國安寧,編戶大增,倉儲豐實,南北民衆得以休息,社會呈現空前繁榮景象,史學家稱之爲“開皇之治”。

隋朝開皇之治政治方面

隋朝建立後,爲鞏固統一,楊堅釐定了一套新的體制,對包括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體制、賦稅、土地制度、法律、錢幣、對外關係等方面,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創立並發展了諸多意義深遠的制度,開創了一代新局面。特別是他對政治體制包括法制的改革,對於唐朝的體制有着直接的影響。

隋文帝時期在政治經濟制度上進行了大量改革。在中央官僚制度上,首創了五省六曹制,後改稱五省六部制。避免了丞相一人專權的局面,把權力集於皇帝,加強了中央集權制。

地方行政機構方面,隋文帝鑑於魏晉南北朝政區劃分毫無標準,地方行政混亂,支出龐大,楊堅於開皇三年把過去的州、郡、縣三級制改爲州、縣二級制。同時,將一些郡縣合併,藉以節省開支、精兵簡政。

簡化了地方行政組織,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官吏的任用權一概由吏部掌握,禁止地方官就地錄用僚佐,由此鞏固了中央集權,改變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局面。這不僅節省國家開支,還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於中央集權的統治。

開皇之治:隋文帝楊堅在北周的基礎上所開創的盛世局面 第2張

據統計隋初中央政府開支減省三分之二,地方政府之開支減省四分之三,全國於行政之經費,僅及南北朝時代開支三分一而已。故隋國庫之豐積,不無原因。

隋文帝建立的這一整套規模龐大、組織完備的官僚機構,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政治體制的新階段,表明封建制度已發展到成熟階段。自隋定製,一直沿襲到清朝。

此外,在選官制度上,隋文帝還廢止了自曹魏以來中國實行了300多年的九品中正制,而創立了科舉制度。

在澄清吏治方面,楊堅得國以來,勵精圖治,兼且天資刻薄,自不容貪污枉法之行爲存在。楊堅命柳盛持節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長吏贓污不稱者二百餘人,州縣肅然。吏治之整肅,不僅上裕國庫,下紓民困,隋高祖在位時之隆盛,此亦爲要因。

此外,爲確保隋朝長治久安,開皇三年(583),隋文帝還命刑部尚書蘇威、禮部尚書牛弘等製成《開皇律》。《開皇律》廢除了一些酷刑,並規定人民若有枉屈,可以依級上告直至中央。而且各地判決死罪也必須經過中央決定,地方不得擅自處理。

隋文帝對社會各個領域的一系列改革,對削弱地方豪強勢力,加強中央集權起了積極的作用。所以,整個有隋一朝,社會都很富足,編戶大增,倉儲的豐實也爲歷史所罕見。全國安寧,南北民衆得以休息,社會呈現空前繁榮景象。

從隋前中期的人口增長就看得出楊堅的政治才能:開皇元年(581)全國戶口462萬戶,到隋煬帝大業五年(609)達到8,907,536戶,46,019,956人。其中在開皇九年(589)南下平陳增50.0萬,此時的全國戶口700多萬,平均年增長226,708戶。

隋朝開皇之治經濟方面

隋文帝楊堅自開皇九年(589)統一天下後,即以富國爲首要目標,輕徭薄賦以解民困,在確保國家賦稅收入之同時,穩定民生。

開皇之治:隋文帝楊堅在北周的基礎上所開創的盛世局面 第3張

由於南北朝以來,戶籍不清,稅收不穩,於是楊堅開皇五年(585),即大索貌閱,並接納尚書左僕射高熲之建議,推行輸籍法,作全國性戶口調查,增加國家稅收,改善經濟,盡掃魏晉南北朝以來隱瞞戶籍之積弊,促成開皇之盛世。

其次是減輕農民的賦稅負想。開皇初,面對南北朝以來賦稅有增無已的狀況,民部尚書蘇威提出應“減賦役,務從輕典。”隋文帝便下今採納北朝時賦役最輕的北齊法。在此基礎上,隋文帝又曾多次下令減免賦稅。同時,隋文帝還下令將服役年令由十八歲推遲到二十一歲,每年服役期限由一個月減爲二十天,調絹由一匹改爲兩丈,並規定不服役者可以納庸代役,丁男五十可免役收庸。

隋文帝的此項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再次是興修水利事業。繼戰亂之後建立起來的隋初是水利荒廢,漕運堵塞。開皇初,都官尚書元暉“奏請開引杜陽水灌溉三畤原”,隋文帝欣然採納,於是“滷之地數千頃,民賴其利”。

工部尚書於仲文又提出:“請決渭水,開漕渠。”隋文帝便讓他負責此項工程,以後又曾命太子左庶宇文愷繼任此事,到開皇四年“自大興城東至漁關三百餘里,名日“通',漕運通利,關內賴之”。灌溉的推廣,漕運的硫通,給隋朝的農業生產帶來了保障和生機。

最後是厲行節儉。隨着時間的推移,皇宮的生活日漸奢侈。蘇成見宮中以銀爲慢鉤因盛陳節儉之美以諭上,”隋文帝便然下令,“雕飾舊物,悉命除毀。”並身體力行,“居處服玩,務存節儉。”隋文帝的行動可以影響整個官僚隊伍,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鋪張浪費,增加了國庫積蓄。

根據學者岑仲勉、楊志久等人的考證,隋朝通過接手北周、陳的大量人口以及清查他們留下的隱瞞戶口,在開皇年間就達到了870萬戶。根據隋朝政府的統計,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全國人口爲900萬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