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蕭何用“國士無雙”這個成語形容誰?他是否擔得起這個稱讚?

蕭何用“國士無雙”這個成語形容誰?他是否擔得起這個稱讚?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蕭何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國士無雙”這個詞,很多人都曾經聽到過,意思就是說,一個國家裏唯一的那個,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人物。這個詞可以說是將人放在了一個極高的位置上,讓人不得不重視起來。這個詞最早的時候是出自司馬遷的《史記》,是西漢相國蕭何說的一個詞,用來形容另外一個人。那麼,這個人到底是誰?是否擔得起國士無雙這樣的稱讚呢?

太史公司馬遷聽淮陰當地人說:韓信爲布衣其志與衆異。沒錯,這個人就是韓信。

韓信,西漢開國功臣,淮陰(江蘇淮安)人。韓信生於貧困家庭,由於性格放蕩不拘,青年時期的韓信被政府機構拒諸門外,加上無經營謀生之道,常常依靠他人餬口度日,當地許多人都討厭他。韓信寄食於漂母和忍受胯下之辱的故事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歷史典故。

但韓信並非無能膽怯之輩,而是有遠大志向的有爲青年。太史公司馬遷說:“吾如淮陰,淮陰人爲餘言,韓信雖爲布衣時,其志與衆異。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餘視其母冢,良然。”淮陰人說韓信當平民百姓的時候,他的志向與衆不同。何以見得呢?有一件事爲證,韓信的母親死了,韓信窮得連辦喪事的錢都沒有,但韓信並沒有草草了事,而是找了一個又高又寬敞的地方埋葬母親,那墳地四周之大足可以安頓千家萬戶。司馬遷親自去韓母墓察看,發現果然如此。

蕭何用“國士無雙”這個成語形容誰?他是否擔得起這個稱讚?

韓信被封爲楚王后,賜千金給“所從食漂母”,“召辱己之少年爲楚中尉,”他對衆將說出了當年忍受胯下之辱的原因:“此壯士也。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於此。”韓信要建功立業,怎麼會殺一個無名之輩而葬送自己的前程呢?

蕭何對漢高祖劉邦說:“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當初月夜追韓信,向漢高祖劉邦極力推薦韓信的是蕭何,後來與呂后密謀殺韓信的也是蕭何,所以後人才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感嘆。

蕭何曾兩次向劉邦推薦韓信。第一次是劉邦入蜀時,韓信“亡楚歸漢,未得知名”,還犯了法,他和另外13人都被判死刑。行刑時,蕭何是監斬官,前面13人都被斬殺,最後一個輪到韓信,韓信擡起頭,看見蕭何,他說:“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爲斬壯士!”蕭何覺得此人非同一般,“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與語,大悅之。”於是向劉邦推薦韓信,但劉邦不知韓信有何特殊本領,只是任命他爲掌管車糧的治粟都尉。

蕭何用“國士無雙”這個成語形容誰?他是否擔得起這個稱讚? 第2張

韓信不甘心當治粟都尉,又向蕭何多次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在估計蕭何已向劉邦反映情況但仍不受重視後,韓信跑了。蕭何聽說韓信跑了,來不及向劉邦彙報,就親自去追,一連兩天不見人,把劉邦氣得大怒。蕭何回來後,劉邦問他追什麼人去了,蕭何說追韓信,劉邦罵起來,說:“十幾個將領跑了你不去追,追這個韓信幹什麼?”

這時,蕭何再次鄭重其事地推薦韓信:“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可以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意思是說如果劉邦只是想長久當個漢中王,韓信就沒什麼用,如果想和項羽爭天下,就非得用韓信不可。蕭何的話說到這個份上,早已不甘心偏據一隅的劉邦馬上就意識到韓信這個人非同小可,根據蕭何的提議,劉邦舉行隆重的典禮,拜韓信爲大將。

蕭何用“國士無雙”這個成語形容誰?他是否擔得起這個稱讚? 第3張

辯士蒯通說韓信的相貌:面相可封侯背相更大貴。楚漢相爭之際,劉邦派韓信“北攻燕代,東伐趙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韓信戰功赫赫,威名遠揚。在這個時候,劉邦擔心韓信有二心,“遣張良往立信爲齊王,使徵兵擊楚。”項羽派武涉勸說韓信“三分天下而王之,”但韓信不忍背漢,武涉無功而返。

齊國的辯士蒯通知道“天下權在韓信;欲爲奇策而感動之”,勸說韓信搞獨立,自己趁機謀個好職位。蒯通想用相術說服韓信。他對韓信說:“僕嘗受相人之術。”韓信問:“先生相人何如?”蒯通說:“貴賤在於骨法,憂喜在於容色,成敗在於決斷,以此參之,萬不失一。”於是韓信叫蒯通給自己看相,蒯通說:“相君之面,不過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貴乃不可言。”說完韓信的相貌特徵後,蒯通又說了一番大道理,他說韓信“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如果不背漢自立,趁機三分天下,將來一定會很危險。但韓信堅信平定天下後劉邦不會虧待自己,不接受蒯通的勸說。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