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王安石變法爲什麼不得民心?激進的變法必定導致失敗!

王安石變法爲什麼不得民心?激進的變法必定導致失敗!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安石變法爲什麼不得民心?激進的變法必定導致失敗!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攻入北宋都城,這便是靖康之變。次年,延續百餘年的北宋宣告滅亡。關於北宋滅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冗官冗兵冗費是最常被人提及的原因。然而在北宋的朝堂上,也曾經有對君臣勵精圖治,想要扭轉宋朝自開朝以來就已存在的羸弱重疾,這便是赫赫有名的北宋王安石變法,變法自熙寧二年開啓,因此又稱熙寧變法。

王安石變法爲什麼不得民心?激進的變法必定導致失敗!

那麼北宋爲何會出現官僚體系的冗餘之患,王安石變法又爲何沒能改變北宋滅亡的結局呢?

藩鎮割據與五代頻繁更迭引起宋太祖對武將忌憚

唐朝末年,天下大亂。自安史之亂後便已日益做大的地方藩鎮紛紛招兵買馬、擴充勢力。到了五代時期,領軍的將軍們視手中軍隊爲唯一的政治資本,動肆就會起兵造反篡權。頻繁的五代更迭和趙匡胤自身陳橋兵變的切身體會促使北宋開朝之初便立下輕武重文的基調。

王安石變法爲什麼不得民心?激進的變法必定導致失敗! 第2張

杯酒釋兵權僅僅只是宋太祖對武將權力削弱的第一步,此後的宋朝通過一系列的制度法規,在整個社會營造出一股好男不當兵的氛圍。宋朝的政策不僅僅打擊了手握兵權的武將,同樣將漢唐以來驍勇善戰的民族筋骨斬斷了。整個社會重文輕武,但許多人受到天賦限制而不適合文官,宋朝爲落魄武將和民間不走經史之人提供了另外一條人生道路。從商在古代中原農耕帝國中往往會遭受嚴厲打擊,可宋朝打擊的重點是武功而非商道,許多仕途不順之人都會選擇從商以擡高家族門楣,可見商道在宋之官場並不收排斥。

冗官嚴重成爲宋廷財政負擔

羅馬帝國自馬略軍制改革之後,出現了唐朝中期同樣的問題。兩者都曾將府兵制改爲募兵制,然而此舉最終導致了軍人在地方割據、在中樞廢立皇帝的行爲。羅馬帝國中後期和五代時期的軍閥把持朝政的舉措並未出現在宋朝,這不僅是宋太祖收攏兵權那麼簡單。北宋初年爲了制約各地武官,預防將軍做大格局,在幾乎所有層級都設置了監管體系。一個層級設置幾套官僚系統的舉措早就了極大的政治資源浪費。

王安石變法爲什麼不得民心?激進的變法必定導致失敗! 第3張

宋朝科舉取士動輒數百人,是唐朝的十倍之多。並且宋朝對待功臣集團和皇族宗親還有額外的恩蔭制度作爲進入仕途的綠色通道。就這樣大量不需要爲朝廷辦事的人卻能名正言順的拿着宋廷的俸祿,心安理得的魚肉百姓。

一個王朝能否穩定健康的運轉,其核心就是保證充盈的國庫,以維繫運轉國家的官僚體系,再憑藉這套官僚體系完成治安、收稅、禦敵、救災等政權功能。然而北宋的冗官已經造成了財政冗費。雖然北宋因爲常年不存在北方草原邊患,並因重商而贏得部分商稅,卻也愈發難以維持下去了。

遼國與宋形成二元合一的統治聯動模式

五代時期的後晉石敬瑭曾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人所建的遼國。雖然後周在推翻沙陀人的後晉之後,數次北伐遼國,但因爲各種原因只奪回部分郡縣。北宋開朝後的兩位君主亦曾嘗試北伐,但最終還是同軍事力量更勝一籌的遼過簽下澶淵之盟。

王安石變法爲什麼不得民心?激進的變法必定導致失敗! 第4張

幽雲十六州的存在,促使遼國得到了一塊穩定的農耕賦稅來源,再加上北宋每年進貢的歲幣,遼朝得以延續百餘年。長治久安的遼國在逐步形成南北兩院分別管轄幽雲十六州等漢地和漠北草原之後,同宋保持了百餘年的和平。這客觀上幫助宋朝掃除了草原遊牧勢力的邊患,卻也進一步加劇了宋廷對武將作用的輕視。北宋中後期的對外戰爭更多的是在和弱小的西夏國之間發生的,而宋軍往往不佔上風。宋軍的羸弱和中樞朝廷的財政壓力促使王安石認定必須變法改革以圖強。

激進的變法必定失敗

歷史上的變法有很多,有些最終得以延續,有些卻最終失敗了。王安石變法在宋神宗去世後被立刻廢除,並未能改變宋朝羸弱的局面。許多人認爲是變法支持者宋神宗去世導致變法失敗的,其實不然。王安石變法過分激進,註定失敗。早在西周時期,厲始革典卻最終引發國人暴動。兩漢之交王莽改制卻引起綠林赤眉揭竿而起。如若深究原因,大多是激進的變法嚴重的破壞了現有的社會組織結構和利益構成,這必然引發大家的不適和既得利益者的反撲。

王安石變法爲什麼不得民心?激進的變法必定導致失敗! 第5張

秦國商鞅變法,對許多秦國民風都進行了改變,但在許多細節依舊循序漸進。商鞅招受秦人憎惡,但秦人後來卻不排斥新法,與商鞅有仇的秦惠文王上臺之後更將其法作爲富國強兵之本對待。但王安石的變法卻有所不同,他的變法內容有些借鑑前朝、有些則革新獨創。保甲法規定兵民一體,但在士族門閥不存的北宋卻沒有社會基礎;青苗法要求官府提供青黃不接的百姓以低息貸款、市易法要求官府採購滯銷的商家貨物,但在沒有健全法律保證的情況下,官僚上下其手強迫百姓必須貸款和賤賣。這就導致新法施行之後,在民間並不得人心。

王安石變法並未注重當時社會的基本條件,而過分激進且理想化的舉措,引發了以司馬光爲首的文人一系大爲不滿。新法雖好,但知易行難,要想讓新法發揮應有的作用談何容易。王安石變法倉促執行,對北宋的社會結構反而造成了隱患,也引起受損於新法的司馬光等人的反撲。

平民政治的到來引發新的權力規則

王安石本人非常注重修身養性和道德素養,但新法對社會的損耗促使當時朝堂的許多德風高尚之人並不願意被其驅使,反而諸如蔡京等投機分子趨之若鶩。由司馬光所創立的舊黨和以王安石所創的新黨之間逐漸由對政見的爭執轉變爲朋黨之爭。

王安石變法爲什麼不得民心?激進的變法必定導致失敗! 第6張

五代時期,中原板蕩、戰火連天。自上古先秦時代流傳,由貴族階層演化而來的士族門閥徹底消逝在歷史長河之中。平民社會下的宋朝,再也沒有世家勢力對皇族的制約了,相權如若想要繼續約束皇權,唯一可以倚重的就只有開朝祖訓了。舊黨爲了守住這一要地,同新黨紛爭不斷。但同樣是因爲沒了士族家風的薰陶和約束,平民出身的文官魚龍混雜,道德低下者不乏其人。

不論是司馬光還是王安石,都不失爲正人君子,雙方爭鬥存留了一定古風。但雙方的後繼者卻再也不是從天下情懷出發的朝臣,盡是些爭權奪位之徒,造成北宋晚期政壇的烏煙瘴氣。

王安石變法爲什麼不得民心?激進的變法必定導致失敗! 第7張

王安石變法給後世帶來的啓迪十分深遠,他的經歷告訴我們變法革新需要實事求是、一步一步來,切不可急於求成、冒進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