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鄭成功拿下臺灣後,他爲什麼不立明朝宗室成員爲皇帝?

鄭成功拿下臺灣後,他爲什麼不立明朝宗室成員爲皇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鄭成功,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鄭成功是位忠臣,一生以反清復明爲己任。

隆武帝時期,鄭成功才華橫溢,深受器重,被賜姓朱,國姓爺由此而來。隆武政權覆亡後永曆政權又賜予鄭成功延平郡王爵位,讓其家有足夠法律依據統治臺灣。

隆武時期:

弘光政權滅亡後,清廷強推剃髮令,各地激起反清鬥爭。1645年,鄭芝龍、鄭鴻逵兄弟在福州擁立唐王朱聿鍵爲帝,改福州天興府,改元隆武,鄭芝龍成爲隆武朝第一重臣。

鄭成功拿下臺灣後,他爲什麼不立明朝宗室成員爲皇帝?

隆武帝本是賢明之君,安撫難民,整備軍務,準備北伐。可鄭芝龍只想守着福建一畝三分地。

南明力量最強弘光政權在清軍打擊下迅速垮臺,清軍攻佔南京橫掃江南,局勢惡化,讓鄭芝龍深知憑藉那點人馬不足以同清軍對抗,便有投降清廷想法。

1646年6月,清軍攻伐福建,清軍大將博洛誘降鄭芝龍,其思考再三後決議降清。鄭成功聞知父親降清之舉,力勸無效後,和鄭芝龍斷絕關係,堅持抗清立場。隆武帝被清軍俘獲後絕食而死,隆武政權滅亡。

鄭芝龍降清後,家族成員相繼投降清廷,鄭成功堅決不投降,多次給清廷製造事端,鄭芝龍多次勸說無效,1661年11月24日,被清廷斬殺於北京。

永曆時期:

隆武政權滅亡後,兩廣之地官員擁立桂王朱由榔爲帝,改元永曆。永曆登基後,大順、大西農民軍餘部相繼歸順大明抗擊大清,這讓,永曆朝勢力暴漲讓其有足夠力量和清廷對抗。

永曆帝政權成立後,鄭成功將永曆朝奉爲正統,永曆帝冊封其爲延平郡王。讓鄭成功以延平郡王之位廣召賢才,爲鄭成功集團不斷成長爲其平定臺灣奠定基礎

1654年,鄭成功曾經和李定國約定相互配合,爲南明開疆擴土,因故延誤戰機,導致李定國兵敗。之後,局勢迅速惡化,1661年清軍攻入雲南,永曆帝逃往緬甸,不久被吳三桂擒獲。

1661年4月,鄭成功率兵橫渡臺灣海峽,經過幾月努力,鄭成功在1662年2月6日,迫使荷蘭總督揆一投降。荷蘭人在臺灣38年統治政治結束。

1662年6月1日,吳三桂絞殺永曆帝於雲南,南明正式滅亡。22天后,鄭成功在臺灣病逝,享年39歲。

鄭成功拿下臺灣後,他爲什麼不立明朝宗室成員爲皇帝? 第2張

鄭成功對隆武帝、永曆帝極爲感激,兩位賢主知遇之恩,讓鄭成功纔有如今一切,讓他在立其他人根本不可能。後來,鄭成功得知永曆帝被吳三桂絞殺一事,悲憤交加而亡。

鄭成功、鄭經不立明朝宗室:

鄭成功拿下臺灣後,明朝宗室成員相繼來到臺灣,可這些人聲望並不高,不足以號召全國。魯王朱以海本是聲望極高之人,可這傢伙和隆武帝爭過皇位,讓鄭成功深惡痛絕。朱以海至死未到臺灣,在金門呆了十一年,最終死在那裏。

鄭成功內心本就虧欠大明,父親鄭芝龍出賣隆武帝,讓其內心倍感煎熬,爲確保忠心,鄭成功和父親決裂,一生忠於明朝。

南明小朝廷建立至滅亡,內鬥不斷,勢力不斷消耗。鄭成功爲避免內鬥發生,不願再立新君,否則對自己不利。

鄭成功家族本就是軍閥,隆武、永曆兩帝本就是其上司,又有知遇之恩。兩人死後,鄭經父子沒必要再弄個上級,給自己找不在。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當個土皇帝多好。

鄭成功拿下臺灣後,他爲什麼不立明朝宗室成員爲皇帝? 第3張

清廷已全面控制局面,鄭經沒必要再立個新君,讓清廷找到藉口全面進攻臺灣。

永曆帝遇害後,鄭經雖繼續使用“延平郡王”封號和清廷談判,可在內部採用“東寧國王”,希望讓臺灣能成爲清廷藩屬國,稱臣納貢,讓鄭家能永遠統治臺灣,確保家族利益最大化。

鄭經掌權後,立即展開一系列談判,根本就是確保家族利益最大化,認爲只有在迫不得已情況下,戰爭是最後選擇。

康熙本是雄才大略之君,不願意鄭經盤踞海外,經過多年籌備,派施琅領兵收復臺灣,末代延平郡王鄭克塽兵敗投降,臺灣迴歸大陸。

綜合所述:

南明滅亡後,鄭成功不另立新君,一方面感謝隆武、永曆知遇之恩,鄭成功不會另立新君。鄭成功若另立新君,政權就失去合法性,沒必要給自己找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