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張皇后爲何會被殺?這就是權力鬥爭中失敗的下場

張皇后爲何會被殺?這就是權力鬥爭中失敗的下場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皇后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在唐肅宗生命的最後一年,皇家多擾。

不僅玄宗李隆基、肅宗李亨在同一個月內死去,肅宗張皇后、肅宗次子越王李系等皇親,也在同一個月內死去。

衆所周知,在“誅殺張皇后事件”中,宦官李輔國是勝利方。他的所作所爲,亦即殺掉對手、扶持新主,乃是歷代權力鬥爭的老規矩。

不過,這個故事,卻有兩個版本。

曖昧不明的“將圖廢立”

皇太子與張皇后爲什麼無法合作?史料所載的原因,要麼是太子的弟弟李倓曾因張皇后的誣陷,而被肅宗所殺;要麼就是張皇后害怕太子李俶登帝位後,將“功高難制”。

不過,這些解釋,都令人感到曖昧不明。

張皇后爲何會被殺?這就是權力鬥爭中失敗的下場

因爲在當時,如果張皇后能與皇太子合作,也未嘗不是什麼天大的壞事。畢竟,無論是太子李俶還是越王李系,都不是張皇后的親生子。

在此前提下,張皇后需要的,只是一個合作者而已,並且這個合作者本身的權力越穩越好。如果擯除張皇后與太子的私人恩怨,那在寶應元年(762)事變前夕,張皇后最穩妥的合作者,非皇太子李俶莫屬。

李俶是唐肅宗的嫡長子,自馬嵬驛起,31歲的他,就跟隨肅宗皇帝爲帝國的中興奮鬥,曾以兵馬元帥、太尉的身份參與安史戰爭,又有第一線的外交經驗。

在舊帝與上皇將死之際,李俶37歲,已當了4年的皇太子,一時之間也看不到肅宗朝有其它皇子能威脅李俶的儲君地位。

在那個“國之大事,戎馬爲先,朝有舊章,親賢是屬”的年代,不論是血統、資歷還是人望,李俶的條件,怎麼看都是當時的上佳之選。

張皇后爲何會被殺?這就是權力鬥爭中失敗的下場 第2張

因此,故事要真如《舊唐書·代宗紀》、《舊唐書·程元振傳》、《舊唐書·肅宗張皇后傳》所寫,曾經存在一場“張皇后想廢掉太子李俶”的陰謀,那麼當年張皇后在肅宗彌留之際召太子進宮時,太子若未受李輔國、程元振領兵攔阻而進宮,張皇后又該如何“將圖廢立”?難道是殺死太子,用遺詔改立李係爲帝?

那麼,已要召皇太子入宮的張皇后,怎麼沒有動員親己的軍隊(如果有的話),以備不時?不應至少馬上派兵剿滅李輔國一黨嗎?

就算已暗伏兵馬,那也沒聽說張皇后或李繫有什麼班底,可以在取代李俶後,穩保皇位——唐帝國沒有“無班底而能奪位成功”的先例。

過往的李世民、武則天、李隆基等等,都早已擁有一批效忠於己的文臣武將,並在明爭暗鬥中擊倒敵人,才能奪取“本來”不是自己的皇位。

看來,張皇后若真決意只靠召太子進宮而圖謀廢立,要麼是沒讀過歷史,要麼是萬不得已的困獸之鬥。

另一個版本的故事

在另一個版本的故事中,張皇后就曾試着先與皇太子談判(《舊唐書·越王系傳》)。

張皇后並無意推翻太子李俶的地位,她採取更爲明智的做法——先尋求與太子合作的機會。當太子不願加入後,張皇后還只是想自行誅殺李輔國,而不是想殺掉太子。

在這個版本的故事中,越王李系的任務,始終是“除輔國”,而不是“圖廢立”,而太子與張皇后間也沒有什麼勢不兩立的深仇大恨。

由此推論,寶應元年(762)的事變,乃是張皇后與李輔國爭取太子支持的博弈,而不是一出廢長立幼的戲。在玲瓏看來,這纔是更接近真相的故事。

那麼,張皇后、太子李俶、李輔國這三位身處亂局之中的主角,究竟會作何打算?

張皇后爲何會被殺?這就是權力鬥爭中失敗的下場 第3張

張皇后的視角

太子地位相對穩固,又缺乏有力的競爭者,而張皇后自身似乎也沒有足夠的私人班底,能再現武則天的故事。

在這種情況下要推翻太子,自己將冒極高的風險;反之,若與太子合作,進而可取得更多的權力,退而只要不犯下什麼大罪,新帝也沒什麼理由可以誅除“皇太后”。

反觀李輔國則是政治權力上與自己相近的人物。舊帝在時,雙方還可保持權力平衡,但新帝上臺後,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變化!

自己可不可以藉機打倒李輔國,更上一層樓?李輔國會不會利用自己與新皇帝過去有一點齟齬,而鬥倒自己?還是自己憑藉“皇太后”的身份,將比李輔國更爲有利,致使李輔國先下手爲強?甚至,太子會不會害怕自己“功高難制”,乃召李輔國藉機誅殺自己?

身處當下,張皇后對未來也只能猜想、懷疑,然後盡力作出較爲有利的選擇。

在此狀況下,無論進而求權,還是退而自保,聯合太子誅殺李輔國,似乎都是張皇后最好的選擇,若不成,似乎也得先誅殺李輔國。

張皇后爲何會被殺?這就是權力鬥爭中失敗的下場 第4張

太子李俶的視角

既然太子李俶登帝位的事尚屬穩妥,那就要考慮未來自身權力的獨立性。

相信37歲又有歷練的李俶,也想當個強勢的皇帝。正所謂耳濡目染,在李俶年輕時代的回憶裏,祖父唐玄宗就是位強勢的皇帝,父親唐肅宗也是位任用私人、追求強權的皇帝。

在此前提下,將張皇后與李輔國都除掉,一登帝位便用新人盡換舊人,此乃理想中之上策。若考慮到政治現實,兩者只可先取其一,那“上策”便是殺張皇后,留李輔國。

畢竟張皇后已累積相當的政治基礎,若再取得皇太后的身份,將相對更不好控制,若錯過了帝位轉移的機會,很難再找到像“將圖廢立”這樣強力的罪名。

而李輔國說到底也只是個宦官,身份低賤,更好找罪名,相對還是好處理,君不見李輔國縱使鬥倒了張皇后,還是在兩個月後失勢?

反之,若殺了李輔國,而讓張皇后以“皇太后”的身份獨大,那對太子而言應當是最差的結果(下策),還不如先讓張皇后與李輔國繼續互相制衡,待登帝位後再從長計議(中策)。

所以,太子會拒絕張皇后的意見,也是情理之內。

爾後,不論太子是積極地意圖先誅張皇后,以成就“上策”,或是消極地因張皇后執意要殺李輔國,所以爲免落入“下策”的狀況,轉而支持李輔國誅殺張皇后,也都是合理的發展。

李輔國的視角

至於李輔國,不論他是否早已想誅殺張皇后,單單聽到張皇后執意要殺自己的消息,就必須爭取太子的支持,發兵進宮。

因爲,萬一太子被皇后召進宮,那不論太子主觀意願如何,李輔國都沒立場對抗皇后、太子與越王的聯合,被誅殺已是必然之事;反之若太子站在自己這邊,那麼事成後要給皇后與越王安插圖謀廢立的罪名,並不困難。

而且正如前述,太子在張、李兩者只能取其一的狀況下,選擇李輔國較爲明智,因此最晚在得知張皇后執意誅殺李輔國時,太子也將與李輔國站在一起。

張皇后爲何會被殺?這就是權力鬥爭中失敗的下場 第5張

當然,這一切都以張皇后對太子沒有不可合作的深仇大恨,以及太子、皇后、李輔國都尚屬理智爲前提。不過,像這樣的前提,對寶應元年(762)事變的幾位主角而言,似乎不難達成。畢竟在政治上,沒有不能合作的敵人,尤其是對那些老練的參政者而言,更是如此。

無論是張皇后要殺李輔國,還是李輔國要殺張皇后,或是太子與李輔國合作殺張皇后,也就不過是場宦場求生的戰爭,各有各的正義。

整個故事很難去指責誰是陰謀家、誰是敗德者,因爲,這終究不是一個“廢長立幼”或“篡奪名正言順太子地位”的故事。

試想,如果太子在寶應元年(762)夏天與張皇后合作,那權勢熏天的李輔國,是否還能活過那年夏天?在這撲朔迷離的宮廷紛爭中,有許多謎團和猜想,已埋沒在九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