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的科舉考試程序是怎樣的?難度如何呢?

古代的科舉考試程序是怎樣的?難度如何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科舉考試是歷史上重要的選官取士制度之一,創設於隋大業年間,止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有着1300餘年悠久歷史。發展至清代,科舉考試逐步形成了由童生試、歲科兩試、鄉試、鄉試複試、會試、會試複試,最終到殿試的考試製度,考試程序嚴密。

童生試是讀書人邁入考場的第一步。雖然名爲“童生”,但參與考試者下至年齡較小的學童,上至年長者,甚至有六七十歲未獲功名者。童生試由縣試、府試、院試三部分組成,分別由知縣、知府和學政任主考官,三試都合格之人,被授予生員功名,即我們俗稱的“秀才”。

古代的科舉考試程序是怎樣的?難度如何呢?

獲得生員功名後,並不是所有士子都有資格參加鄉試,需要通過歲試和科試維持生員資格並獲得鄉試“人場券”。歲科兩試在童生試和鄉試之間舉行,一般以三年爲一個考試周期。隨着清代人口持續上升,即使經過歲科兩試篩選,各縣有資格參與鄉試者也不下千人。清初,一名鄉試中額可錄送生員二十名左右,隨着清代人口的增加,這一比率持續降低。乾隆九年後,大省錄送比爲1:80,中省錄送比爲1:60,小省錄送比爲1:50,由此反映出科舉競爭的激烈程度。

清代鄉試沿襲明制,每年八月舉行,故俗稱“秋闈”。按清制,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以子、卯、午、酉年舉行的鄉試爲正科。此外,若遇皇帝登基、萬壽等慶典,會臨時開設鄉試考試,稱爲“恩科”。各省鄉試題目不一,由各省考官自行命題,但題目範圍與規制相同。乾隆時期,經過對科舉制度的增補與完善,定首場考四書文三篇、試帖詩一首;二場考經文五篇,題從《易》《尚書》《詩經》《春秋》《禮記》中選擇;第三場考策問五道,題以經史、時務爲主。

此外,清代科舉考試沿襲了明代“首重頭場”的做法。各省鄉試有數量不等的“科舉中額”,依據各地科舉興盛程度與人口比例不同分別設定。鄉試之後,中式之人被稱爲“舉人”,還需經過磨勘與複試以保證其鄉試的真實有效。

通過鄉試後,各省舉人們將於次年雲集京師參加會試。會試按乾隆年間定製,於每年三月舉行。清代會試以醜、辰、未、戌年爲正科,每三年一次。與鄉試類似,若遇慶典,臨時開設“恩科”。會試同樣連考三場,考試內容與鄉試一致。會試之後,同樣會有磨勘與複試。會試不設錄取中額,每科中式人數不定,中式者稱爲“貢士”,可進一步參加殿試,而落選者在雍正、乾隆年間還有“明通進士”、“舉人大挑”和選取“中正榜”等人仕途徑。

經過會試,被選中的“貢士”將會在五月初參加殿試。殿試實際上是一場“排位考”,而不是鄉試與會試那樣激烈的選拔考試。殿試由皇帝親自出題取士,考試地點清初多在太和殿,至乾隆五十四年定製於保和殿。殿試中式後分一甲、二甲、三甲。一甲三人賜進士及第,依次爲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人數不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人數不定。清代共開112科,取進士 16849人,平均每場錄取進士約爲240人。

古代的科舉考試程序是怎樣的?難度如何呢? 第2張

在殿試傳臚後三日,已經排定名次的新科進士們還要參加“朝考”,並綜合殿試成績以排名靠前者入選翰林院,而沒有人選者則分留六部以用,或分派到地方出任州縣官。但實際上,隨着人數增加,相應的官缺並沒有大幅上升,使得新科進士不得不長期等待補缺,形成了數量龐大的候補官員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