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中古歷史上的“鎧甲”是如何興起,又是如何衰落的呢?

中古歷史上的“鎧甲”是如何興起,又是如何衰落的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隨着歷史車輪的不斷前行,許多曾經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盛極一時的事物,如今皆已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演變和進化。譬如,那跨越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一共數十萬年曆史的古代冷兵器。一直到鴉片戰爭爆發,西方的火器開始傳入我國之後,冷兵器才逐漸退出了歷史的主舞臺

中古歷史上的“鎧甲”是如何興起,又是如何衰落的呢?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暢談的話題,便是與這千姿百態的古代冷兵器有關。而這兩樣造型極其相似的冷兵器,正是古代重甲兵的天敵——鞭鐗。雖說從古代實戰的角度來看,鞭和鐗對人體的殺傷力的確是要略遜與刀、劍等這一類銳器。但是自打三國以後重裝甲逐漸開始活躍於古代戰場,鞭和鐗也就開始有了用武之地。

中古歷史上的“鎧甲”是如何興起,又是如何衰落的呢? 第2張

就拿唐代著名的明光鎧爲例(此鎧甲是以優質的鋼鐵製造而成,因爲鎧甲表面非常光滑的緣故,烈日照射之下整副甲冑表面便會反射出熠熠光輝,所以才被世人稱之爲明光鎧),一般的刀劍很難將其刺穿砍破。而反觀鞭和鐗這種鈍擊類的兵器,卻能夠將穿着明光鎧的士兵輕鬆擊成內傷。

一直到了明代的時候,黃銅開被廣泛應用於冷兵器的製作。因爲銅的硬度要比鐵小得多,所以鞭和鐗這一類容易折斷的兵器大都用銅製成。不過,一般在鑄造此類熟銅兵器的時候,所用的銅皆要經過專門精煉(也就是所謂的“四火黃銅”)。

粗略計算一下,若是要鑄造的兵器重量爲1斤左右,其中光是銅的用量至少也不能少於4斤。而明朝時期1斤黃銅的估價大概120文上下,再加上僱傭工匠雕刻所需的加工費(一般月俸爲500文上下),一件銅製兵器的成本至少也需要1兩銀子。

而明朝一品官階的官員,其1整年的俸祿才216兩銀子。至於那些千戶一類的武官,1整年的俸祿更是隻有38兩銀子。反觀松江府上等細瓷的價格,1件也纔不過3到5錢銀子。所以說單從這一件銅製兵器的製造費來看,這在明朝也算得上是一件奢侈品了(一般人根本就買不起)。

不過,鞭和鐗雖同爲我國古代冷兵器中短兵器械的一種。但是鞭在歷史上的起源卻是更早一些。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鞭就已經十分盛行,其類別更是有單、雙、軟、硬之分,其中硬鞭大多爲銅製或是鐵製。

至於軟鞭則分爲7節鞭、9節鞭和13節鞭等(與趕牛、策馬的鞭子完全不同)。一般的軟鞭皆由鏢頭、握把和若干鐵製鞭節或圓環串聯而成。晉代時期已有軟鞭的相關記載出現,當時人們還將其視爲難以抵禦的猛烈暗器。

至於鐗的歷史則比鞭出現的時間要晚得多,據記載鐗即是鞭的簡作。不過,鐗一般多以雙鐗合用的形式出現。而且,鐗和硬鞭一樣分量極重(從20斤到50公斤不等,長度一般爲65到80釐米),若沒有一把子力氣根本不可能將其運用自如。此類兵器對付穿着重裝盔甲的士兵同樣具有優勢,實戰中若能用鐗擊中敵人要害的話,即便敵方有重甲護體也會被活活砸死。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許多的寶珠頭鐗尖大都採用了類似於佛塔一樣的造型設計,其原因也很簡單,主要是由於佛塔本身就有着慈悲和鎮壓的寓意。

另外,鞭和鐗這一類的兵器皆是鈍重而無鋒。因此一般情況下只要持鞭(或鐗)者不是打在敵人的要害部位,基本上不會立刻使其致命,而這也正是我國自古流傳的“王而不霸”之氣質的典型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