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太平天國耗費人力去北伐、西征,到底是爲了什麼?

太平天國耗費人力去北伐、西征,到底是爲了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太平天國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清廷爲了扼制太平天國在南方的發展態勢,並庇護蘇州、常州等漕賦重地,駐兵十萬於孝陵衛,對南京形成圍困之勢,這就是江南大營,所轄兵勇總數達到32615人,是咸豐帝最後的兩隻底牌之一,另一支是科爾沁部僧格林沁野戰騎兵。

太平天國耗費人力去北伐、西征,到底是爲了什麼?

打個比方,江南大營好比一隻惡犬,虎視眈眈地盯着南京,隨時有可能對南京展開軍事行動。敵軍就在家門口,洪秀全怎能安心呢?事實上,太平軍並不是沒有打過江南大營。

江南大營分爲兩期,爲啥?就是因爲第一期在 1856年6月被東王楊秀清和燕王秦日綱攻破了。1858年清廷再次駐軍,這是第二期,直到1860年被忠王李秀成攻破。

那麼問題來了,江南大營1853年就形成了,太平天國爲何到1856年纔打?第二期又爲何隔了兩年纔打?不解決眼皮子底下的大患,反而跑去北伐西征,這是什麼道理?

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江南大營雖然威懾南京,實際上的威脅卻並不大

任誰來看,都會覺得江南大營是個龐然大物,要是不搬走,太平天國的都城就不穩,處於隨時有可能被攻的危境。

這種認知倒也不算錯。但是,太平天國想破江南大營不容易,江南大營想破南京更不可能,因爲江南大營大部分是由綠營軍組成的。

這裏解釋一下,綠營軍是清軍入關後收編的殘餘明軍和各路土匪山賊、民間武裝,在康熙平三藩時挺給力。但此時的綠營,早不是當初幫着清廷鎮壓各方反清勢力時的綠營了,也就比八旗軍強一點,但比不上曾國藩組建的湘軍。

太平天國耗費人力去北伐、西征,到底是爲了什麼? 第2張

而且綠營軍們也不怎麼想爲清廷賣命,如果不是上頭催得緊,並不會積極主動的進攻南京。據說江南大營裏什麼玩樂項目都有,抽大煙、玩女人、賭博聽曲、栽花養魚,如同一個大集市。

幾次交戰之後,太平天國就瞭解到江南大營是什麼德性,沒有一開始時那麼焦急,否則肯定會死磕下去。

二是北伐西征更適合當時的戰局。

南京沒有想像中那麼危急,楊秀清就提出了北伐西征的策略。北伐,伐的是大清都城北京,清軍敢圍太平天國的都城,太平天國自然也可以圍清廷的都城,很公平;西征,徵的是湘贛一帶。

北伐因孤軍深入,缺乏後援而全軍覆沒,如果成功,南京之危自解。西征倒是成功了一部分,取得湖口大捷,攻佔湖北、江西的廣大地區,擴大了太平天國的勢力範圍。

因而,北伐西征是正確的。咱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太平軍縮在南京不出來,就等於被江南大營給拖住了,四面八方的清軍可以源源不斷的前來增援,早晚有一天困死太平天國。

只有走出去,開闢更多的戰場,才能減少江南大營的援軍,減輕南京方面的壓力,同時也可以讓這起義的浪潮席捲全國,打開新的局面。可惜,策略是好策略,但太平天國高層私慾太重、格局太小,人事上出了問題,最終還是失敗了。

所以,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不是北伐西征,太平天國會滅亡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