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荀攸計謀很少“失策”,爲何卻想辭官回到故里呢?

荀攸計謀很少“失策”,爲何卻想辭官回到故里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荀攸,生於公元157年,卒於公元214年,是荀彧的一個侄子,他在計謀方面十分的出色,在三國時期擔任曹操的謀士,他所提供的計策,一般都具有很強的通變性以及針對性,所以往往不會出現失策的情況,也因此被稱爲“謀主”。

荀攸雖然出身還是比一般人高一點的,但是他卻是一個不幸運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自己的雙親,成爲了一個孤兒。當時,他的爺爺其實是廣陵的太守,權勢還是比較大的,不過在荀攸13歲的時候,這個爺爺也撒手人寰,而當他去世之後,他以前的一個手下,就過來找荀攸,要求去給荀攸的爺爺守墓,而荀攸在看到這個人的時候,卻感到了一絲的不平常。

於是,荀攸就對自己的叔叔說,這個人有點不對勁,因爲他過來的時候,臉色十分的不安且帶有一絲的慌張,感覺十分的反常,應該是做過什麼比較缺德的事情。而荀攸的叔叔在聽到之後,感覺自己的侄子說的比較在理,於是就在晚上,那個人睡覺的時候,趁機將之控制,然後進行了盤問,結果就像荀攸所說的那樣,這個人犯事兒了,殺了人了,於是就想要藉着守墓的名頭來躲避。而經歷了這件事情之後,人們對待荀攸的看法也產生了一些變化,感覺這個人以後必成大器。

公元189年的時候,正值董卓霸權亂世,關東那邊起兵幹董卓,董卓就回到了長安進行駐紮,而荀攸就和一些人商量說道,董卓這個人啊,十分的不地道啊,做出了這樣的事情,讓天下的人都非常的嫉恨他,雖然說現在的老董手裏面掌握了很多的精良兵士,但是,仔細分析他這個人的話,卻能夠發現,老董其實就是一個莽夫而已,做事不考慮前因後果,所以我們應該去幹掉他,然後就能夠借皇帝的詔令來平定天下,這樣的舉措借鑑前人齊桓公那樣的做法,着實一個絕佳之舉。

荀攸計謀很少“失策”,爲何卻想辭官回到故里呢?

但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他們這幾個人所商議的事情,不知道被誰透露出來了,結果,其中幾個人因爲十分的擔心會遭到報復,就自殺了,感覺這幾個人也是不能夠成大器的,竟然頂不住壓力自殺了。而荀攸則表現的十分的平常,不懼任何的事由,結果也是證明,只有膽大的人才能夠善其身,因爲不久董卓就被人乾死了,而荀攸的罪名也就不落實了。

不過,經過了這件事情,荀攸也感覺當官是一件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於是就辭官回到自己的故里,準備安安穩穩的度過一生。但是天不讓荀攸安穩,他之後又被朝廷徵召,結果在徵召的時候,也因爲自身的成績十分的優異,於是就被命爲城廂,不過他卻沒有去,並且感覺蜀漢城池比較堅固,並且地勢險要,相對亂世來說十分的安定,於是就想要去當蜀地的太守,但是礙於蜀地的地勢過於險要,乃至交通不便,只好駐紮在了荊州。

荀攸計謀很少“失策”,爲何卻想辭官回到故里呢? 第2張

之後,在公元196年的時候,曹操就給荀攸寫信,表示現在的時局十分的混亂,而你擁有這麼大的才華,卻只想着平和度年,是不是有點太保守了?於是就讓荀攸當汝南太守,並且任尚書,而荀攸估計也是覺得自己不爲國效力有點太小氣了,就成爲了曹操的軍師。

當他跟隨了曹操之後,便一門心思的輔佐曹操,而魏國的奠定,也和荀攸的妙計分不開關係,總的看來,這個人本來是一種極富才華但是卻並不像涉足亂世的人,被曹操一語點醒,從此迎來了之後的輝煌時期。